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战略圈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10月底,就在普京准备访问印度前夕,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签署协议,计划在印度联合制造一款名为SJ-100的双引擎支线客机。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毕竟不到两年前,俄罗斯刚退出与中国的CR929宽体客机项目。
![]()
显然从中国到印度,俄罗斯的航空合作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这场合作背后,牵扯出的是三国在航空工业领域复杂的利益博弈与战略考量。
表面看,这是一次普通的航空合作,但背后隐藏着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的无奈与战略调整。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导致俄罗斯航空工业遭遇重创,零部件供应断裂,关键技术发展停滞。
俄罗斯原有的SSJ-100客机严重依赖西方技术:发动机是法俄联合的SaM146,机载电子设备来自意大利和法国。制裁一来,这些供应链全部中断,海外客户纷纷取消订单。
![]()
面对这种局面,俄罗斯急于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和市场来摆脱困境。印度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航空市场,自然成为俄罗斯眼中的“救命稻草”。
印度国内航线需求旺盛,未来十年可能需要超过200架支线客机。对俄罗斯而言,与印度合作生产SJ-100,既能避开制裁限制,又能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但俄罗斯的合作诚意却令人怀疑。协议中只字未提技术转让的具体安排。这种做法与当年中俄CR929合作时的情形如出一辙,俄罗斯希望掌握主导权,不愿分享核心技术。
![]()
而印度的战略意图也十分明显。多年来,印度一直梦想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但进展缓慢。其“光辉”战斗机项目从1983年启动,到2015年才服役,耗时32年,至今仍依赖美国通用电气的发动机。
通过与俄罗斯合作,印度希望获得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实现“印度制造”客机的梦想。
不过俄印航空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前景并不乐观。从历史经验看,两国之间的国防合作项目屡屡受挫。曾被寄予厚望的FGFA第五代战斗机联合开发项目,最终因成本和控制权分歧而流产。
![]()
SJ-100本身的安全记录也令人担忧。该机型的前身SSJ-100曾发生过两起重大事故,一次在印尼演示飞行时坠毁导致45人遇难,另一次在莫斯科紧急降落时起火造成41人死亡。
对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而言,其在民用客机制造领域经验几乎为零。更麻烦的是,该公司的品控声誉一直不佳,其维修过的战机坠机率居高不下。
而印度与西方关系的微妙性也是合作的一大变数。印度虽然与俄罗斯保持合作,但也不愿过度得罪美国等西方国家。
![]()
如果因与俄罗斯合作而引发西方制裁,印度将面临两难境地。
另外技术层面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SJ-100原本依赖的西方供应链已中断,俄罗斯正在研发国产PD-8发动机作为替代,但该发动机尚未完成国际认证,可靠性存疑。
即使飞机能够成功生产,获取国际适航认证也将是一大难关。没有欧美适航许可,SJ-100很难进入国际市场。
![]()
而从市场角度看,印度国内航空公司更倾向于采购波音和空客的飞机,对国产飞机兴趣有限。这种市场偏好可能进一步制约SJ-100的商业前景。
回顾中俄CR929项目的失败,主要原因是技术路线分歧与主导权争夺。俄罗斯坚持采用自研的PD-35发动机,而中国则倾向于使用自主研发的长江-2000发动机。
此外,俄罗斯希望主导设计与研发,而中国则要求更多参与核心环节。这种分歧最终导致合作破裂。
![]()
在俄罗斯退出后,中国选择独立推进C929项目,计划2030年首飞,2045年前交付1000架。而俄罗斯则只能以技术供应商身份参与,提供复合材料机翼等部件。
中俄合作的经验表明,大型航空项目需要双方在技术、市场和战略上高度协调。从目前情况看,俄印在这方面的协调难度可能更大。
国际航空市场的竞争从来都是实力与智慧的较量。中国在俄罗斯退出CR929项目后,果断转向自主研制C929,计划2030年首飞。
![]()
俄罗斯选择印度作为新合作伙伴,更像是一场各取所需的战略试探。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能否借此实现技术飞跃,业界普遍持保留态度。
而这场合作最终可能成为检验两国航空工业实力的试金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