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提起林徽因,人们总会想到她的才情与传奇——建筑界的先驱、文坛的明珠,一生活得多姿多彩。
但林徽因的光芒背后藏着四位同样了不起的姑姑,她们跳出传统闺阁的束缚,或以才情传世,或以大义立身。
这四位女性为何能在男权主导的时代脱颖而出?
![]()
林家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书香门第,这一切的根基源于祖父林孝恂,他不仅文章出众,更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
他看不惯清廷腐败,辞官后专注于子女教育,对五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一视同仁,在家中开设私塾,请来国学大师甚至外籍教师传授中西知识。
晚清时期,全国女性识字率不足1%,
而林家女儿们不仅熟读经史子集,还能通晓英文、日文,了解世界大势,这种开明教育在当时的基层官吏家庭中极为罕见。
林孝恂常说:林家的女儿,要能提笔写文,更能睁眼观世,这理念深深影响了四位姑姑的人生选择,也为林徽因日后的成长埋下了伏笔。
林家的女性从一开始就摆脱了传统闺阁的局限,林徽因的二姑虽在二十岁早逝,未留下太多记载,但其余四位姑姑,皆在时代浪潮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
她们的婚姻没有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套路,而是基于志同道合的选择,所嫁之人要么是学界精英,要么是行业翘楚。
更难得的是,夫妻二人都能相互扶持,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大姑林哲民在林徽因幼年时期留下了深刻影响,林哲民每日抽出时间,教五岁的侄女读书写字。
她写得一手标准的王羲之体小楷,在林哲民的言传身教下,林徽因对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当时杭州刚创办女子学堂,林哲民主动担任国文教员,将林家的教育理念传递给更多女性。
她的丈夫出生浙江吴兴名门,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归国的法学硕士,曾任浙江法政学堂教授,夫妻二人在杭州学界颇有名望。
![]()
王永昕与林哲民的婚姻是典型的才子配佳人,两人都推崇西式教育,家中藏书颇丰,从国学经典到西方哲学、法学著作一应俱全。
林徽因在杭州生活期间常随大姑到大姑夫的书房看书,这些书籍开阔了她的眼界,让她早早接触到中西文化的碰撞。
林哲民常对林徽因说:读书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为了明辨是非,活出自己的模样。
三姑林嫄民是四位姑姑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她自小痴迷书法,尤其擅长章草,笔法遒劲有力,丝毫不逊于男性书法家。
民国时期的《书法》杂志曾多次刊登她的作品,当时的收藏家多以能得到她的墨宝为荣。
她的丈夫同样是书法界的才子,他家底殷实,却不慕名利,在玉泉山旁修建了自青榭,成为当时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
林徽因曾回忆,自青榭环境清幽,满院花木,书房里挂满了夫妻二人的书法作品,齐白石、张伯驹等文化名人都曾在此小住,探讨艺术。
更令人敬佩的是林嫄民的家国大义,
抗战爆发后,她变卖自己的嫁妆和首饰,筹集资金购买药品,还通过卓家的关系,开辟秘密通道将药品运往抗日前线。
她筹集的药品曾挽救了数百名战士的生命,被当时的抗日团体授予巾帼义士称号。
四姑林丘民嫁给了曾家,曾仙舟回国后进入银行界,成为民国早期金融领域的重要人物,在金融界颇有声望。
林丘民并未像传统贵妇那样闭门度日,而是积极适应新派生活,她跟着曾仙舟学习金融知识,能看懂账本,甚至能为丈夫的工作提出建议。
![]()
务实的生活态度影响了林徽因对实用美学的认知,后来她投身建筑事业,注重建筑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或许就源于此。
五姑林子民是最具艺术气息的一位,和齐白石是挚友,常在一起探讨书画艺术。
林子民的绘画以花鸟见长,笔法细腻,色彩清新,她与同为画家的丈夫李石珊合作的《百卉图》曾在民国画展上展出,获得广泛好评。
林子民的新婚之夜将画作全部赠给当地学堂,希望能让更多孩子接触艺术,她与齐白石合作的上百幅画作,大多也捐赠给了美术馆,仅留少数作品给子女留念。
四位姑姑的人生不仅是各自的传奇,更成为林徽因成长路上的灯塔。
她们打破传统女性的束缚,以才情立足,以大义立身,让林徽因明白,女性可以有多种活法——
![]()
可以是温润的学者,可以是有风骨的艺术家,可以是务实的生活家,也可以是心怀家国的义士。
在感情选择上,姑姑们也给了林徽因重要的指引。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绯闻传回国内,他们都坚决反对这门关系,理由很简单,徐志摩刚离异且性格浪漫不羁,与林徽因的沉稳务实并不相配。
姑姑们更担心林徽因会在这段感情中受到伤害,
再加上当时的社会对离异女性再婚仍有偏见,而林家作为名门,更注重子女的长远幸福,姑姑们的反对,实则是对林徽因的保护。
四位姑姑的婚姻也让林徽因明白,好的婚姻是相互扶持、志同道合,她们与丈夫在学识、理念上相互契合。
![]()
这种婚姻观影响了林徽因后来选择梁思成——两人同样热爱建筑,有着共同的理想,最终成为建筑界的模范夫妻。
林徽因的光芒万丈,背后正是这样一群了不起的女性,用自己的人生,为她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参考资料:
1. 张清平:《林徽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 《福州林氏家族史料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 《民国女性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4. 《民国书画史话》,中华书局2012年版
5. 《福州曾氏家族史料》,福建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 《书法》杂志1935年第3期《林嫄民章草赏析》
7.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附录《林家往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