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活下去,需要的不只是勇气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人类对长寿的追逐像一台永动机,从未停歇。不过你是否想过,“活得长”与“活得好”不一定结伴而行,当长寿伴随着身体朽坏、尊严丧失,阁下又该如何应对?说到底,如何有尊严地走向生命终点,才是我们要直面的命题。王一方《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从医学人文视角剖析长寿与尊严的矛盾;吉安·波拉西奥的《生命的最后一公里》,以冷静笔触探讨生命终点的医疗选择与自然法则;欧文·亚隆夫妇的《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则以亲身经历展现临终时光的温度与存在的意义。三本书从不同维度打开思考的窗口,指引我们直面生死,探寻向死而生的可能。

人生苦短

古人用“千古艰难惟一死”来形容人类面对死亡的极度恐惧。的确,蝼蚁尚且惜命,何况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呢?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场人类不断与时间拉锯、为自己续命的超长马拉松。

史前时代,人类的平均寿命仅20岁上下,今天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放到远古社会,已接近人生终点了。进入农业文明,平均寿命逐渐拉高,达到35岁,刨去奇高的婴幼儿夭折率,一个成年人大概率能活到四五十岁。60岁是道坎,孔子谈人生,讲到六旬之年打住,恐怕是因为再往后他也没把握,故存而不论。70岁是又一道坎,人生七十古来稀,非常稀罕。


图源:视觉中国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为什么很难提上去?原因很多。生产力水平低下,多数人长期吃不饱肚子,营养不良,加上科技落后、医疗匮乏,是折寿的普遍因素。要是再遇上天灾人祸,老百姓就更难觅活路了。

翻开《古诗十九首》,多有对生命易逝的悲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如寄,多忧何为”……对乱世中人来说,“命不久矣”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于是一再发出“人生苦短”的浩叹。

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的兴起,人类平均寿命从古代的35岁上升至1950年的46岁,足足提高了11岁。时至今日,全球平均预期寿命增加至73.3岁,并且还在往上走。投入上亿美元研发长寿科技的俄罗斯富豪谢尔盖·扬甚至声称,未来人类有望活到200岁,“永生”也并非遥不可及。

寿则多辱

但事情恐怕没谢尔盖·扬所声称的那么简单。要知道,活得长不等于过得好,长寿和幸福并不必然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把长寿这面翻过来,迎接你的或许是幸福的反义词。

这道理其实古人都讲透了。庄子就认为“寿则多辱”,意思是与年齿渐长相伴随的是躯体的朽坏、疾病的困扰及尊严的丧失。这样的“活着”,有何质量可言?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记叙自己去过一座小岛拜访神奇人种斯特鲁格布鲁德,他们可以活到1000岁,然而活到90岁,斯特鲁格布鲁德已陷入耳目失聪、腿脚不便、反应迟钝的境地,往后900多年的漫长余生,只能痛苦地苟活着。

你或许觉得这只是小说家言,但现实里,寿则多辱的情况经常发生。《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作者王一方就见过不少。


《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王一方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出版

王一方是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有过长期的临床经验,后转向医学人文,致力于研究生死哲学、医学思想史、医学哲学和叙事医学。转向的驱动力,就和他在临床实践中见多了老人受“辱”的景象有关。

屈辱首先源于身体机能的衰退。王一方指出,肌肉流失是衰老的重要表现,很多老人因此患上肌少症。“肌肉量太少会破坏平衡和支撑,导致失能,还可能造成大脑灰质的淀粉样变,导致大脑退化,也就是失智。”一个行动不便、脑筋糊涂的人,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拐点往往出现在开车上。不少老人就是在发现失去自由驾驶的能力后一蹶不振的。随着年纪增长,失能失智的程度会日益加深,老人将越来越多地失去对事物的掌控能力,最终不可逆地滑向精神崩塌。

人工智能或许能弥补这一缺失。“比如,高龄老人能在AI技术帮助下开车上路,这有助于减少他的挫败感。”王一方说。但人工智能无法破解人类丧失主体性后任人摆布的困境,而这才是人之所以受“辱”的关键。

