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支部队到山东特供大米,抽120名厨师做饭,华中部队可没这待遇

0
分享至

“1946年9月12日,你闻见这米饭的香味了吗?”东江纵队的许东海摇着军帽,凑到班长耳边小声嘀咕。 山东港口的秋风夹着咸味,却兜不走那股南方米饭特有的清甜。对于刚刚踏上胶东土地、一路颠簸北上的两千多名广东籍官兵来说,这份香味等同于家乡口音,来得突兀,却极具安抚力量。

同一时间段里,华东战场后方正为粮草四处奔忙。山东主产小米、高粱,要从外地调来大米并不容易。可胶东军区硬是通过沿海航线,抢运出数百吨籼米,又临时从各旅挑出一百二十名手艺过硬的炊事员,分批插到东江纵队各连。做饭、传授面点、统一口味,任务看似家长里短,却关乎战斗力——谁都明白,兵马未动,膳食先行不只是句老话。

这种“特供”在当时绝非寻常案例。对照几个月前,从苏中、苏北、浙东北上构成的“一纵”官兵就能看出落差。他们同样以吃米为主,到了莱阳、潍县只能就着小米饭、煎饼卷大葱。有人嚷嚷:“肚子塞得像装沙包!”埋怨声传进地方干部耳朵,不免让山东籍老兵皱眉。闹情绪归闹情绪,粮荒面前,再挑食便容易伤感情。没有专门运来的籼米、更别提额外炊事员,“一纵”只能在艰苦中硬磨合。

为何东江纵队能得到与众不同的待遇?原因离不开三个层面。 其一,战略考量。广东沿海游击力量战功卓著,中央早在抗战末期就提出“保存有生力量,为日后解放南方创造立足点”。让这支部队在北方迅速站稳脚跟、保持凝聚力,是为未来南下预留火种。 其二,政治意义。部队是在国民党重兵压力下通过海路转移,历经谈判、交涉,过程艰险,象征意义远大于兵力数字。港口欢迎仪式必须隆重,生活照顾必须到位,用实际行动向全军展示“离乡不离心”。 其三,地域差异。广东气候湿热,口味偏清;山东秋冬干冷,主食多面。短期内不调配口粮、派出炊事班,队伍很可能因水土不服引发疾病乃至减员。相比“补血”难度,“送米”更划算。

追溯东江纵队的前身,从1938年粤赣边区的小股游击开始,部队一次次在日伪、顽军双重围剿中生存下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顺势清剿,兵锋直指东江、北江一带。部队化整为零,几十人辗转山区、河网,靠渔民、商号接济,把战线延续了整整一年。等到中央与国民党就“分区驻军”谈判时,东江纵队已精疲力竭,南方战事又暂未全面爆发,“北撤”成为保存力量的唯一出路。两千三百六十七名官兵乘坐商船,从香港外海一路北上,绕过封锁,于1946年9月抵达烟台。这场转移虽无枪火,却堪称一次战略大机动。

到胶东后,欢迎场面盛大。青砖巷里锣鼓喧天,唢呐与铜号混响,市民把花生、红枣一包包抛向行进队伍。细节里藏着真心:新兵连一开伙,大娘们端着脸盆教“南方弟兄”淘小米,边淘边笑,用土话夸赞“客官巧手”。正是这样的民情互动,让部分对口粮挑剔的南方士兵很快明白“饭碗里见真情”这句话。



莱芜战役爆发在1947年2月。东江纵队(当时已编入华东野战军序列)以三千来人参战,在山地阻击战中俘敌上千,其中广西籍士兵比例接近三分之二。张云逸、谭震林研究后,决定就地“活血”:把这些广西兵编入东江纵队,同广东老兵混插,番号改称“两广纵队”。一边作战,一边内部消化俘虏,成了华东战场上一抹独特风景。

编制调整完成时,这支纵队只有三个团,规模在华野各纵队里最小,却被保留下来,原因并不复杂。一、将来华野必有一支部队先期南下,两广纵队语言、风俗天然贴近华南群众;二、瓦解敌两广籍军人需要样板,只要让俘虏看到“同乡”穿八路灰布军装,思想工作就好做;三、未来将广东、广西连成一体,必须提前储备能在热带山地连日行军、习惯稻田作业的核心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从1947到1949,两广纵队并未因“特殊照顾”而养成娇气。胶东炊事班在原地待了三个月,随后陆续归建,只留下一部分厨艺传人。等到鲁南鏖战时,这些南方兵已经习惯小米,与山东老兵同蹲战壕,用高粱面窝头当干粮。有人私下笑,“北方粮食虽糙,顶饿”。实战证明,早期那几袋大米不只是慰劳,更像一把梯子,让客军从故土情绪爬向新战区的集体认同。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华中部队在山东没有获得同等级后勤。后勤科室数据显示,一纵官兵三个月内每日口粮标准不满一斤,贵重的糙米只能隔十天配一次,配煎饼时需自带蘸酱。对比之下,两广纵队“首战即特供”不啻为一场豪华礼遇。可若把目光从个案拓展开,便会发现后勤差异背后的权衡:稳住一支对未来华南战局举足轻重的部队,所付出的大米、厨师、航运成本完全值得。

