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 闲时花开
美好的礼物,皆源于爱。
爱的礼物,才源远流长。
一段老友深情
今年夏天,我娃中考成绩出来后,我在三联书店当编辑的好朋友王海燕,得知我娃的历史考了满分后,非要给我儿子送一个礼物。
礼物很快收到,是一套书。
恰好当时正值暑假,孩子抓起书就回到小书房看起来了。
我以为他只是随便翻翻。
结果几个小时后,孩子从小书房跑出来,激动地惊呼道:
“妈妈,这书也太好看了吧!特别有趣,特别有用,我才看了两本,就看到我们今年语文、历史、道法和地理的好几个考点!”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这是什么书,竟然这么有趣还这么有用?
我很好奇,就抽出一本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我发现了两个秘密:
第一:
这套书的责任编辑,就是我的好朋友王海燕。
第二:
这套讲给孩子的书,是以老爷爷给孙子讲故事的形式,将中华文学五千年和世界文学五千年,以通俗易懂又妙趣横生的形式讲出来,朗朗上口,非常好读。
但它又不浅显,而是深刻又立体。
堪称一本集文学、历史、艺术、文化于一身的宝藏书本。
毫不夸张地说:
这些年因工作因陪读,我也读过不少青少年读物。
像这样让孩子在毫无压力中不由自主就吸收知识、补充能量的好书,我还是第一次见。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于是,我也跟着孩子读了起来。
恰好这个暑假我娃有个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要过生日。
娃想来想去,就恳求我再买一套海燕编辑的这套书,作为礼物送给他最好的朋友。
娃的好朋友收到这套书后,也是非常激动:“这套书真的太好读了!每天写完作业我都要看,连游戏也不玩了,谢谢你和你妈妈!”
我娃开心地对好朋友说:“不客气,这书的编辑可是我妈的好朋友们呢!”
那问题来了——
这套承载着妈妈友情和孩子友情的好书,到底是什么书呢?
一套经典好书
这套书,就是销量65万多册,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入选《希望书库》,被教育部列入《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的“讲给孩子的中外文学五千年”丛书——
![]()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这套书共10册。
分两部分——
《讲给孩子的中华文学五千年》(7册);
《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五千年》(3册)。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最值得一提的是:
这套书是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赐题初版书名,毕业于老北大的教育家、人教社50年代编订中学语文课本的资深编审张中行先生称赏推荐。
被誉为“荟萃人类文学遗产之精华,再现世界文坛群星之璀璨”的好书。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我看完这套书最深的感受是——
和以往所有青少年读物不同的是,这套书完全没有这代孩子讨厌的“爹味”和“说教”。
它有种神奇的魔力,就是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不知不觉中驶向深邃辽阔。
这与书本“打破常规的创新写作”密不可分——
它采用爷孙对谈的独有形式,借用孩子们寒暑假的百多个夜晚,系统而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
是在津津有味的讲故事中,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全面吸收知识,而不是在枯燥无味中硬塞给孩子们道理。
堪称“精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中外文学知识普及读本”。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整套书上起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包含中外600多位文学大师的逾千篇(部)经典作品,穿插关于作家生平和创作的趣闻逸事。
还有精美插图1000余幅,让人在图文并茂中,感受到文学王国的浩瀚与深邃。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内容永远是王道。
这套书之所以如此好评,不仅在于它对文学的介绍全面而精当,满足了读者了解中外文学的基本需求;
还在于作者把“搞学术”和“讲故事”完美结合起来。
●先说说《讲给孩子的中华文学五千年》——
从“远古神话”讲到“张爱玲”,使四五百位文学名家、近千篇(部)经典作品,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都有着确定的“位置”和各自的光芒,从而展示出各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
脉络清晰、轻重得宜,用“史”的线索穿起来孩子们在课堂上拾取的有关中国文学的“零珠碎玉”。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就说很多孩子都熟悉的《水浒传》吧,作者一是选择了宋江、林冲、杨志、鲁达、武松等人物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水浒传》是元末明初“英雄传奇”类小说的巅峰之作,讲解、分析和欣赏一系列英雄人物的“传奇性”,这正是作品本身的性质、类型所决定的。
这套书好就好在,不老生常谈,不流于表面,而是以不断质疑不断探索的方式,带孩子深入思考——
《水浒传》轰轰烈烈的一次起义,为什么最终竟然“全伙受招安”了呢?
原书这样写道:
(宋江)终于率领义军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有人因此批评宋江是葬送起义大业的罪人。
其实他不知道,“水浒”故事最早是在南宋时创作、流传的,那会儿正是宋金交战的岁月。
由于外族入侵,许多汉族造反者纷纷接受朝廷招安,改称“忠义军”,调转枪尖跟女贞人作战。
一时之间,接受朝廷“招安”成了顺应民族大义的历史潮流。
《水浒传》渲染宋江受招安,大约便跟这一历史现实有关……
结合历史背景,升维看待问题,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为“软化”学术面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逸闻趣事。
例如“捉刀”一词,原来出自曹操。
书本在 “宰相诗人曹操”一节中讲述:
人不可貌相。
据说曹操个子不高,其貌不扬。
一次匈奴使者来见他,他怕自己不能震慑敌国,特意选了个仪表堂堂的部下装扮成自己,自己则扮作侍卫模样,在一旁提刀站立。
等那位使者离开,曹操派人去刺探使者。
使者说:魏王仪表不凡,的确很威风,可是他身旁那位“捉刀人”,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呢!