王一方观察到,现在的情形是,很多老人思想开明,早已看淡生死,只求临终时走得不痛苦、有尊严。偏偏是子女放不下所谓的孝道,违背老人明确表示过不进重症监护室、不插管、不鼻饲的意愿,坚持要医生尽全力抢救。老人无力抗拒,只能默默承受,其结果反而是徒增屈辱和痛苦。

如何面对死亡,有尊严、有质量地走完生命最后阶段,不只是老人关心的事情。无论是为了亲人还是为了自己,我们都有必要深入思考。

与病共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人不是生来就长寿的。事实上,前现代社会成年人的平均寿命,可能才是符合生物学规律的。

《生命的最后一公里》开篇,波拉西奥就用冷静的笔触揭示了生物为何要死的真相:“每一个生物体在尽可能多地产出后代、让后代存活下来并照顾到后代进入育龄期之后,该生物体在生物演化意义上的作用就已经穷尽。从此以后,该生物体只会是自身后代在获取食物上的竞争者,对于基因扩散没有可见的益处。因此,为有利于自身的物种,该生物体应该尽快终结个体的存在。”照此逻辑,假设一个人20多岁生儿育女,待后代长到相仿年纪,他也就到该离开的时候了,否则随着劳动能力丧失,他将从价值的创造者变成纯粹的消耗者,与后代争抢生存资源。这违背了自然法则。


《生命的最后一公里》, 吉安·波拉西奥 著,悟 实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出版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从两个维度破解了这一难题。一方面,生产力大幅提高,能供养更多的剩余人口了;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营养、改善卫生、发展医疗等手段将寿命活生生拉长,上演了“逆天改命”的戏码。

但这是有代价的。现代人患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古人,原因之一就是活得太长。古人较少得这些病,是因为还没到得病的年纪就已经往生。因此,现代人要享有更长的生命长度,就必须学会与衰老和疾病共存。问题在于如何共存、共存到什么程度?

这并不好回答。如果答案是竭尽所能,共存到不能共存为止,就意味着我们应当忍受屈辱和痛苦,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将是最好归宿。然而,只要亲眼见过ICU里那些常年卧床、全靠营养液和药物维系的病人,你会扪心自问:这种毫无生趣和尊严可言的“共存”,果真值得向往吗?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项了?

在《医生不曾告诉你的生命哲学课》中,王一方举了两个案例:一位癌症晚期的高龄老人,被家人送进ICU,戴着呼吸机,身上插满管子,强撑了31天。在这31天里,子女只能在规定时间探视,都没来得及和老人见上最后一面;另一位患癌老人,在安宁病房住了11天,期间召集子女,回顾自己的一生,并对每个子女提出忠告,最后在亲人的陪伴下平静离世。

从延缓生命的角度说,无疑是前一位老人胜出。但换作你或你的家人,会倾向于哪一种离去方式,觉得哪一种更人性化、更能慰藉死者和家属的心魂呢?我想,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

当然,像关乎生死这样的终极问题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我们不是要确立排他性标准,而是尝试在“延续生命”和“有尊严地活”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为人生走向终点探寻更多可能性。这就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安宁疗护。

拒绝“拔河”

安宁疗护,亦作临终关怀,始于英国医护工作者西西里·桑德斯夫人。长期护理绝症患者的经验使桑德斯夫人深刻认识到,病人的痛苦不仅来自生理疾病,还源自精神、心理以及社交等各个层面。因此单纯地缓解肉体上的痛苦远远不够,他们需要全面、细致的关怀。1967年,桑德斯夫人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安宁疗护机构——圣克里斯托弗安宁医院,致力于改善临终者的生存状况,尽一切努力减轻他们的痛苦。


图源:视觉中国

波拉西奥指出,正是这一点将安宁医院和常规医院区分开来。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在手术和重症监护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医学界弥漫着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仿佛没什么病是治不好的,就算治不了,也要千方百计地延长患者的生命。结果,医生把死亡当作敌人,出现死亡便是对敌斗争失败。在这种思维主导下,“治愈”和“续命”成为医生的至高准则。

