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少消费者正从囤货划算的幻觉里醒来。今年双11,许多人发现促销已经卖出了惊天动地的气势,面膜动辄100片开卖,卸妆油到手可以一斤多。主播们也建议大家拼单,“可以分享给闺蜜”“一瓶给妈妈一瓶给婆婆”。
杨心怡很快离开直播间,在她看来,这些产品量大到需要三四个人一起消耗,“我没法无中生友,更别提婆婆”。她和很多年轻人果断抢起了中样,便宜、实用、体面,花很低的成本就能用上大牌。
文 |常芳菲
编辑 |西打
运营 |芋头
不囤正装,年轻人抢中样
过去一个月,26岁的杨心怡重新找回了购物的刺激。
傍晚6点一到,她第一时间离开办公室,在路上点好三明治当晚餐,只为了能心无旁骛地“蹲住”李佳琦直播间的“中样”。如果顺利,她能用198元的价格拿下科兰黎的“小美盒”,其中包含三组VC精华、两颗小金珠面膜和两毫升面霜。
如果不计算红包和满减,在天猫官方旗舰店,科兰黎24组精华的价格是1729元,平均一组精华的价格超过72元。而京东12组的价格为840元,平均一组70元。光是三组VC精华已经算超值,而小金珠面膜单颗的售价也超过100元,两毫升面霜的价格也接近100元。抢到就是赚到,杨心怡想。
![]()
▲ 杨心怡蹲守直播间抢到的科兰黎的“小美盒”。图 / 讲述者提供
想要薅到“羊毛”,就得掌握方法。她按照自己抢演唱会门票的流程——首先关掉Wi-Fi,选择5G网络;然后关闭后台还在运行的无关应用;最后还得重启手机。
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一定要提前把想要的东西加入购物车。为了第一时间听到开售的消息,直播要用小窗播放。想要跑赢直播间里几万个竞争对手,无他,拼手速耳。开售之前,有经验的人还会在购物车界面反复尝试付费,直到成功付款。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就是不气馁,“就算(因为同时付款的人多到)被挤出来,也不能放弃”。
最终,她在结算页面和购物车之间反复横跳了2分钟,点击付款的手“快要抽筋”,终于成功下单。
这个双11,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开始抢起中样,它的容量一般介于正装和小样之间。最近一两年,不少中高端护肤和美妆的爆款产品都在推出更小的包装,比如原先40毫升的蜜丝婷(Mistine)防晒有了7毫升版本,原先50毫升的伊芙珑(EVE LOM)卸妆膏出了20毫升装,正装250毫升的科颜氏(Kiehl's)金盏花水,迷你版本只有40毫升,客单价范围从9.9元至200元不等。
中样正在靠便宜、实用、体面,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产品。而对很多人来说,它是低成本用上大牌的机会。
王思远今年读大二,每个月家里开始固定给她4000元生活费。头一回“拿大钱”,她一开始相当兴奋,但很快,她发现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而宿舍空间、预算都相当有限。于是,她爱上了“淘中样”。在美妆博主镜头里看到的海蓝之谜(LA MER)不再高不可攀, 5毫升精粹水加5毫升精粹乳只需要80元。莱珀妮(La Prairie)鱼子酱粉底液10毫升装,也可以用100元拿下。
对于学生党来说,买中样也要讲究性价比。她特意做功课加上了一个“羊毛群”,里面会分享不同渠道的中样套盒和单毫升的价格表。反复对比、计算后,她买到“最有性价比”的一款,是兰蔻菁纯眼霜,4个5毫升的中样只需要260元,相当于正价“打了两折”。
![]()
▲ 用中小样代替正装已成为了不少人习惯的生活方式。图 / 小红书截图
“薅大牌羊毛”的快乐,让她很难停下来。王思远粗略算了算,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她买各种中样一共花了1500元,“怎么也能用到明年3.8大促”。