这样的故事,在书中不胜枚举。
●再说说《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五千年》——
作者运用“真正的混合编年”模式,把世界看成“地球村”,尽量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文学的演进,在尽可能情况下照顾到地域与国别。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进行横向比较,看看在同一时代里,有哪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作者在进行着创作活动,他们之间有无联系和影响。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比如,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短短几年内,有十多位欧美文坛“大腕”降生:
1795年出生的英国诗人济慈、1797年出生的德国诗人海涅、1799年出生的俄国诗人普希金和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
三年后,法国的大仲马和雨果也降生了。
再过一年,是法国的梅里美。
1804年,是法国的女作家乔治·桑和美国小说家霍桑,1805年,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十年间,就有这么多大师级的作家“扎堆”诞生,这个只有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方面,才能探究其深层次的因缘。
此外,和中华文学五千年一样,在对名家名作的介绍中,也穿插了不少掌故趣闻。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例如雨果写《巴黎圣母院》时,为啥把衣服锁进柜子里,光着身子裹条毯子奋笔疾书?
巴尔扎克为什么写着写着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为何要自己砍柴、挑水、缝皮靴?
马克·吐温的笔名又是怎么来的?
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去深度阅读,又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开阔眼界。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聊聊这套书的作者了——
一位教授父亲
这套书的作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侯会教授。
![]()
侯会先生不仅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而且拥有30多年为孩子们写书的经验。
侯会先生写这套书的初衷,和看这套书的你我一样:
为了孩子。
20世纪80年代,女儿出生后,侯先生就盘算着能不能写本书陪伴孩子长大。
这个念头的产生,还和他之前到一所中学听课的经历有关。
当时,挨着他的小课桌上,除了一本语文书,就是各种课外参考书,他随手翻看,无非是些东拼西凑的知识点,枯燥乏味,想来孩子是很难读进去的。
侯先生想:
能否专门为孩子写一本谈文学的书,由远古神话讲起,再到先秦诸子、《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把孩子们在课堂上拾取的零珠碎玉,穿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
有了这个想法,侯先生就开始着手动笔。
为了能让孩子感兴趣读下去,每写一段,他都要朗读、录音,自己来听,再找个中学生听。
中学生若听得懂,而且感兴趣,这一段就算“过”了,否则,就重新来!
经冬历夏,书稿终于完成。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侯会先生成稿后,第一次投稿时,著名学者、时任编辑张中行先生看到稿子后赞不绝口。
和侯先生素昧平生的张中行先生把书稿推荐给当时的中青社,并问大书法家启功先生求题书名。
所以这套书最初版是1992年在中青社出版。
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3年里,这套侯先生“写给孩子们的书”,经过不断修订、丰富、再版,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套书还曾在台湾出版繁体字本,在岛内风行一时,被定为语文搭配教材和高中必备参考书。
![]()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侯会先生说:
“给孩子写书,如同跟孩子说话一样,要弯下腰去,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慢慢地讲。”
他还说:
“一切真正美的事物,总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哪怕是写给孩子看的。”
文如其人。
侯先生用专业、严谨、系统的知识架构,和真心、真意、真挚的人文情感,写给自己的女儿的书,就这样在爱的流传中,成为了最好的礼物。
恰恰是侯会先生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与疼爱,才让他的书穿越岁月和年龄的“时间相”,陪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一片赞誉好评
这套书从初版时,就有骄人的销售业绩,曾荣获很多奖项,再版数次,印刷无数。
同时,在海峡对岸也风行多年,被台湾诸多中学及大学指定为“补充课本”“课外必读” 或“教学参考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深圳商报》、《武汉晚报》、《教育时报》、《中国教师报》等各大媒体,都曾为这套书做过深度宣传报道,来自各界的好评如潮!
当当网等各大图书销售网站曾数次断货,供不应求……
如今最新版本,作者对该书做了深度修订,各节内容普遍做了调整,删减了冗赘内容,增益了脍炙人口的新篇,对全书文字也做了精心润色,大大提高了书籍的趣味性、可读性。
书本的开本和装帧都进行了精心设计、调整,更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首都师范大学段启明教授说:
给孩子们讲“中国文学经典”,谈何容易!
侯会老师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在这套书中把极复杂的问题,讲清了,讲活了,条理清楚,语言活泼,做了一件大好事!
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龙教授说:
侯会老师的这套书源于他给自己孩子的讲解,既轻松有趣,又严谨扎实——这八个字能融合在一起,实在太难得了。
虽然书名有“讲给孩子”的限定,其实,每一个非中文专业的读者都可以选读。
《东方文化周刊》的前副总编舒草女士说:
能写学术文章的学者,文笔未必好,文笔好的,考据未必可信;而侯会老师的文字可以说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
懂中国文学的,未必对外国文学有兴趣,研究外国文学的,未必懂中国文学;
而侯会老师兼收并蓄,允执厥中。
最后,说说哪些人看了这套书会非常受益——
●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这是学习语文、历史和外语等文科课程必备的课外读物和补充材料;
●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老师,可以作为教学参考用书,从中获得丰富的学科知识,使教学更轻松从容;
●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可详尽地了解世界文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世界文化背景,提高人文素养;
●一切热爱世界文化及文学的人士,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松获取大量的文学常识,提高文化修养。
我们今天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不惜重金,为他们报班、请家教。
其实,如果孩子不能爱上阅读,不能从文化背景上了解世界,没有开阔的文化视野,也很难进行深入的学习。
真心建议——
花上万元给孩子报班,不如给孩子下单这套书。
前200套破价189元,卖完恢复原价!
![]()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朋友们:
不管是自家孩子读、自己读,还是节假日走亲访友,这套书都是有品位、有分量、拿得出手的礼物。
爱,需要这样美好的礼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