王一方用“和死神拔河”形容这种心态:患者如同一根绳子,医生与死神各执一端,拼命拉拽。“真正遭罪的是这根绳子,可谁都没有为它考虑过。”换言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遭受的痛苦,很少被认真对待。

安宁疗护要做的,是在确认患者进入临终阶段后,将“绳子”的一头放松,减轻其痛苦。波拉西奥据此主张,把非必要的、可能引起过多痛苦和副作用的措施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走好“生命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安宁医院不会像常规医院那样,使用鼻饲、输氧、化疗等手段为临终者续命。

进一步思索,这或许是对医学伦理的回归。医学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拿临终者和死神拉锯。桑德斯夫人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你重要,因为你是你;你重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如何体现这种重要性呢?那就是要以临终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其主体性。

向死而生

据王一方估算,我国每年的死亡人口约1000万,其中癌症患者约占三分之一、340万人左右,而能够进入安宁疗护通道的仅30万人。供给不足是一方面。当前,中国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约4000家,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且专业医护人员缺口较大。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观念问题。据陆杰华、戚政烨的《直面临终时刻:医院安宁疗护中的妥协与调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出版)一书披露,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死亡仍然是犯忌讳的话题,哪怕医护人员也往往对死亡讳莫如深,以至于在安宁疗护病床总供给量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病床利用率偏低的尴尬景象。

应该承认,竭力挽救亲人的生命乃是人之常情,不独中国人如此,波拉西奥笔下的德国人同样如此。简单判定哪一方错了,试图去“纠偏”,是轻率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探寻更多的可能性。这方面,亚隆夫妇的经验值得参考。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和妻子、历史学家玛丽莲·亚隆都是享有世界级声望的学者。2019年,玛丽莲患多发性脊髓癌,化疗时一度中风。醒来后,她请亚隆放下手头工作,合写一本书。接下来六个月,两人各自书写,并彼此交换阅读。直到有一天,玛丽莲决定停止化疗,选择安宁疗护,在亚隆和四名子女的环绕下告别人世。妻子去世后,亚隆继续写书,直至完成出版。


《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 欧文·亚隆、玛丽莲·亚隆 著,童慧琦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出版

于是有了这本感人至深的《生命的礼物:关于爱、死亡及存在的意义》。在书中,亚隆夫妇以诚挚的文笔回顾了两人相濡以沫、相爱相知的风雨人生路,又以深邃的思考探讨了生命、死亡、爱与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当至爱至亲之人走向终点时,我们应以何种姿态相伴左右。书中最令我触动的是这句话:“我们写作是为了理解我们的存在,即便它把我们扫进了身体衰退和死亡的最黑暗区域。这本书的首要意义是帮助我们度过生命的尽头。”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写作既是对玛丽莲的一种安宁疗护,也是亚隆自我疗愈的过程。

亚隆夫妇面对死亡的态度启示我们,死亡是人类的宿命,与其在恐惧和回避中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不如主动面对,言说甚至与之对话。所谓“向死而生”,就是将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视为一个有意义的、可参与的过程,通过反思、告别与爱的表达,赋予人生终点以独特的重量,最终实现对生命整体的理解和接纳。

原标题:《活下去,需要的不只是勇气》

栏目主编:朱自奋

文字编辑:周怡倩

本文作者:池 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终于,人民日报定调统一,赖清德阻挡不住,台岛军心大乱逃兵翻倍

终于,人民日报定调统一,赖清德阻挡不住,台岛军心大乱逃兵翻倍

云鹏叙事
2025-11-06 10:41:07
出大事了,日本凌晨发生地震;菲军机坠毁;美军航母悄悄来到亚洲

出大事了,日本凌晨发生地震;菲军机坠毁;美军航母悄悄来到亚洲

林子说事
2025-11-06 08:07:09
美媒:中国100式坦克已经颠覆西方认知,原来坦克还能这么造?

美媒:中国100式坦克已经颠覆西方认知,原来坦克还能这么造?

