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收拾书柜,翻出中学时的笔记本,扉页上还写着当年老师让抄的诗句,其中就有一句“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
![]()
我拿着笔记本愣了好一会儿,突然冒出来个念头:哎?既然咱们总说祖国是母亲,那“父亲”又是谁啊?
这问题一出来,我自己都笑了,觉得挺傻的,但越琢磨越好奇,连着好几天吃饭、散步都在想这事儿。
![]()
为了搞明白,我把家里那几本翻得卷边的老书找了出来,有爷爷留下的《论语》节选,还有本封皮上字快看不清的《孟子》选读,纸都发黄了。
我就这么一页页地翻,别说还真让我找着点线索了。
先看《论语·微子》那篇,里面有句话:“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这句话是孔子提到的,背后藏着他对祖国的态度:做人做事得守着正道,要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效力别人,就把道义丢了,那即便离开自己的祖国去别的地方,也没什么意义。
这不就是说祖国是“父母的家乡”嘛!
后来又翻到《孟子·万章下》,这篇文章更直接了:里面记载了孔子离开鲁国的时候,特意放慢了脚步,还说“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意思是说,离开自己的“父母国”,就该慢慢走,这是规矩,也是情谊。
![]()
哦,祖国原来就是“父母国”!
我终于明白,老祖宗太实在了!
他们压根没把祖国只当“母亲”,而是明明白白把它看成父母两个人的化身。
想想也对,在古人眼里,祖国是什么?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有你熟悉的乡音,有能填饱肚子的庄稼地,这像母亲一样温柔;可同时,它也有能护着你的力量——比如家乡的宗族会帮你出头,国家的礼法能定规矩,这又像父亲一样可靠。
![]()
所以“父母之邦”“父母国”,藏的是古人对祖国最实在的感情:又亲,又有依靠。
那么,“父母之邦”“父母国”,如何又演变成如今“祖国啊!母亲"?
我静下心来,又翻了些近代史的小文章才发现端倪。
大概是了,知识分子们发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吧,随着世界贸易不断增长,各国联系越来越多,那时候咱们跟西方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了。
![]()
西方人总爱用“母亲”来比喻祖国,比如他们会说“祖国母亲哺育了我们”,这种说法让当时的中国人觉得挺新鲜——原来还能这么表达对国家的感情!
那时候的中国正处在"新旧交替”的时候,知识分子们都在琢磨怎么让国家变强,怎么让老百姓醒过来。
他们觉得,西方那种“祖国母亲”的比喻非常好:母亲代表着孕育、包容,不管孩子怎么样,都会无条件接纳;而且母亲和子女的关系是平等的,不是谁管着谁,而是互相牵挂。
![]()
反过来再看“父亲”这个形象,在当时就有点“尴尬”了。因为那时候的封建王朝,讲的是“君臣父子”,“父亲”往往和“父权”绑在一起——是管着你的人,是定规矩让你服从的人,甚至有点压迫感。而当时的知识分子们想打破旧制度,盼着新时代来,自然就觉得“父亲”的象征不太符合他们想要的“新国家”的感觉。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诗歌、文章里,“祖国”和“母亲”慢慢绑在了一起。比如有些诗人写文章,会把被列强欺负的祖国比作“受了委屈的母亲”,呼吁大家“保护母亲”;还有些启蒙文章,用“母亲和子女”的关系,告诉老百姓“国家不是皇帝的,是咱们每个人的‘母亲’,咱们得为它出力”。
![]()
不过有意思的是,“祖国”和“母亲”真正成了咱们现在熟悉的固定搭配,其实也就几十年的事儿。是后来大家越说越顺,加上课本里、歌曲里常这么提,慢慢就成了一种习惯——一想到祖国,就会下意识联想到“母亲”,觉得亲切,又觉得温暖。
![]()
讲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父亲”是不是就被忘了?
其实也不是,你细想,咱们现在说“祖国母亲”,更多的是在讲感情上的亲近;可祖国身上,也有“父亲”的影子啊!
比如守护咱们的军人,像父亲一样站在前面挡风雨;比如制定法律、维护秩序的制度,像父亲一样定好规矩,让大家能安稳过日子;还有那些为了国家建设拼命的人,不管是修高铁的工人,还是搞科研的科学家,他们默默扛事儿的样子,不也像父亲一样吗?
![]()
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咱们需要不同的象征来凝聚人心。当年盼着新时代的时候,“母亲”的温柔和力量,正好契合了大家对“新国家”的期待;而现在,咱们日子越过越好,再回头看老祖宗的“父母之邦”,反而能明白——原来对祖国的感情,从来都不是单一的。
现在我再想起当初那个疑问,就不觉得困惑了。
老祖宗早就告诉咱们,祖国是“父母”的化身,有母亲的滋养,也有父亲的担当。
后来咱们常说“祖国母亲”,不是忘了“父亲”,而是在特定的日子里,需要这份温柔又坚定的力量来拉近距离。
而现在,不管是“母亲”的亲切,还是“父亲”的可靠,其实都藏在咱们对祖国的感情里——是看到国旗升起时的激动,是吃到家乡菜时的踏实,也是听到“中国”两个字时,心里那份稳稳的骄傲。
![]()
说真的,琢磨明白这事儿之后,再看“祖国啊母亲”这句话,又多了一层感觉——原来这句话里,不光有母亲的暖,还藏着老祖宗“父母之邦”的深意,藏着咱们对祖国最完整的爱!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新文章推送。
图片出自网络,侵删!
您怎么看呢?欢迎友友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