而深入其中,不少人发现,中样早就不再局限在护肤美妆领域。洗护、宠物、母婴用品,一切皆可中样。
张清云是今年夏天正式告别正装的。作为一个29岁的独居北漂,她的日常就是辗转在不同的出租屋中。而发现中样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到单价,她甚至懒得再计算每毫升的价格,直接“实现中样自由”。
但功课依然得做。她的第一站往往是二手平台。每到大促结束后,她就开始在线上寻找别人转卖的中样。只要在标题里出现“全新”“拆卖”“旗舰店购物凭证”等关键词,她就立刻入手。除此之外,她也会选择那些专卖小样的淘宝老店。而筛选的关键之一恰恰是——货不能太全,“一旦什么品类都有,货源(真假)就很难说”。
靠着自己的经验,中样彻底“包圆”了她的生活。当一整瓶眼霜、洗发水甚至洗衣液见底,扔掉空瓶的瞬间,都能让她感到微小的快乐。除了有物尽其用的成就感,还意味着她可以开始一段新的体验。购买中样让她开始期待生活的变化。从这之后,张清云几乎再也没囤过正装。
正式告别正装,是因为她发现“共情不了几年前的自己”。几个月前搬家,她发现了柜子里堆满了过期的瓶瓶罐罐。她依稀记得,当时按着计算器做数学题,只觉得太划算,“我确实忘了我只有一张脸”。张清云也想过挂到二手平台回血,但一想卖不出多少钱,还有扯皮的风险,索性就当交了一次学费。
![]()
▲ 护肤品不及时使用很容易过期。图 / 《温暖的甜蜜的》
除了张清云,也有不少人正从囤货划算的幻觉里醒来。今年双11,许多人发现促销已经卖出了惊天动地的气势。想要参与这场超长的消费盛宴,得先成为“经销商”。面膜动辄100片开卖,卸妆油到手可以一斤多。洗护产品的套组更加夸张,洗发水的规格甚至超过1.5升。
主播们也建议大家拼单,“可以分享给闺蜜”“一瓶给妈妈一瓶给婆婆”。杨心怡只停留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直播间,在她看来,这些产品量大到需要三四个人一起消耗,“我没法无中生友,更别提什么婆婆了”。
“三向奔赴”
年轻人通过各种渠道抢到中样、小样之后,不少人第一时间就要对比所有细节——瓶盖颜色、瓶身的印刷字体、再到膏(液)体状态,都要看个仔细。但除了专业的检测机构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判断“非卖品”小样的真伪。
唯一确定的是,年轻人对中小样的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长。市场信息调研公司Daxue Consulting发布的《2024年中国样品经济报告》表明,低品牌忠诚度、物流速度、消费降级等等因素,推动着国内样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表示愿意更换消费品牌,199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品牌忠诚度最低。
王逸平在化妆品行业工作超过10年,长期为华东地区的美妆集合店供货。他透露,今年一年,他供应的正品中小样销售额增长超过10%,始终供不应求。
而实际上,正品试用装的源头一般只有一个——品牌。
王逸平透露,小样的源头之一就是品牌设立的零售专柜。最近几年,线下专柜受到电商、免税店的冲击,业绩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冲业绩,专柜可能会选择团购的形式,以低于专柜最大折扣的价格卖给其他客户,“有时可以低到6折”。同时再单独售卖小样,以此填补过低折扣的差额。“这是行业里心照不宣的做法。”王逸平说。
![]()
▲ 品牌专柜单独售卖小样,已成为美妆行业内心照不宣的做法。图 / 视觉中国
一位化妆品销售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化妆品公司并不允许私下买卖小样,但专柜可以通过多办会员卡的方式获取,再在系统中登记为赠送,品牌通常很难察觉。当许多区域专柜完不成销售任务的时候,区域经理也会选择“售卖小样”。
