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七月的一个闷热午后,师傅,这里能修彩电吗?”解放路口修理铺的伙计愣了愣,抬头望见那人神情局促。那位提着纸箱的中年男子正是吴新潮,刚刚把父亲安顿到济南不到两周。对他来说,十四英寸的夏普彩电不仅是父亲消磨时光的工具,更是一份迟到了十年的歉意。
吴法宪被批准“保外就医”时,已经六十三岁。秦城高墙后的十年,把曾经的空军政委磨成一个对生活手忙脚乱的老人。组织决定将他安置在山东,既是就近照顾,亦能淡出视线。车到济南,老人用化名登记,不留职务、不留头衔,只有一页简单的病历跟随。
真正的麻烦并不是病,而是生活琐事。烧水都得先试温度,煤气开关的方向更是搞不清。几十年在机关大院养成的习惯要改,一点都不轻松。有意思的是,他竟把拆卸手枪的步骤套用到点火:先确认阀门、再匹配气压、最后按动打火石——动作一板一眼,场面颇滑稽。
吴家子女六人,除了老大新潮,其余都是女儿。父子最后一次见面还停留在1971年。那年政治风暴骤起,新潮被卷进审查旋涡,先是下放大荔县农场,后来辗转九汤山、农机厂,两次转业折腾得人仰马翻。直到1981年春,北京方面批示恢复档案,他才拿到一笔补发工资。数额不大,却足够买台彩电。
在当时,彩电是稀罕玩意儿,别说普通干部,连省城里不少厅级家里都还停留在黑白时代。吴新潮咬牙送钱给友人,让对方从广州托运一台十四英寸夏普。运送途中怕磕碰,他一路跟车;进入济南市区时天已经翻红,他把纸箱抱得紧紧的,生怕掉了角。
彩电到手,父亲乐得像孩子。一开始,他以《新闻联播》为准点,准时开机,又怕耗电,每晚曲终必关。后来节目多了,《敌营十八年》《霍元甲》连着播,他干脆搬张小木凳守在荧屏前。这份全新的“信息渠道”让老人找回一点昔日军报摘编时的节奏,常对儿子感慨:“外头风云变幻,我在这儿也能听个大概。”
街坊们最初只知道楼里来了位有文化的老病号,每天写字、看电视,话不多。渐渐地,队长听口音识出端倪,小声打听:那是不是空军里出来的吴将军?消息像茶水一样慢慢渗透,每个人心里有数,却没人刻意打扰。有人送来自家拌好的酱菜,有人冬天把炭火多添一瓢给他暖手,这种不动声色的关照令老人忍不住感叹“山城人厚道”。
![]()
除了彩电,新潮还想着再给父亲添台洗衣机。可当年国产滚筒价格吓人,他只得作罢。父亲却并不在意,说:“衣服多泡一阵子,慢慢搓也能亮堂。”说归说,看见邻楼老太太晒出半自动双缸机,他还是忍不住多瞄几眼。毕竟衣服洗完拧不干,肩膀疼得厉害,算是当年摔伞包落下的老伤。
时间推到1982年底,吴法宪做饭已经有模有样。红烧鲤鱼的浓酱油火候掌握得准,街坊常调侃:“老吴啊,你这色泽比馆子里还讲究。”老人乐呵,却把功劳推给电视里《红楼梦》的厨艺特辑——节目里教了糖色该什么时候下。他边说边眨眼,活像个刚学会撒娇的老顽童。
值得一提的是,他对政治消息的敏感未减。一次《人民日报》报道空军换装新机,他盯着字幕,突然自言自语:“要是能再飞一次该多好。”那句轻声感慨让新潮背脊发凉,十多年前冷风呼啸的跑道仿佛就在眼前。老人却很快掩饰过去,摆手道:“想想就算。”情绪就那样悄悄收尾。
1983年秋,院里装了公共天线,大家凑在一起看亚运会。吴法宪把自家的彩电抬到楼道口,调到最佳角度。孩子们围成一圈,听他讲跳伞时如何调整气流、讲战机俯冲时如何克服眩晕。掌声、笑声混着秋风,阶梯口昏黄灯泡里浮着细小尘埃,日子显得格外真实。
进入1984年,彩电不再稀缺,但那台夏普始终在客厅占据C位。屏幕边角被磨出一道小口子,新潮说要换,父亲摆手:“这东西陪我走过最难熬的日子,坏了修,修不好也留着。”话语不重,分量却重。那一年,老人第一次主动参加社区义务扫雪;除夕夜,他把写好的对联“宁静致远”贴在门上,抬头仔细端详,很是满意。
![]()
1985年夏天,吴新潮正式调到驻济单位,结束奔波。每周五收工,他提一兜啤酒和小菜往父亲住处跑,爷俩一边看《渴望》重播,一边夹口花生。不远处广场传来舞曲声,父子却守着十四英寸的小世界,谁也没提往事。只有偶尔节目中响起熟悉的军号,老人会停箸片刻,然后继续夹菜,好像那段岁月与他无关,又好像永远也割舍不掉。
岁月推移,彩电型号早被时代抛在后头,可那方小屏幕见证了一位昔日上将学会做饭、抹布擦灶的每一步。它也见证了一段父子关系从隔阂、沉默到默契。若说改变命运的是什么,或许并不是彩电本身,而是那份用全部转业金置换出来的陪伴——这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显得弥足珍贵。
晚年吴法宪谈及这段济南生活,只留下一句话:“城不大,人够真,电视画面花了,心里却清亮。”没有豪言,只剩平常生活的体温。那台十四英寸彩电后来静静躺在储物间,灰尘盖住了LOGO,却盖不住父子共同保留的那份难得安宁。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