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藻
说到中国的古镇,耳熟能详的有江苏周庄、浙江乌镇、广东佛山,四川的有宜宾李庄、大邑安仁、龙泉洛带,遗憾的是镇虽古老,但仿古装新,商铺林立、灯光璀璨、人流如织,一派现代气息。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中国真正的古镇——原生态古镇还有吗?又在哪里?民间文史学人丁信才先生用一部近40万字的《古驿水乡狮子滩》给了笔者一个清晰的答案。它就在四川省富顺县,古称“狮子滩”,今名狮市古镇,因狮子山地形似狮,狮子山下沱江水吼如狮得名,始于隋唐,成于宋元,兴于明清,是历史上川南盐运线陆上的第一水码头、川滇藏茶马古道的交通要冲,还是古南丝绸东出川的重要驿站。
其一,这里可以欣赏悠雅的乡镇图景
说到古镇,我们头脑里有了一幅固定的图式:装修风格整齐的仿古建筑,路面铺设平整的人造石材,临街鳞次栉比的民居房屋,更有吆喝叫卖的特产店铺、熙熙攘攘的外地游客、穿越时空的民俗表演。所谓古镇除了本身的历史悠久外,而今根据商业逻辑打造得面目全非。
而丁君笔下的狮市古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场镇、集镇,更非城镇,它既有南国地标性的水码头、吊脚楼、石板路,也有华夏标志性的文昌宫、药王庙、魁星楼。它既有历史悠久的“镇”容,也有原野起伏的“乡”景,沿着沱江迤逦展开,当然核心是狮市镇得名的狮子山;其下有狮子滩、黄泥滩,马鞍滩,还有五子桥、老翁桥和苗仙湖、打石包。这里的市镇离不开乡村,地理布局的山环水绕,人文风情的近街远村,出镇即为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城即为市民赶集经商,寒场务农。“如作者所描写的:‘登眺狮峰芳满袖,老街醉卧图画中;远乡村野雾光渺,牧地农耕烟雨蒙。’”鸡鸣与叫卖相应,灯火与渔火交融,其乐融融。
就在人们厌倦了人造古镇的当下,狮市古镇如出水芙蓉,既有周树人笔下的鲁镇乡土肌理,也不失沈从文推崇的边城雅致。当然狮市古镇要真正成为一个可居可游,亦农亦商,以场镇带动乡村,以乡村滋养场镇的生态之地,无需大拆大建,只需做好必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整洁而自然即可。
其二,这里可以寄托悠远的乡愁意绪
古镇,顾名思义,历史古老,建筑古旧,民风古朴,一砖一瓦无不凝聚着乡土记忆。白居易《忆江南》、刘禹锡《乌衣巷》、韦庄《菩萨蛮》等,抚今追昔,叹兴亡,话悲欢。而今让人置身这现代化的仿古环境,不仅审美疲劳,而且没有家园感受,唤不醒久违的乡愁意绪。
有感于此,《古驿水乡狮子滩》的作者努力还原一个有历史厚度和人文温度的古镇。因为他就是土生土长的狮市镇人,他在这里度过了艰难的少年,经历了奋斗的青年,尽管离开家乡四十余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魂牵梦绕的是家乡的山水田园,这里有清澈的沱江水、蓊郁的狮子山,这里有古老的禹王宫、破旧的观音阁,这里有繁忙的盐船码头、荒芜的王家院子,这里有亲切的乡音、生动的谚语,这些都写进了《狮市镇历史名称钩沉》《打儿窝与鲤鱼洞的传说》《鸦雀柴街及相关的故事》等文章里,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挥之不去的“看地灵之传神兮,斯乡斯土”的故土情义。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游人不得不发思古之幽情,游子油然而生乡愁之意绪。因为,循着书里的记载,我们徜徉于古镇,移步换景,情随景生,都可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是“记得住乡愁”。如何将这无言的乡愁,具象化、形象化,尤其在每年清明时节,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仍需深入思量。
其三,这里可以抒发悠深的乡梓情怀
毋庸讳言,现代人由于远离故土而又频繁迁徙,祖辈的故乡成了一个模糊的符号。而古代民居周边常种植桑树与梓树以强化标识,《诗经》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梓”代指父母的居所,“乡梓”作为故乡的雅称。今天,我们也许不再种植桑梓,但不能没有乡梓情怀。丁信才先生这本书,一定意义上就不仅是为富顺县人,为狮市镇人,更是为我们栽种的一片桑林或一株梓树。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而今不论父母在否,远游已是必然,关键是游子是否还有家乡的记忆。书中不仅描写了家乡的风物和风景,记叙了家乡的传说和掌故,回忆了家乡的亲友和名人,而且写了家乡新旧社会两重天和场镇乡村大变化,如三十年代地下党领导的积仓放粮,五十年代人民政府的清匪反霸,七十年代的兴修水利,九十年代形成的苗仙湖正在成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这片乡不仅土物华天宝,而且地灵人杰,涌现出蜀中才子陈崇哲、药学专家伍浴万、著名画家汪志伟、豆花传人刘锡禄、当代诗人王端诚等古镇的文化名人。
该书作者就是在历史的回顾中,在现实的变迁里,抒发浓郁的乡梓情怀。如果能把古镇那200余米长的“一线天”老街,原汁原貌的竹木结构吊脚楼,并沿街分布药铺、茶肆、酒馆和用于非遗展陈等,不仅体现出川南民居特色,而且能形成古镇的文化地标和独特的乡梓符号。
总之,读罢丁信才先生的《古驿水乡狮子滩》,如再游狮市镇的话,只用一个“悠”字即可概括:在悠闲的漫步中感受历史的悠久,体验乡情的悠长,放飞想象的悠远,享受心灵的悠静。从而让人由身体之美的拥有到生态之美的沉迷直至生命之美的顿悟,进而在时空坐标的建构中彰显出原生古镇的美学魅力。
悠然的天道时间:这里的古镇不仅是一段传说所能表现的生老病死之际遇,而且是从过去到现在,直至能走向未来生命时间的延续。
悠远的地理空间:这里的古镇不仅是一丛建筑所能聚合的悲欢离合之场所,而且是由房舍到街巷,以至连结到乡野生命空间的拓展。
悠邃的人文原点:这里的古镇不仅是一个地名所能蕴含的喜怒哀乐的符号,而且是经个体到乡邻,甚至是聚焦于人类生命意义的原点,它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就是:慎终追远的人生态度,民胞物与的生存方式,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
【作者简介】
![]()
范藻:国内知名美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四川文理学院教授,四川文学奖获得者。退休六年来,出版文学、美学著作四部,发表知网可查论文36篇,50多篇评论见诸于纸媒和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