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2025年10月29日,兴通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通股份,603209.SH)交出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1.43%;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1.83亿元,同比增长1.8%;总资产达56.1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了28.88%,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与战略定力。
短期利润承压不改长期向好,战略投入夯实增长根基
根据兴通股份三季报,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1.43%,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810.81万元,同比出现下降。而从原因来看,尽管利润出现暂时性下滑,却恰恰为公司未来经营能力的提升埋下了伏笔。
“高基数效应”是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去年同期受国际地缘冲突影响,部分外贸航线出现运力紧张、运费飙升的情况,导致业绩基数较高;此外,为激励核心团队、绑定人才利益,公司于2024年度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报告期内确认了股份支付,也对本期利润造成了影响。
随着运力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运力较去年同期增长7.95%——相应的船员成本、船舶折旧及港口费用等刚性支出同步上升,短期内对利润率构成一定压力。据兴通股份透露,到2027年底前将有11艘、合计20.91万载重吨的新船陆续投入运营,总运力增幅将高达44.63%,能够有效契合中国企业出海及国际化学品贸易需求。
不论是绑定核心人才还是持续增加运力,虽然短期内带来了成本压力,但为中长期的盈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而面对压力,兴通股份并未被动等待收益兑现,而是主动构建起涵盖客户、成本管理与风险对冲的应对策略。
在客户端,兴通股份持续优化客户服务,通过与客户签订长期运输协议或期租合同等方式,增强客户黏性。同时,公司将继续拓展全球区域多元化市场,灵活调配船舶运力经营国内外市场,以此分散风险。
在成本端,兴通股份充分发挥规模化优势,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同时建立船舶运营联动机制,科学安排靠港、加油、物料供应计划,减少船舶待泊时间,以促船舶效益最大化。
在风险对冲方面,兴通股份持续关注航运期货、期权等相关金融产品,适时开展套期保值,构建“战略协同+效率提升+风险对冲”的立体化管理体系。
一手抓住未来增长,一手抓住成本优化,随着化工行业周期拐点将近,液体化学品运价修复预期增强,兴通股份有望展现出更强的盈利弹性。
打造“AI-兴仔”智能体,强化“人工智能+航运”新赛道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产业逐渐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2025年9月26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志性创新工程,并将“智慧航运”作为重点方向之一。
兴通股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深化“AI+航运”应用,依托DeepSeek大模型及API能力,自主打造面向化学品航运的“AI-兴仔”智能体平台。
该平台通过整合公司长期投资研发的“海运管家”平台,借助金蝶“云星瀚”和“云苍穹”等系统,已覆盖货物配载、船舶调度、航线优化、港口监测、安全预警、船舶检验、MSDS查询与知识管理的八大功能模块,实现航运全链条智能化协同。经过前期的充分融合测试与技术验证,“AI-兴仔”核心功能自2025年6月起已在重点场景稳定运行。
例如在船舶运营管理方面,“AI-兴仔”基于历史航次数据、港口作业效率、气象数据、航运市场动态、船舶排队情况等多维信息,实现航线智能预排与调度优化,降低人力成本,并显著提升船舶利用率与运营效率。在成本控制监测方面,平台精准测算能耗,并根据不同航行条件优化航速、燃油配置及加油方案,从而降低燃油成本。在航行安全预警方面,整合高通量卫星宽带系统、CCTV智能监控、AI行为识别和航行安全辅助系统,构建船岸一体化智能航保管理平台,并结合权威气象数据,智能分析海域天气状况,提前规避风险,确保航行安全。
打造“AI-兴仔”智能体平台是兴通股份“1+2+1”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更是响应“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生动实践。在福厦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的影响下,要素配置效率将有效提升,作为福建省重要航运企业,兴通股份将直接受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