而接盘的通常是大客户,一次性采购金额通常在几十万至上百万元之间。他们可能是贸易公司、淘宝店主,甚至代购群的“团长”。
小样,由公司按一定比例搭配供给专柜,配额以销量为准。通常每月的小样数量在1000份左右。但现在不少品牌销量平平,需要这些客户为他们完成业绩,配赠小样数量就有谈判的空间。即便这样,小样的数量也很难突破。
一方面受到供应链限制,化妆品企业不会为小样设立单独的生产线,同时,它也占据品牌的营销预算,不可能无限制增加。
但几乎就在同时,不少品牌已经感受到了消费者不爱囤正装的这股潮流,干脆推出中样容量的“尝鲜装”产品。比如30毫升的精华,20毫升的面霜和10毫升的眼霜。张帆在一家国货护肤品牌工作超过8年,他发现从去年开始,护肤品商家们就开始卷中样,核心就是把产品单价控制在200元以内,“让大家买起来没有心理负担”。
在他看来,中小样就是一支“钩子”,核心作用就是为品牌引流。商家不论是免费派送小样,还是让用户以成本价购买中样,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尽量吸引他们回购正装”。
对品牌来说,派样绝对比在线上投流更划算。这笔账并不难算,以张帆所在品牌为例,随包裹附赠单片面膜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产品和物流成本,不会超过10元,而经过他统计,他的品牌每派送10单中小样,大概会有1.5个用户回购正装。也就是说,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在70元左右。而如果想要在电商平台用广告转化一个新消费者,“起码要付出150元以上”。
![]()
▲ 不少品牌在线下开设派送小样的机器装置。图 / 视觉中国
国货美妆品牌,为了一路增长,投流、种草时毫不手软,“只要有钱,不愁没有GMV”。但今年,大家都过上了紧日子,不少品牌的销售业绩都踩下了急刹车。营收超过百亿之后,珀莱雅每年始终维持着20%左右的增幅。而今年上半年,珀莱雅单品牌营收同比去年下滑0.08%,财报发出后,股价应声下跌7.6%;贝泰妮、华熙生物的营收和净利润也纷纷下滑。
与此同时,品牌开始“降本增效”,削减销售费用。华熙生物甚至在半年报里写明,公司在各个平台价格促销的投流已经停止,希望获得ROI(投入产出比)更高的获客模型。
在这种时候,中小样就成了连接用户的桥梁。在张帆看来,它们既能拉新,“也不会降低品牌的价值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化妆品中小样一直是暗处的生意,美妆集合店密集出现,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它。
2017年,美妆集合店話梅(HARMAY)在上海开出首家线下店,卖大牌小样成了最鲜明的特色。随后几年,调色师(THE COLORIST )、WOW COLOUR也以同样的方式吸引年轻人。伴随中小样掀起的购买热潮,沉寂许久的話梅选择在今年加速拓店。品牌数读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至9月,話梅先后在上海、南京、无锡、北京、秦皇岛等地开设了9家新店。
![]()
▲ 客流量很大的話梅门店。图 / 视觉中国
話梅的促销,依然用中小样打头阵。开辟出“跳水价专区”之后,10个5毫升的赫莲娜黑绷带面霜,只卖1399.9元。而在天猫官方旗舰店,50毫升的黑绷带售价为3980元。即便售价这样便宜,話梅依然有利可图。王逸平透露,美妆集合店的利润都是靠中小样扛起来的,“平均是正装的2倍”。
不难看出,中小样的火爆,背后是年轻人、品牌、美妆集合店的“三向奔赴”。
而李佳琦也感受到了这个趋势,在今年第一次策划了中样节。美ONE官方依然把中样当作一种试用品。“小样规格小,只够试用一次到两次”,但中样可以让大家在“一周、一个月的周期里试用感兴趣的产品”。
更疲惫的双11
今年的双11,来得比往年更早了一些。