云上乌托邦
2025-10-23 10:46:01
70岁李成儒晚年凄凉,豪宅无人问津,儿子李大海却让他尝尽了苦果

70岁李成儒晚年凄凉,豪宅无人问津,儿子李大海却让他尝尽了苦果

白面书誏
2025-11-05 13:56:18
付豪被交易?辽篮官宣,名单公布,付豪发声,官宣决定,继伟祝福

付豪被交易?辽篮官宣,名单公布,付豪发声,官宣决定,继伟祝福

乐聊球
2025-11-05 10:58:30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NBA传来哈登、巴图姆、祖巴茨新消息!

就在今天!11月6日凌晨,NBA传来哈登、巴图姆、祖巴茨新消息!

皮皮观天下
2025-11-06 04:53:27
表哥凌晨76个电话让我开门,我:自己的房不用听你的!隔天16人上门

表哥凌晨76个电话让我开门,我:自己的房不用听你的!隔天16人上门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4 10:23:25
小米YU7全网首拆被夸经得起放大镜考验的硬核好车!雷军回应……

小米YU7全网首拆被夸经得起放大镜考验的硬核好车!雷军回应……

柴狗夫斯基
2025-11-06 08:20:46
赚再多钱有何用?抗癌不到一年,刘谦近况曝光,憔悴到认不出

赚再多钱有何用?抗癌不到一年,刘谦近况曝光,憔悴到认不出

姩姩有娱
2025-11-05 17:03:02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妙知
2025-11-05 15:19:50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秦雯编剧电视剧被央视撤档,此前王家卫秦雯私密录音曝光惹争议

鲁中晨报
2025-11-05 11:31:09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肖亚洲的人生历程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肖亚洲的人生历程

笔墨V
2025-11-06 08:59:58
李湘从日本旅行回来更胖了,DVF美裙快被她撑破,王诗龄又换新包

李湘从日本旅行回来更胖了,DVF美裙快被她撑破,王诗龄又换新包

丰谭笔录
2025-11-06 11:19:16
CCTV直播豫津女排大战!朱婷PK队友李盈莹 曾狂砍46分 球迷期待

CCTV直播豫津女排大战!朱婷PK队友李盈莹 曾狂砍46分 球迷期待

我AI女排
2025-11-06 10:57:15
63 岁吴镇宇坐公交刷老年卡,司机当场质疑:你这模样不像老人!

63 岁吴镇宇坐公交刷老年卡,司机当场质疑:你这模样不像老人!

山海心语
2025-11-06 11:45:03
为什么说福建舰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战斗力最强大的航母?

为什么说福建舰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战斗力最强大的航母?

历史有些冷
2025-11-04 19:25:02
河北原副市长被逮捕,是河北人熟悉的他

河北原副市长被逮捕,是河北人熟悉的他

新牛城
2025-11-05 19:33:49
“你要毁了我吗?”地铁USB接口被吐槽“老掉牙” ,最新回应:已在迭代

“你要毁了我吗?”地铁USB接口被吐槽“老掉牙” ,最新回应:已在迭代

极目新闻
2025-11-05 22:45:54
全红婵,请记住陈芋汐今天的泪!

全红婵,请记住陈芋汐今天的泪!

未曾青梅
2025-11-04 20:38:30
政府关门30多天终于酿成大祸?一架波音飞机撞向大楼,现场十分惨烈

政府关门30多天终于酿成大祸?一架波音飞机撞向大楼,现场十分惨烈

博览历史
2025-11-05 18:24:37
2025-11-06 12:59:00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78149文章数 7576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塑料凳”大厦?西安新地标213米造型引热议!

头条要闻

副院长被指出轨女主任医师 在值班室发生关系视频流出

头条要闻

副院长被指出轨女主任医师 在值班室发生关系视频流出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亲子
数码
公开课

手机要闻

vivo S50 系列手机入网,支持 90W 快充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亲子要闻

胡图图幼小衔接采取积分制,表现好就加分

数码要闻

6 热管直触,瓦尔基里推出单塔单风扇、双塔双风扇风冷散热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