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生活教室
请不要停止
频繁 、大量的记录 。
![]()
《小说家的电影》소설가의 영화(2022)
只靠吃饭睡觉是无法从疲惫的工作学习中恢复精力的——更有效的方式是脱离,去做其他能让你专注的事情。
博尔赫斯这样说:「你一旦把某件事诉诸笔墨之后,就等于把它从你身体中剥离出去了。」
所以,你真的可以试着每天随便写点什么。
别管文笔,只要动笔写就行。
![]()
《My Salinger Year》/
顺便安利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女孩与她的写作梦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几本书非常适合你在日常做一些没有明确主题的、碎片式的写作记录。 它可以是心灵疗愈的工具, 也可以让安静的你重拾用笔书写的快乐。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每天沉浸在周而复始的疲惫中,一个很强烈的感受是,自己每天主动或被动接收了太多内容,频繁、大量的接收信息让自己产生了和信息深度纠缠的错觉,实际上想一想,自己没有将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内化到头脑。
这些困境,通过大量的写可以解决。
1
你可以通过追问,
把注意力重新转向自己
被动接收信息永远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和成长,只有通过主动思考、书写和与文字的深度纠缠,才能打破这种每日身体疲惫、内心空虚的循环。停下来写点什么吧,这个时候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自己混乱思绪的梳理和追问。不追求完整或正确,只需诚实面对自己的困惑与感受,你会慢慢在文字中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和秩序。
《642件可写的事》
这本书由美国旧金山写作社(San Franciso Writers’ Grotto)的作家成员共同完成,全书有 642 个天马行空的写作题目,每一个题目互不重复,古怪、好玩又实用。比如“你是个海盗,描写你的完美的一天”“给你看不顺眼的家伙写一封情书”。
这是一次关于写作的创意冒险,你需要独自探索、亲自完成。在这场奇妙的智力和文字游戏中,一个个看似互不相关的题目组成了整个蕴含巨大能量场的写作迷宫,它既能为有意进行文字创作的读者提供写作方向和灵感,又能为热爱探索和幻想的你提供放松和天马行空的场域。打开这扇创意写作的“任意门”,你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温暖文字避难所。
《642件可写的小事》
这一本是一个可以轻松装进口袋的袖珍创意笔记本,也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治愈、减压小工具,超小开本,裸脊装帧。它与前面那一本《642件可写的事》都是由美国旧金山写作社的作家共同完成的创意写作书记。
选择困难症集合,
浪浪帮你区分一下他们的不同:
话题切入点不同
《642件可写的小事》关注点更小、更为细致,例如题目“出门旅行,你会选哪三样必须带的东西?”“你最想再次体验的记忆?”等,更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和个人内心感受。而《642件可写的事》的题目相对更宏观、更具开放性,如“你是个海盗,描写你的完美的一天”“挑一部你看过的最烂的电影,重新改写情节”等。
开本大小不同
《642件可写的小事》是袖珍版开本,方便携带,可以轻松装进口袋,适合随时随地进行写作练习,《642件可写的事》开本相对较大,更有案头写作的仪式感。
2
写作,为了拥有更清晰的自我叙事
关于“我不优秀”“我不漂亮”等低配得感的旧叙事常常根植于人们原生家庭的痛苦经验和长期以来的社会规训。
这些话总会在不经意间跳出来,支配我们对很多事情的思考。而日记这类回溯式的记录是一个思维溯源的过程,它会在你陷入情绪迷雾的时候拉你一把,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更完整和真实的自己,比如下面这一本。
《写后即焚》
这是一本主打“无压力写作”的灵感书,与《642件可写的事》系列同出一脉,核心是帮助读者打破书写的顾虑、释放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表达欲。
▲ 解压设定,不诚实的人不许读
写后即焚这个名字可以说自带“不用纠结好坏、写完可丢弃”的暗示,鼓励读者放下完美主义,专注当下的自由书写,尤其适合怕自己写得不好而不敢动笔的人。
▲可以说,它的题目更像一场自我剖白
书中题目多聚焦即时感受、微小场景,比如“写下刚才听到的三种声音”“描述一次突然的心慌”,篇幅无要求,1句话、几行字都可,门槛极低。依然是小开本设计,方便装进口袋,适合通勤、排队等碎片化时间随手翻看和记录。
和《642件可写的事》系列相比,这一本更侧重“即时性”和“解压感”,像一本“随身情绪笔记本”,更适合辅助你建立记录的习惯。
里面有许多经典的自我剖白式题目,
不妨看一些例子:
反思过去:
我弄丢了很久,很想再次看到的一件小时候的东西是……
我很高兴自己尝试过,但永远不会再去做的3件事是……
你最早的记忆是什么?
