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传统能源资源大区到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从祖国边疆末梢到“一带一路”核心区、从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到新兴产业崛起之地……在广袤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正砥砺奋进、向新而行,锻造潜力无限的发展新引擎,构筑畅联欧亚的发展新优势,书写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观新疆·经济,发展的脉搏在这片土地上强劲跳动。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创新驱动的深入推进,新疆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机遇,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观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发展的根本追求。一项项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阳,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描绘出一幅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
观新疆·文旅,融合共进的旋律在此激昂奏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壮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交相辉映,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的旅游服务相得益彰。新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观新疆·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守生态红线,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观新疆·改革,发展的密码藏在今日新疆每一个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到产业改革的纵深推进,从科技创新的蓬勃兴起到体制机制的持续破局,这里处处彰显着深化改革、聚力发展的决心。
宏观着眼新疆,微观服务新疆,改革网将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经济、民生、文旅、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展现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为大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
粮安天下,农兴邦本。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十四五”以来,精河县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特色产业升级,从科技赋能农耕到产业链延伸,交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眼答卷。
![]()
2021年以来,精河县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五年超10万吨,为区域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
棉花产业方面,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推广优质棉品种4个、“宽早优”植棉模式60万亩以上,布设高产示范田32块约8.4万亩;2025年棉花籽棉预计平均单产448.84公斤/亩,总产量预计达51.07万吨。
种植户王晓龙高兴地说:“我种棉花快20年了,这五年变化真是太大了。专家来地里全程指导,亩产量比以往高出不少,今年的亩产预计能达500公斤。”
![]()
作为“中国枸杞之乡”,精河枸杞品牌影响力提升,“精杞4号”“精杞5号”等自主品种推广见效。2025年,枸杞鲜果亩产预计达600公斤,亩均收入9600元;建成绿色枸杞示范站1个、示范园5个、示范点10个,25家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
“枸杞就是我家致富的‘金果果’。”枸杞种植户王磊称赞连连。1989年从安徽省萧县来到精河县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的王磊,凭借30多年的枸杞种植经验,不仅在当地落户安家,还买了房、买了车,成为村里的枸杞种植大户。
“菜篮子”工程扎实推进。以茫丁乡为中心建成450座温室大棚、3座育苗棚,800亩出口蔬菜基地年产蔬菜25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全县蔬菜年产量稳定,保障本地供应并拓宽外销渠道。
大棚种植户李玉山表示:“今年的蔬菜收入预计比去年还要多1万元。我们的蔬菜注重品质,不仅能满足本地需求,还能出口国外。”
科技赋能农业转型
精河县传统农耕加速向“指尖农业”转变,北斗导航、无人机、土壤墒情监测等技术覆盖农业生产全流程。种植户罗钧说:“在家轻点手机就能完成灌溉施肥,1300亩棉田无人机打药仅需13个小时。”
目前,全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60%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5%,良种覆盖率超9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8.2%。“十四五”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9.67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619提高至0.654。
![]()
乡村建设与治理同步推进
“十四五”以来,精河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新建户厕1285户、整改户厕7931户,30个村污水管网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32%,乡镇垃圾填埋场全覆盖,建成重点示范村16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行政村5G通达率均达100%,寄递网络覆盖村级。
生态保护方面,农田残膜回收率85%、秸秆综合利用率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3%,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十四五”以来,精河县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3.22亿元,地债资金2.86亿元,实施89个项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2024年达28040元,连续7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精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伟表示,未来将以高质量、现代化谋划“三农”工作,做强棉花、枸杞等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主体,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让现代化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作者:马海玲、赛永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