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给孩子洗完澡,她钻进被窝突然问我:“妈妈,1万阅读量多少钱?”
我想了想,自媒体这行单价浮动大,就说了个大概数:“差不多10块左右吧。”
没想到小家伙眼睛一亮,立马开始算账:“那我懂了!10万阅读量就是100块,100万就是1000块……一个亿的阅读量就是10万块钱!”
算到这里他兴奋地坐起来:“妈妈,那你什么时候阅读量能到10个亿?到时候咱们简简单单买套房!”
我被孩子的天真逗笑了,摸摸她的头说:“赶紧睡觉吧,梦里啥都有。”
看着他满足地闭上眼睛,我却陷入了思考。在孩子眼里,数字的累计那么简单直接——阅读量叠加就能换来理想生活。可只有真正做过自媒体的人才知道,每一个阅读量背后都是深夜改稿的坚持,是苦思创意的焦灼,是数据起伏时的心情过山车。
这份工作没有固定薪资,没有稳定保障,有时候忙碌一个月收入还不如普通上班族。但为什么还在坚持?大概就是因为还有做自己喜欢的事的那份自由,还有通过文字与人连接的温暖,还有像孩子这样单纯相信“妈妈在做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的信任。
普通人做自媒体,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一场修心。要接受付出与回报不一定成正比,要学会在数据焦虑中找到平衡,要在茫茫流量中守住自己的初心。
孩子的算法很美好,但现实中的我们,更珍惜的是每一个真诚的阅读,每一条用心的评论,每一次小小的认可。这些,才是支撑我们继续走下去的真正动力。
不知道有多少同行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你们又是如何向家人解释自己的工作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