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屏·雅·集
2016/08/28
![]()
受庆龙先生传略
文∣戴履中
受庆龙先生,字云亭,晚号普陀遗僧。汉族,生于 1882 年,卒于 1952 年。静宁县威戎镇受峡村人,后居静宁县城新街。
先生幼年家贫,好学而有大志。成秀才后,游学于平凉柳湖书院。 1906 年 ( 光绪三十二年 ) 随军西至新疆藩署,任新疆陆军总练处测绘科科长,代办将弁学堂监督,兼陆军小学堂测绘教授。后又东至上海,任《申报》社编辑。在此其间,广泛结交进步人士,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
1911 年辛亥革命高潮之际,先生持两湖同乡公函与刘子厚一同到秦州 ( 天水 ) ,积极劝黄钺起义,深得黄钺器重。 黄钺起义后,成立甘肃临时军政府,先生任军司厅长,以沧弹重要,亲自监守。时年 29 岁 ( 见《甘肃文史资料选集》 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专辑 ) 。
1922 年,先生任甘肃省平凉县县长,当时平凉镇守使张兆钾,是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直系。主张民主进步的陕军,派高滋来平凉活动,被张兆钾抓获,交平凉政府严加管押。 先生设计将高释放。
1925 年 ( 民国十四年 ) 秋 7 月,甘军师长李长青等人被刘郁芬诱杀后,所部骑兵连长王得胜收合残部 200 余骑,东窜至静宁界石铺、高家堡,企图来城骚扰。其时陇东骑兵支队,驻防瓦亭、隆德、静宁一带,县城住一大连于西关。先生时为支队长,适查防来县,派其连长刘志亮阻止不协 : 溃兵遂抵八里铺。先生即单骑往谕,几至决裂,卒送锅饼几百斤,令由北峡口绕走。城关全夜戒严,幸未遭害 ( 事见《静宁县志》军事志 ) 。
1926 年 ( 民国十五年 ) 夏 4 月,陇东镇守使张兆钾进兵攻兰州刘郁芬 ( 冯玉祥部属 ) ,以静宁为大本营,……后陇东兵败,至清江驿被围击,溃不成军。张急请省防旅长韩有禄,由固原星夜来静赴援,驻亦乐园高等小学,布所部于祁家大山一带,掩护溃兵退却,交战三日夜。其时先生卸队务家居,韩不时过从,讨论机宜。韩拟退守城池,先生预料难抗, 反贻地方害,力劝韩东退,保存实力,韩甚是之,飞传前线,连夜撤退。省军次日抵县,仅索干粮而去。否则静城炮火之灾,不堪设想矣 ( 事见《静宁县志》军事志 ) 。
此后先生参加陕军,进行北伐工作,迨北伐胜利后,国内形势依然混乱,军阀割据,内战频仍,灾害连年,民不聊生,于是愤而去南海菩陀山为僧者有年。
1936 年,高桂滋为十七军军长,先生任十七军少将参议。西安事变发生后,先生力劝高佳滋通电响应。
1943 年,先生回家定居,以度晚年。暇日作诗以抒其情志,画石以表其坚洁,与静宁中学校长王尔全先生甚友善。 静宁中学筹建时,曾与商议申请,多方赞助,往来甚殷。并任县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委员,续修《静宁县志》。
1949 年静宁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先生以统战对象,参加了人民政权的建设工作,出席了静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第 一 次会议,当选为常务委员,又当选为出席甘肃省第 一、两届各界人民代表会代表,并受甘肃省人民政府的邀请,出席了甘肃省第一、二两届各界人民代表会。 会后,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宣传工作,下乡召集各种座谈会,宣传土改政策。在工作期间,因病回家。病中犹嘱其孙受念曾据其口述,写成书面材料,向县委和省各界人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汇报。经医治无效,于 1952 年 2 月逝世,享年 71 岁。先生一生刚正不阿,为民主自由,奋斗终身。他的逝世,全县人民深表哀恸。由县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组成治丧委员会,举行追悼大会,书送“为民捐驱”四字的挽辞。
先生一生喜好吟诗,惜诗稿大都轶失,仅存《博达游记》一卷,是青年时代在新疆与友人游博克达山 ( 天山天池 ) 时,写的一部诗集。诗格豪放,少用典故,不加雕饰, 其少年英伟之气,跃然纸上。此记于 1901 年 ( 宣统二年 ) 由新疆官书局出版,前有日本外务游历官商务学士林出贤次郎写的《序》和作者《自叙》。今摘其中一首 :
偶成古风三十韵
昔闻博达名, 今上博达游。
博达高万史, 登临豁双眸。
东延祁连尾, 西起葱岭头。
南北数十里, 纵横一望收。
下临却无地, 上接即斗牛。
人间正当礐, 仙山已新秋。
秋来芳意老, 令人心生愁。
愁思难忘解, 自比杞人忧。
告世知已者, 莫笑谓何求。
无与雪国耻, 无与敌主仇。
雄心无所展, 壮志无所酬。
独立天山顶, 血泪洒荒陬。
不忍问将来, 茫茫何结果。
老成相凋谢, 后起谁王佐。
搔首告青天, 青天应示我。
李广不陇右, 卫青不山左。
谁念三六国, 开通尽心苦。
而今边徼地, 多成他人土。
强邻环窥伺, 耽耽雄若虎。
卧榻容鼾睡, 修目不忍睹。
拭目俟元祖, 翘首望汉武。
谁挽狂澜倒, 谁作中流柱。
我欲新荆棘, 恨手无大斧。
裂心碎肝胆, 怒气如云吐。
出我胸中兵, 十万精卒伍。
卒伍能罢罴, 可以安环堵。
西北制强俄, 东南脱跋扈。
雄我省廿三, 统驭大洲五。
壮士发立指, 长虹贯日午。
一声长啸余,天下闻雷鼓。
先生经历,我知之甚少,现在无处查究,所举点滴事例,有些是先生亲口给我说的,有些是我所知的,有些是见于县志和甘肃文史资料,滋略述概况,以存其人与事。
1986 年 4 月
以书会友
邀请你进“半云梦”微信读书的书友互助交流群,群里都是爱读书的朋友,欢迎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