直面现在:
我的自传的书名是……
如果我可以改掉我的名字,我想把它改成……
我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的极简单的方法是……
畅想未来:
如果我知道我不会失败,那么我会冒险去……
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公路旅行是……
关于变老,我害怕的是……
书写和记录的时候,你会专注地观察某一种情绪,你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来观察自己,把自己也变成一个陌生的客体。你会慢慢获得自由。
3
找到与你声息相通的人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一个被写作训练的头脑,能够一眼就认出另一个被写作训练的头脑。”走到街上看到另一个人,跟他说一两句话,你立刻就知道他也是被写作训练过的。你可以通过血型找朋友,可以通过书香找朋友,也可以通过写作的训练找到另一个与你声息相通的人。
写,这是你与这个世界真正产生纠缠的开始。
《668个可写的梦》
这是一本既实用又有趣的创意写作手册。同为创意写作类书籍:
《642件可写的事》系列
题目天马行空,涵盖范围广,更侧重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有意进行文字创作的读者提供写作方向和灵感。
《写后即焚》
题目多聚焦于即时感受、微小场景,更侧重于让读者进行无压力的自由书写,释放表达欲。
《668个可写的梦》
以668个问题为线索,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涵盖日常生活、文学艺术、心理哲思等各个方面,更注重通过多元主题激发读者对人生、成长、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思考。
本书作者姜涵是国内自媒体从业者,从本土化的程度来说,书中的问题设置会更考虑国内读者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语境,比如“列出你作为乙方的自我修养”这类问题更容易让苦于上班久矣的“牛马们”产生共鸣。且更强调互动性,它既可以作为自娱自乐的树洞,也可以与朋友共同书写,分享回忆与体验,增进情感。

《668个可写的梦》采用便携的圆脊小开本设计,搭配留白与插画交织的页面,让读者可以在书中进行书写、绘画等,使灵感随时落地生根。
4
这本书讲什么的?
这本书不讲什么
“对生活的信仰,
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闪闪发光。”
《365日》
每次把它带去书展都会被读者问这样一句话:
所以这本书到底讲什么的?
生活在大都市东京的料理家渡边有子,始终坚持着一种简单而娴静的生活方式。这本小书,记录了她一年中如水般平缓流过的365个日子,用一个个质朴的细节还原生活本来的样子,也启示读者重新思索自己与生活的关系——纵然我们无法改变身处的环境,生活的选择权却始终握于自己手中。
一年365天,每天一张图片加上几句随笔,作者每天记录着平凡生活的一点点小确幸。好多人说,它像是把朋友圈打印出来变成了一本书。但静下心来看看就会发现,这本书有让人感到幸福的魔力。
![]()
《365日》内页展示
从生活中无数不起眼的小事里,你会跟随作者一起感受四时变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变化,就连应季的水果和蔬菜也在偷偷变化。文字简单温暖,用质朴的细节还原生活原本的样子。因为记录这件事本身已经充满意义。
当你也开始效仿这种记录生活的方式时,你会收获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在用心的开始观察生活,试图找出美好的、值得永久留存事物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变了。如果你也经常内耗、稍不顺心就烦躁很久,现在的你只会无时无刻不在想一件事——今天哪些东西是美好且值得记录的。
你会不知不觉忽视掉让你疲惫焦虑的事情。
![]()
在这个所有事情变得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愈发讲究虚拟化的时代,文字渐渐变成了一种亘古不变的稳定介质。而记录的价值之一在于面对自我的诚实,在这个通过无数正在观察的目光所构建的文字世界,能组成我们感受、经历的真实生活。
请 不要停止记录。
更多资讯请点击
@后浪生活教室
@后浪图书旗舰店
@后浪生活阅览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