电力市场的竞争还在加剧。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交易电量达4.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然而,交易量扩大的同时,售电行业却出现一种怪象:部分售电公司的电价低得惊人,甚至出现“倒挂”(批发价高于零售价)。这些看似违背市场规律的低价为什么会出现,批发现价比零售价还高,售电公司图什么?
![]()
有些收到公司在“算大账”
对于“发售一体”企业而言,“低电价”是全局策略中的一环。停电的损失要比售电让利更大,关停火电机组,需要付出高昂的启停成本,而通过售电环节适度让利,维持发电负荷,可以避免发电侧的重大亏损。这些企业,可能会将售电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一个环节,通过其他业务(如供热)来弥补电价损失。
这是大企业的算法。他们看得远,算的是全局账。
有些售电公司在“赌明天”
还有一些公司,体量并不大,自己不发一度电,却敢报出倒挂的低价。他们认为可以预测电价,实际上,就是在“博弈”,赌明年电价会跌,如果赌对了,低价锁定的客户就是他们的利润源,一旦电价上涨,这些公司也不会认亏,而是可能通过捆绑隐性收费等方式转移亏损,甚至可能直接破产跑路,将用户抛给电网的“保底供电”(电价达市场价的1.5倍)。
所以,在选择售电公司时,一定要关注他们的信用评级、合规记录和交易电量。例如,彩弘锦在多个省份获AAA级信用评级,年交易电量近200亿度,稳扎稳打才是长久之计。
![]()
还有些公司,售电只是开始
一些成熟的售电公司,把售电当作一扇门,推开后还有更广阔的空间。电费单上的数字只是基础,真正的价值是后续的综合能源服务。比如,彩弘锦和多数企业合作售电后,不仅会提供电力巡检等服务,还会帮助企业做用电诊断,优化用能方式;更进一步,还将建设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设备,打造微电网,参与虚拟电厂调度,让每一度电都发挥更大的家孩子。
单一价电价差的盈利空间正被逐步压缩,而能源管理、绿电服务、现货交易等,正成为售电公司的新的增长曲线。
敢报低价的售电公司,各有各的打算。有的着眼全局,有的铤而走险,有的布局未来。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电价差盈利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潮水褪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未来,能在电力市场上站住脚的,一定是那些懂能源、懂服务,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公司。电改走到今天,售电早已不是简单的买进卖出。它考验的是专业,是信用,是服务客户的真本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