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并没出生在什么煊赫的家庭,但他作为犹太人的家世,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还在中学时,奥特曼的奶奶将自己的一些股票分给孙辈,奥特曼的弟弟杰克选了餐饮连锁店Applebee,奥特曼则选择了苹果公司(Apple),两家公司名字的些许差距,十年后收益却是天上地下。直到现在,家庭聚会的时候,奥特曼都会拿弟弟的选择开玩笑,毕竟在移动互联时代,高科技企业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而传统的餐饮连锁基本上是原地踏步。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犹太家庭的财富教育有多卷,而奥特曼的求胜心有多强。
2005年,奥特曼在斯坦福读大二,已经能够深切感受到硅谷创业的脉搏。他和同学辍学创业,建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Loopt,融得了500万美元,成为创业加速器 Y Combinator(俗称YC) 的首批八家公司之一。YC的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对他青睐有加。他第一次见到奥特曼之后就跟人称赞说,这就是比尔·盖茨在19岁时可能的样子。在这之后,格雷厄姆一直把寻找下一个奥特曼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且听从奥特曼的建议,在筛选加入创业营的学员时,添加了一条奥特曼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你是否曾经成功地入侵某个(非计算机)系统并从中获利?如果有,请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从这个问题中不难看出奥特曼的做事风格:他不仅仅想创办一家公司,他还想要制定规则。
奥特曼的第二位导师是贝宝帮的帮主彼得·蒂尔。他服膺蒂尔在《从零到一》中提倡的创业原则,在从格雷厄姆手中接管了YC之后,教导其他创始人把创业游戏当作一场赢家通吃的竞争,自己必须有比竞争对手高一个数量级的优势才能胜出。这一逻辑在OpenAI后来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破局而出的过程中被充分运用。蒂尔对奥特曼的评价很有意思:他在文化上非常犹太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又是一个努力求存者,他总有一种不安全感,觉得事情总是有可能出大错。奥特曼在2016年就表示,如果大灾难发生,他会和导师蒂尔一起逃到新西兰的地堡里避难。蒂尔对奥特曼最大的影响是教会了他如何利用金钱和关系在硅谷滚雪球,让财富和影响力越滚越大。这一技能,加上奥特曼天生会讲故事的能力,让他成为硅谷的超级连接者和融资人。蒂尔就是这样一个超级连接者,他很早就用金钱和礼物来收买人心,并利用他的关系网去结交更多的人,赚更多的钱。比如他是脸书最早的投资人,也是扎克伯格扎根硅谷的牵线人。
奥特曼通常会发一个简单的电子邮件,只在标题上用“见面”一个词,甚至一个问号(?)来连接不同的人,帮他们接上关系。发只有一个问号的邮件,这是向亚马逊老板贝佐斯学的。简言之,奥特曼之所以成为新一代硅谷的领军人物,得到蒂尔和格雷厄姆的追捧,也成为马斯克最嫉恨的人,因为他有着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首先他非常专注,非常有野心,非常有自信心;其次他非常会讲故事,是媒体的宠儿,我想每一次奥特曼开口对AI的未来做预测,全世界都会竖起耳朵仔细听。比如最近奥特曼就认为人工智能(AI)的重要性不亚于工业革命,现在他认为“创造力的爆炸”使得文艺复兴成了一个更恰当的类比。
最后一点则是他懂得在硅谷关系和金钱的双轮驱动。YC帮助他构建了硅谷最为重要的创业网,而这样的网络也让他有机会融得比别人多得多的资金,这对于未来OpenAI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他也有自己个性黑暗的一面。之所以会成为宫斗剧的主角,这一黑暗面功不可没。
那为什么OpenAI内部会出现宫斗呢?原因从奥特曼与马斯克弄到分道扬镳就能看出,他和马斯克一样,有着非常强的掌控欲。在OpenAI创业之初的2015年,奥特曼和马斯克是联席主席,但两个人都不管事,奥特曼的重心仍然在YC上,直到2016年DeepMind击败李世石,赚足了镁光灯之后,马斯克失去了耐心,对OpenAI发展不够快想要控股OpenAI的时候,奥特曼才动用资源完成了抵抗。他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在公司内部成立了盈利的LP,自己担任CEO。马斯克愤而出走,虽然承诺了投资10亿美元,其实统共就掏了4600万美元。而奥特曼很快从微软那里拿到了10亿美元的投资,也推动了OpenAI从原先的非营利机构向营利的公司转变,原因无他,因为他和团队都意识到发展AI,尤其是他们比较早选定的机器学习的道路,除了烧钱没别的办法。
而从非营利向营利公司的转变则是2023年宫廷政变最主要原因,因为作为一家非营利机构,OpenAI的董事会与创业公司不同,董事会只对一件事负责,那就是OpenAI是否贯彻了自己创业时的初衷,如果无法确定AGI能否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率先成为AGI的创造者,而且明确科技向善的目的,强化其安全属性。公司也赋予董事会以特别的权力,可以以CEO背离公司发展初衷为由,废掉CEO。在五人董事会中,两位外部董事和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日益失去了对奥特曼的信任,认为他小谎不断,分不清到底他说的是真是假。在他们看来,虽然奥特曼在公众场合表现出真诚和利他主义,但在私下里却展现出更为复杂的算计。他虽然很多时候看起来很慷慨,但另一些时候却非常功利,让许多人觉得自己只是奥特曼棋盘上玩弄的一枚棋子,只有他能看到完整的棋盘,目的是维护他的控制权。在奥特曼被解雇后,曾经被短暂任命为临时CEO的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则对比了奥特曼与马斯克。穆拉蒂曾经在特斯拉工作过。她觉得马斯克做什么就说什么,会做出决定,并且能够清楚地说明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在奥特曼面前,她经常猜不透他是否真的对她坦诚,以及他的多变到底是基于合理的理由还是某种隐藏的算计。
除了让董事会和高管都只能看到公司的一小部分,利用信息差来保证自己对公司的掌控之外,对奥特曼的批评和质疑还有两点。一是奥特曼总会努力把与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塞进董事会,这会让董事会日益失去独立性。二则是奥特曼是特别擅长创业的人,但管理一家成熟大公司则不是他的菜,可以在市场上找到更多大公司的领导者取而代之。为什么最终宫斗没有成功?原因还是奥特曼太不可或缺,微软的CEO纳德拉明确力挺奥特曼,被废黜的奥特曼很可能把公司的大部分骨干全都拉去微软,让OpenAI成为一个空壳。
不过宫斗的结果却造就了对AI未来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群人,我们姑且称之为OpenAI帮,就好像三十年前的贝宝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