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读者聊起一个事。
读者说他一个亲戚失业了,没办法了只能选择房贷断供,但银行那边的反应倒挺有意思。
先是开始威胁,说是如果断供那就不再给机会了,要把房子拿去法拍。
这个阶段大概持续了几个月,从她第一次拖欠房贷开始,就一直有银行的电话打进来,就言语里就是各种警告什么的。
当然银行催收的语气还比较克制,没那么狠,但后期也会有外包来打电话,基本就是威胁加上别的了。
读者亲戚也没办法,有钱肯定就还钱了,现在没钱怎么也没办法,什么失信孩子考公考编后果都想好了,就这样吧。
但后来情况就变了。
后面银行就有人过来了,说是不要她的房子去法拍,要跟她协商,说是两年内只还一点利息即可。
她半信半疑,就去打了银行的客服,但有意思的点是什么呢?
银行官网的客服表现没这个政策,拖欠就要上法拍,但到最后还是说了一个点,就是说她可以找他最早贷款的银行去协商。
于是她就继续过去找银行,跟银行那边沟通她的情况,就是说她现在还不上房贷了,听说有这么个政策,就来问问什么情况。
没想到的是,那边银行的工作人员很热情,说是现在确实因为大环境紧张,暂时性困难是能理解的。
银行这边出了方案就是可以暂时还少一点,大概就是未来两年可以按原本房贷的十分之一来还,不算是违约。
她之前一个月要还5000,现在算下来500就行了,看上去也还可以是吧。
但我忽然想到前几年的情况。
大家知道最早的时候,银行对待欠贷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嘛?
根本不是现在的这种可以协商,而是巴不得你欠贷,然后银行赶紧把你的房子拿过去上法拍,因为当时房价在涨,所以就算走法拍程序,银行也是赚的。
现在的情况则是完全反过来了,因为房价下跌,连带着银行当时的评估价也跟着承受压力,如果当时买房的人愿意去承担这个房贷,对银行来说还没有什么。
但如果当时买房的人选择不还贷,最终房子走到法拍阶段卖出,那么银行那边就等于是坏账登记了,而坏账一多,银行自然就硬着陆了。
所以现在的思路,实际已经变成了尽可能不让上法拍。
前些年断贷的人多,法拍上的多,结果是法拍上的多,房子跌得快,断贷的人更多,法拍也跟着上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现在变成了,非必要不法拍,尽量让背负房贷的人去还钱。
毕竟银行现在也清楚。
房子不值钱,法拍更不值钱,唯一值钱的,是愿意抵押未来三十年购房者的劳动力。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请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我们另开设有知识星球,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先加入。
这个是加入星球的二维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