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抢安世一个月后,荷兰来了一个狠的,准备拉全球车企一起下水!
10月26日,荷兰安世总部突然单方面宣布,停止向中国东莞工厂供应晶圆。
这意味着,这个承担着全球70%车规芯片封测任务的工厂随即陷入停滞,机器开始实行上四休三,三分之一的设备静置待命。
消息传出不到48小时,远在墨西哥的本田生产线直接停转,大众和斯特兰蒂斯紧急组建应急小组,奔驰的采购团队开始满世界寻找替代供应商,全球汽车产业链瞬间被按下暂停键。
而且事情发生之后,与荷兰同一阵营的德国,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表态。
10月30日中美在釜山会谈达成共识,美方宣布暂停刚实施的50%穿透性规则,荷兰也同步取消了对华10%的芬太尼关税。
可就在此时,德国总理默茨公开宣称不能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明确表示将投入20亿欧元,更换境内所有中企制造的5G设备。
![]()
要知道,德国车企三分之一的车规芯片依赖安世东莞工厂,博世集团30%的芯片封装业务也与中国工厂深度绑定,这种与自身利益相悖的操作,让整个欧洲市场都感到费解。
德国《经济周刊》的评论一针见血,称荷兰抢安世是罕见蠢棋,德国跟风更像自断臂膀。
![]()
实际上,这场风波的源头早在9月就已埋下伏笔。
9月2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实施50%穿透性规则,将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一并纳入限制范围。
而闻泰科技在2024年12月就已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其通过香港公司间接100%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自然成为限制对象。
![]()
仅仅一天后,9月30日,荷兰政府就援引1952年冷战时期制定、从未使用过的《商品可用性法案》,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99%的股权。
同时,荷方还将闻泰科技持有的股份交由第三方托管,仅保留象征性持股,并暂停了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职务,任命三名荷籍高管接管公司印章与系统权限。
![]()
荷兰的动作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根据法庭文件显示,早在6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官员就与荷兰外交部会晤,明确要求撤换安世的中国籍CEO,否则将把安世一并列入实体清单。
而闻泰科技此前对安世高管的调整成为导火索,9月初,张学政解雇三位外籍高管时未通知工会,这一操作在荷兰被认定为违反工会法,三位高管随即联合起诉,为荷兰法院的介入提供了借口。
10月7日,荷兰法院维持了托管裁决,10月12日荷兰经济部长又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进入为期一年的冻结期,资产、知识产权和人员均不得调整,彻底剥夺了中方的管理权。
![]()
面对步步紧逼,中国的反制迅速而精准。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销商出口境内制造的特定元器件,形成双向封锁。
10月18日,安世中国宣布不再接受荷兰总部指令,自行接管产线,切断了与总部的系统连接。
![]()
而针对荷兰10月26日的断供,安世中国则在11月2日凌晨发布公告,明确表示不存在违约行为。
反倒是荷兰总部方面,已经欠付了东莞工厂货款高达10亿元,典型的“贼喊捉贼”。
同时安世中国还宣布,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足以满足到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目前正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
![]()
如今,荷兰的误判在断供后逐渐显现。
原本在安世半导体的运营链条中,荷兰总部负责设计,德国工厂生产晶圆,亚洲工厂进行封装测试。
而中国不仅有东莞工厂承担70%的封测任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封测工厂股权也归属闻泰科技,荷兰根本无法调配。
![]()
随着安世总部宣布断供晶圆,这直接导致欧洲晶圆厂的半成品堆积如山,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的生产设备直接闲置,安世荷兰总部陷入产得出却卖不掉的困境。
更关键的是,安世50%的客户集中在中国,断供后比亚迪、吉利等车企迅速启动替代方案,安世股价一个月内下跌18%,荷兰所谓的护企行动彻底变成了害企。
![]()
德国的180度转向背后,则更加暴露了欧洲制造业的深层焦虑。
俄乌冲突中,欧洲军工产能的短板暴露无遗,2023年北约炮弹产能跟不上乌军消耗,多国库存见底。
而未转入战时经济的俄罗斯军工产能已超过整个欧洲,还得到了朝鲜的弹药支援。
民用制造业同样颓势明显,德国汽车产量2023年同比下降12%,芯片自给率不足15%,而中国车规芯片产能年增长30%,比亚迪半导体已跻身全球车规MOSFET市场前三。
这种竞争力差距让德国心态失衡,从之前的合作共赢转向防御打压。
![]()
荷兰用行政手段抢夺中企资产,德国以莫须有理由排斥中企设备,打破了商业归商业、政治归政治的共识。
有跨国车企采购总监透露,现在不敢把核心订单交给单一国家的企业,哪怕成本增加30%,也要分散供应链,这种信任的崩塌比芯片短缺更可怕。
对中国而言,事件也暴露了产业链的短板,上海临港的闻泰晶圆厂虽已投产,但仅能生产消费级芯片,车规级芯片的认证和量产仍需时间。
这倒逼中国加快核心技术突破,2024年车规芯片专项基金已增资200亿元,中芯国际的12英寸车规晶圆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
荷兰总部的晶圆厂依旧运转,却只能看着半成品堆积;德国政府的5G替换计划还在酝酿,企业却在悄悄寻找与中国合作的空间。
这场由一颗芯片引发的博弈,最终让各方看清:产业链的核心是协作而非垄断,信任的构建需要十年,崩塌却只需一纸命令。
而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依赖他人的善意,而是自身的韧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