平台又又又提前打响了消费的发令枪,电商人只能在十一长假就开始加班“对品”。抖音、京东宣布今年“双11”从10月9日0点准时开卖;同样提前开启大促的还有小红书,宣布“双11”市集活动10月11日举行;而淘宝天猫则在10月15日启动预售。
不断提前的大促,让主播们身心俱疲。主播@杨发发 面对媒体的镜头开始怀念起2009年第一届双11。当时,没有复杂的计算题,不需要搞懂“跨店满减”“美妆券”“88VIP消费券”的使用规则。所有人只需要拿着手机,安静等待晚上8点的到来。对消费者来说,买东西可以是很简单的快乐。
不止一个主播抱怨这场大促的漫长。抖音头部主播@多余和毛毛姐 干脆在预告里半开玩笑地点破了自己的处境。直播战线越拉越长,他建议电商平台,明年可以过完618,从第二天就开始筹备双11,一次播足180天。
![]()
▲ 主播多余和毛毛姐在视频中“吐槽”双11。图 / @多余和毛毛姐 视频截图
就连拍带货预告,他都觉得毫无新意。他不能自称品牌推荐官,因为这个像是批发来的职位,只要带过货的主播都有,后头“还有1000个推荐官”;他也没办法宣传价格全网最低,因为头部主播的价格都一样,“去哪里买都行”。最后他还不忘嘱咐粉丝,要理性消费,“错过双11也不会死”。
而作为超头主播,李佳琦依然毫无怨言。从10月13日起,李佳琦的淘宝直播间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直播预热。
如今,今年的双11已经接近尾声。和过去几年一样,GMV(总销售额)战报没有出现。10月15日预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间只公布了首小时访客人数增长超45%,加购同比正增长。其中,美妆、母婴等重点品类涨幅最高接近80%。而修丽可AGE面霜、理肤泉B5面膜、SK-II精华液、娇韵诗双萃精华、珀莱雅红宝石面霜、可复美胶原次抛等大牌单品销售额破亿元。
李佳琦没有躺平。为了避免黄牛大批量抢红包,同时提升粉丝停留时间,他努力想出了新的玩法——从10月7日到10月14日,他的直播间每天都不定时设置了问题,只要答对、手速快,就可以抢到直播间内无门槛的5元红包。
改了玩法,李佳琦依然要操心。每天一睁眼,就有营销号编造出答题时间和答案,而真的有粉丝相信,准时进入直播间并且询问“不是7点31分(发红包)吗”。李佳琦没忍住,隔空喊话说:“别搞了,(这)是要逼着我退休了。(以后)我啥也不搞了,就跟别的主播一样。(我)天天搞一些课件干嘛呢?反正也是吃力不讨好。”
![]()
▲ 这个双11李佳琦在直播间用“课件”讲课。图 / 李佳琦直播间截图
超头主播在马拉松式的直播里耗尽热情,屏幕另一头,消费者的神经也都绷得紧紧的,一边消费,一边要时刻警惕自己是不是买贵了。王思远费尽心力在李佳琦直播间抢红包,蹲预售,下单了30支装的可复美次抛精华,总价255元。而等到开卖现货之后,她惊讶地发现,官方旗舰店用淘金币抵扣之后的价格,竟然比李佳琦直播间还便宜40元。不少粉丝感到被“背刺”,选择退款。
就连品牌旗舰店的价格也在滚动变化。珀莱雅随机发放了一波满799元减30元的优惠券;而薇诺娜又在10月20日的深夜发放了立减68元的优惠券。每个参加双11的人只要上网,随时随地都能发现“天塌了”,又买贵了。
以前,大家只需要在不同平台、不同直播间里比价。现在,同一个平台,不同时间段、不同链接的价格都不一样,“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过去的一个月,李佳琦们熬出了黑眼圈,消费者的耐心在反复比价、退款中消耗殆尽。没有了激动人心的数字、通宵达旦的庆典,双11也只是这场全年无休的零售战争中一个微小的坐标。
(文中讲述者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話梅多城开新店,美妆集合店开启二次扩张》,品牌数读
2. 《一瓶香水分装售卖,化妆品小样生意为何火爆》,南方周末
3.《小样经济再走红,是穷讲究还是真趋势》,iWeekly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