东江纵队后来踏上淮海、渡江、广州、南宁的战线,成为解放华南的尖刀。回忆录里多次提到“烟台的第一口米饭”,将其看作心理转折点。正是那碗热饭,让孤悬南海的游击队员真正意识到自己已被更大的战略怀抱接纳。倘若当年山东后方没有调来这批大米,队伍未必会散,但凝聚的速度肯定要慢得多。

战争终有胜负,后勤却关乎人心。大米与高粱、小米之间的味觉落差,看似生活枝节,实则映照出我军在不同阶段、不同任务里对“兵、人、未来”三者关系的深刻把握。 120名厨师的临时编入、几百吨籼米的昼夜海运,在纸面上只是一串数字,却实打实地托起了两广纵队的战斗意志,也为随后席卷南疆的进军提供了第一口燃料。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千言娱乐记
2025-09-25 20:27:56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老唐有话说
2025-11-04 18:37:23
纽约市长选举,川普最后一刻和马斯克背书库莫,被迫投桃报李

纽约市长选举,川普最后一刻和马斯克背书库莫,被迫投桃报李

移光幻影
2025-11-04 15:41:42
朝鲜高层突变,铁幕下的刀光剑影,一场手术能否救活一个国家?

朝鲜高层突变,铁幕下的刀光剑影,一场手术能否救活一个国家?

文诩历史
2025-11-03 09:23:22
女子确诊糖尿病,天天吃白菜,3个月后去复诊,院士:你干了啥?

女子确诊糖尿病,天天吃白菜,3个月后去复诊,院士:你干了啥?

小舟谈历史
2025-10-14 15:33:27
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

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

老友科普
2025-11-03 14:56:59
韩国网红品牌关闭中国门店,标志性“小雏菊“饱受侵权困扰

韩国网红品牌关闭中国门店,标志性“小雏菊“饱受侵权困扰

南方都市报
2025-11-04 19:07:37
中央部委发声!11月楼市的王炸政策,终于来了

中央部委发声!11月楼市的王炸政策,终于来了

伴史缘
2025-11-04 10:15:34
大陆“杀鸡儆猴”奏效,有了立陶宛的教训,爱沙尼亚拒绝台湾请求

大陆“杀鸡儆猴”奏效,有了立陶宛的教训,爱沙尼亚拒绝台湾请求

游古史
2025-11-04 13:20:07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兰姐说故事
2025-04-28 10:00:09
中日韩全军覆没,固态电池布局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量产?

中日韩全军覆没,固态电池布局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量产?

削桐作琴
2025-10-28 13:10:37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中方划下4条红线,给美国2个选项,特朗普做出选择:合作比对立好

中方划下4条红线,给美国2个选项,特朗普做出选择:合作比对立好

影孖看世界
2025-11-04 18:38:32
高诗岩被交易?山东官宣,名单公布,高诗岩发声,官宣决定

高诗岩被交易?山东官宣,名单公布,高诗岩发声,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4 12:40:35
靠出卖同志获得少将军衔的蔡孝乾,竟在回忆录中写下这四个字!

靠出卖同志获得少将军衔的蔡孝乾,竟在回忆录中写下这四个字!

古史青云啊
2025-10-18 14:48:30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神二十3名航天员、4鼠乘组将夜间返回地球,为何不延期白天回家?

神二十3名航天员、4鼠乘组将夜间返回地球,为何不延期白天回家?

环球科学猫
2025-11-04 11:29:07
“和平统一”4字不再出现?台湾岛内马上预感到,统一进入倒计时

“和平统一”4字不再出现?台湾岛内马上预感到,统一进入倒计时

古事寻踪记
2025-10-31 07:50:54
台湾主流民意就体现在这些留言中

台湾主流民意就体现在这些留言中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23:49:36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4 09:17:43
2025-11-04 19:52:49
明月清风阁
明月清风阁
明清史
397文章数 1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政府停摆35天追平纪录 特朗普急了要求动用"核选项"

头条要闻

美政府停摆35天追平纪录 特朗普急了要求动用"核选项"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显示器阵营中的隐藏款,拉满购买价值

冬天穿灰色,这8种搭配方式很高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