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及美财长从没这么被动过,从APEC峰会返美后特朗普下了决定,要在本次任期满前,彻底摆脱被中国稀土“卡脖子”。
美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绷不住情绪,怒斥《华尔街日报》编辑们是一群又天真又暴躁的老头,称他们竟然以为中国不会用稀土卡美国的脖子。贝森特表示,中国为了制定这个计划(稀土管制)已经准备了25至30年了。而美国一直在沉睡着。在接下来一两年的时间里,美国会加速前进,一定能摆脱中国悬在美国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
贝森特表示,当下美国已经召集了“盟军”,包括所有的西方国家,部分亚洲国家,以及印度,接下来要一起搭建以美国为中心的稀土供应链。
贝森特忧心忡忡说道:我们不想和中国脱钩,但美国需要“去风险”,“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
贝森特实在是逻辑不通。他一边说“不想脱钩”,但又强调“中国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本质上是在给自己找理由,想脱又不能直说,于是打个漂亮的“去风险”幌子。这种说法就是“我不怼你,我只是…保护自己”,明显自相矛盾。
贝森特说,“中国在很多领域都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这种说法本身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把经济竞争问题政治化。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的可靠性,应该看能力、契约精神和市场规则,而不是一口咬定“不可靠”。若这么说的话,打着关税的幌子收保护费的美国是否更不可靠?
贝森特的话表面上是“关心供应链安全”,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以风险之名搞脱钩和经济控制,还试图把责任甩给我们。说白了,贝森特就是在说:我们想合作,但你得先听我的,否则就不可靠。
![]()
那么,贝森特口中的“盟军”都有谁呢?首先是澳大利亚,不仅有稀土资源、也是美英澳印等“印太”战略体系里关键国。其次是加拿大,也是有一些资源国背景,然后是法国、德国、北欧,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印尼,还有贝森特重点提到的印度。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政府在风风火火的对稀土“去风险”,可类似的操作同样的话奥巴马早在15年前就说过了。奥巴马政府早在2010至2012 左右就意识到,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和关键矿物供应是一种战略风险。
当时奥巴马政府专门搞了一个“Critical Materials Strategy”即“稀土和关键矿产”的国家级安全管理方案,分析哪些稀土和关键矿物对国防、能源、科技产业最重要。同时鼓励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开采稀土矿,扶持国内加工技术研发。并开始建立战略矿产储备,推动旧电子产品回收提取稀土。当时的目的也是“去风险”,确保美国不被供应中断卡脖子”,和特朗普现在强调的逻辑完全一样。可是很遗憾,结果有限。
当时全球稀土加工90%以上在中国,美国自己几乎没有全套工业链。科技突破周期长,实际产业化缓慢;短期无法替代中国供应。即便奥巴马政府当时建立了稀土和关键矿产储备,但是储备规模有限,只能应急几个月,不足以完全支撑长期需求。另外奥巴马当时也开始与盟友对话,讨论供应链可靠性。不过没有明确的产业布局,实质性合作有限,中国至今依然掌握主导权。
![]()
总的来说,无论是奥巴马还是如今的特朗普政府,要在短期内完全摆脱中国稀土“卡脖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印度等虽然有资源,但多数只有开采能力,没有加工和高端应用能力。美国要把盟军资源整合成可控供应链,需要长期投资、政策协调、技术转移和标准统一。在短短一两年内完成几乎是不现实的。
可以说,奥巴马时期是在画图纸;特朗普如今是在喊着“我要建摩天大楼”,但地基还是奥巴马留下的那片空地。15年过去没有任何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