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
第五届“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上,
我国又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
四个乡村成功入选,
斩获这一全球乡村旅游的大奖。
![]()
这4座“世界级乡村”
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
背后凝聚着多家中央企业
倾情帮扶的智慧和汗水。
“国家队”各展其能,
联手“绣”出这幅产业兴、
文化旺、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古寨侗歌,唱响文旅融合新篇章
“稻鱼鸭”和谐共生,
男声侗族大歌悠扬婉转。
拥有800多年历史的贵州黎平黄岗侗寨,
如同一颗深藏的明珠。
如何让这颗明珠璀璨于世?
长期定点帮扶黄岗村的中国旅游集团
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
黄岗侗寨
中旅集团打造的“禾仓美宿”项目,
已成为黄岗村产业振兴的引擎。
31间客房,
配套多媒体直播中心、农家书屋,
加上打糍粑、蜡染、篝火晚会等民俗体验,
以及“喊天节”“侗年”等特色节庆,
为了让游客从“过客”变“常客”,
中国旅游集团还投入帮扶资金,
开通了“肇兴—黄岗”乡村旅游专线,
让更多人走进黄岗,
沉浸式感受侗族文化魅力。
![]()
禾仓美宿
2024年,
该项目营收达124万元,
同比增长26%,
占村集体经济收入90%以上,
累计为村民分红40万元,
让364户1817名村民
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中国旅游集团不仅是投资者,
更是文化传播者。
2023年7月,
中国旅游集团策划组织黄岗“喊天节”活动,
为当地带来综合营收约300万元;
同年8月,
黄岗村侗族大歌队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并广受好评;
2024年国庆期间,
组织40名侗族歌手赴深圳锦绣中华
演出15场,
让千年侗族大歌从深山唱响全国,
也激发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与传承热情。
![]()
黄岗侗寨喊天节
此外,
中国旅游集团通过专家培训
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修建污水管网、推进垃圾分类美化环境,
并通过党建联建提升基层治理与服务水准。
与此同时,
面对黄岗村连片木质房屋的消防隐患,
南方电网为459户群众实施消防电改,
安装阻燃保护装置,
为古寨穿上了“防火铠甲”。
同时,通过优化电网结构,
成功实现双线路供电保障,
为黄岗村的民宿、
文旅项目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量源”。
![]()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黄岗侗寨,村民们见到巡检线路的南方电网贵州凯里黎平供电局工作人员显得格外亲切
智慧水乡,织就江南渔隐新图景
“倚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
拥有三大世界遗产的浙江湖州荻港村,
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将古老的桑基鱼塘
带入了数字时代。
“鱼塘的水温、含氧量,
鱼吃得好不好,有没有生病,
手机上一看就好了。”
荻港村的渔业养殖户沈大爷,
如今已是“智慧养鱼APP”的忠实用户。
中国移动打造的智慧养鱼平台,
通过手机端就能实现
数据实时分析、研判预警,
有效减少了饲料和劳动力成本,
提高了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让千年农业智慧焕发新生。
![]()
中国移动还为荻港村成功打造了
数字乡村一体化平台,
围绕智慧养鱼、未来农场、
智慧旅游三大场景,
让强村富民真正“看得见”。
![]()
产业数字化蹄疾步稳,
基础设施升级同样稳步推进。
中交集团承建的湖州东宗线航道整治工程,
正为荻港村打通发展的“水运大动脉”。
这项工程涵盖疏浚工程、
护岸加固、智慧航道等内容的综合性工程,
将实现千吨级船舶的通航突破,
显著提升区域水运能级。
![]()
项目建成后,
不仅将推动内河集装箱运输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更将强化杭嘉湖区域联系,
助力“水晶晶南浔”品牌建设。
对于荻港村而言,
这条焕然一新的“黄金水道”,
意味着更便捷的物流通道
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这座千年水乡的文旅振兴
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数字田园,绘就垛上水乡新面貌
江苏泰州东罗村,
坐落于全球闻名的千垛菜花风景区旁。
如何让传统农业焕发新机?
中国电信给出了数字化答案。
中国电信兴化分公司在东罗村
大力推进5G网络、千兆光网和物联网建设,
打通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高速稳定的网络,
不仅为智慧农业铺平道路,
也为乡村旅游的智慧化管理
与沉浸式体验创造了可能。
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
进一步整合村内多元数据,
构建起“一图全面感知”的治理新模式。
该平台具备“一图治理、生态人居、
环境监测、智能监管、特色产业”五大功能,
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精细化与现代化水平。
![]()
在农业产业示范园,
中国电信部署的“5G无人农场”
展现出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图景。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感知网络,
配合5G高清视频监控与物联网传感器,
实现了对稻麦全生长周期的精准监测。
搭载5G技术的智能农机在远程指令下
自主完成耕、种、管、收各环节作业,
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这套智慧农作模式成效显著:
稻麦产量平均提高8%,
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
通过精准施肥、科学用药,
化肥利用率提升10%,
农药使用量减少20%,
真正实现了“双减增效”与绿色发展。
这不仅提升了“兴化大米”的品牌价值,
为东罗村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产业基础,
更成为引领江苏乃至全国稻麦智慧化生产的
技术标杆。
![]()
中交一航局参建的东台至兴化高速公路,
与中交三航局承建并已通车的阜溧高速公路建湖至兴化段,
共同构筑起东罗村对外的快速通道。
其中,
千垛互通立交桥
作为距离东罗村最近的高速出入口,
为游客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
为这座“最佳旅游乡村”
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
更多国资央企精彩动态
尽在国资小新视频号
撰稿&责任编辑丨刘一鸣
校对丨李虹萦 张越越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