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过七旬的赵大爷攥着存折步履蹒跚地走进大厅,大堂经理小宋立刻迎了上去。得知老人要取养老金,而柜台前等候的顾客较多,小宋轻声提议到超级柜台办理,看着老人迟疑的目光,小宋稳稳搀住他的手臂,在智能机具前一步步指导操作,又特意搬来凳子让老人坐下。这个寻常的举动,让冰冷的金属机器前顿时有了温度。
存折上的打印字迹模糊难辨,赵大爷眯着眼睛反复端详。小宋俯身接过存折,耐心地为他逐项解释养老金明细,并用计算器仔细核算最新调整金额。“孩子,谢谢你啊,”赵大爷感慨地拍拍小宋的手,“我们老了,这些新东西学得慢,眼睛也跟不上了。”这句朴素的感谢,道出了许多老年人在数字化浪潮下的无所适从。当社会飞速迈向智能时代,那些曾经为建设这座城市付出青春的人们,却可能在扫码支付、自助设备的迷宫中步履维艰。
小宋的贴心服务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的启示——科技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为人服务,而非设置门槛。在追求效率与创新的同时,我们更需保留足够的耐心与温度,为像赵大爷这样的长者搭建通往数字世界的桥梁。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恰恰体现在它如何对待那些走得慢的人。银行的玻璃门映照着城市的繁华,而门内这温馨一幕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进步,是让每个人都不被时代落下。这份跨越年龄与技术的理解,这份设身处地的关怀,正是金融服务最动人的底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