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于:仁达普惠公益
![]()
导 语
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挑战,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提出的“三无世界”理念(无贫困、无失业、无净碳排放)为此提供了重要思路。尤努斯一生的努力可以总结为通过对弱势乡村地区的金融赋能,帮助乡村对抗贫困、失业和污染。近两年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WRI)的资助下,上海仁达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组织专家学者形成课题组,在吸收尤努斯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中国本土化创新。以基金会副理事长贝多广为代表的课题组提出新时代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三无一有”理论框架:“无返贫、无失业、无净碳排放、有金融健康”,即通过全面培育乡村个人、企业和集体的金融健康,推动乡村增加收入、创造就业、保护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本篇摘编内容将关注“三无一有”试点地区的金融健康与家庭福祉的关联。
研究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数据,探索了金融健康与家庭整体福祉之间的多维关联。这种关联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也延伸至社会、心理和代际关系层面,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互动网络。
金融健康与经济稳定性:数据显示,金融健康状况较好的家庭往往具有更强的经济韧性和稳定性。76%的受访者表示其应急储蓄能够支持3个月以上的生活费用,这种储备为家庭提供了面对突发事件的缓冲。良好的金融健康状态还体现在平衡发展与风险的理性思考上,例如,一位金融健康状况较好的个体经营者表示:"希望扩大饭店规模,考虑贷款20-30万元,即可接受具有偿还能力的贷款,但不敢贷款100万元,担心把自己砸进去"。这种谨慎而前瞻性的财务决策有助于维持家庭经济的长期稳定性,避免过度冒险带来的动荡。
金融健康与代际福祉:研究发现,金融健康与代际支持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乡村家庭中的金融决策往往考虑到代际因素。许多家庭构建了跨代际的财务支持网络,如一位受访老人有"一儿一女,儿子曾当兵,现在在南京做交警,女儿在本村";另一位62岁的受访者"有两个女儿,每个月会给她钱,大女儿三十多岁,两个女儿一个在县城广电站工作、一个在医院工作"。
乡村家庭中普遍存在"家庭转移支付"现象,研究发现,"很多父辈的乡村居民的核心金融行为,是在代际财富管理与转移上。这种对子辈发展的预期驱动,使得他们更愿意'省着过''投给孩子',却很少为自己的老年风险做主动安排"。这种代际互助既增强了整体家庭福祉,也影响个体的金融决策,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家庭金融生态。
金融健康与健康福祉:研究表明,金融健康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形成相互强化或相互削弱的循环。调研发现,"金融健康又与身心健康深度交织,乡村老年人会因经济原因而延误治疗,引发健康状况恶化,即金融不健康阻碍了身体健康。当大病发生在更多乡村老年人身上,无论对个人、家庭、乡村社区,乃至地方医疗保障体系都会形成经济冲击,即身体不健康拉低了金融健康"。
保险覆盖是连接金融与健康的重要桥梁,但调查显示仅28%的受访者认为其保险保障充分。保险费用负担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医保590元/人,浙丽保100元/人,意外险100元/人,总共790元/人,如果一家五口人则接近4000元,是笔不小的费用"。这种保障缺口增加了健康风险对家庭财务的冲击可能,形成健康与金融的负向互动。
金融健康与住房安全:住房条件与金融决策密切相关,影响家庭整体福祉。在安置小区的受访者表示:"房贷一共50多万元,期限20年,每月需还款4000多元,一开始需要5000多元"。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建房子总共花费80万,其中地基30万,一共贷了30多万"。这种大额贷款既提升了住房条件,也带来了长期财务负担,影响家庭的整体财务灵活性。
"大搬快聚"政策下,许多农户搬离原村落,改变了其住房与金融状况。不同安置模式带来不同的经济影响,如腾龙小区二期,"没有电梯,房屋面积122平米,房价120多万元,约每平米1万元,其中政府补贴60多万元,自己出60多万元"。这种住房转变既影响当前居住质量,也改变了家庭资产结构和支出模式,对金融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金融健康与社区参与:金融健康状况影响了村民的社区参与度和社会资本。一位安置小区居民表示:"相比住在村里,住在小区人际联系变少,但每逢大事依旧有联系,如果遇上事情会找原来村里的熟人"。这反映了住区变化对社会网络的影响,可能改变金融信息获取和互助机制。
另一项重要发现是,村民获取金融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熟人之间的口头传播",这种社会网络既影响金融决策,也构成社区福祉的一部分。金融健康状况较好的村民往往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和更活跃的社区参与,形成正向循环;而金融困境可能导致社会退缩和参与减少,进一步限制了获取资源和机会的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健康与家庭福祉之间存在深层次、多向度的关联。金融健康不仅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还通过影响健康决策、住房条件、代际关系和社区参与等间接影响整体福祉。这表明,提升金融健康需要采取整体性视角,考虑家庭系统内部的复杂互动,以及个体金融行为与更广泛社区背景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为金融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有效的干预不应仅关注个体金融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还应考虑家庭整体的金融生态和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
THE END
![]()
CAFI公众号部分文章亦发布于以上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