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泉成
说句实话,我一直以为,到了我这把年纪,生死就是看得开的事。可是,70岁那年之后,不知道咋的,心里就老是发慌——尤其是晚上一个人躺着的时候,这种“害怕死”的感觉,甚至比年轻时候还来得突然。
年轻的时候,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就好像是在别人的故事里一样。记得五十多岁下岗那会儿,工作没了、身体也开始不和气,每年的体检报告就跟小学生成绩单似的,毛病一个接着一个。
但那时候,虽然偶尔会担心健康,也从没认真想过什么时候会离开这个世界,总觉得吧,还有时间,有机会。还是可以和家人吵吵闹闹,跟老哥们下棋喝酒。岁数大了,才发现,以前的洒脱全是自欺欺人的勇敢。
![]()
70岁那年,孙子出生。我跟老伴儿去医院抱孩子,本来是件特别开心的事。但看到那些脆弱的小生命,还有父母脸上的紧张,我忽然被一阵莫名的悲伤击中。
就在那一刻,我有点迷糊了:人生不过几十年,这么快啊!又想到自己的父母早已去世,朋友中已经有人永远聚不上了。晚上回家,我望着卧室的天花板,一遍遍问自己,“我这一辈子,到底留下啥?死了以后会不会被亲人遗忘?”
以前我们村里有个老书记,他活到八十八算是高寿了。走之前他都挺淡定,天天晒圈椅,还教育大家要“想开点”。但有一次和他聊天,他悄悄跟我说,夜里有时会梦到小时候饿肚子的日子,醒来一身汗。他笑着说自己想开,其实心里还是怕的。这事我当时没太在意,现在想起来特别有感触。
后来,我的一个牌友忽然间查出癌症,两个月就走了。本来他俩人还约好一起去北京玩一趟呢。那天他们家人打电话通知我们去见最后一面,我就在床前陪了他十来分钟。走出来时,心里那种难受,说不出来。也不知道对死亡害怕什么,可能是怕疼,也可能是怕离开熟悉的一切吧。
![]()
70岁以后,不只是自己的变化,身边的人也起了变化。不知怎么,孩子们都变得忙,家里的热闹少了。老伴儿身体也大不如前,有什么小病小痛都得跑医院。那种孤独感,慢慢生了根。
但有一天,我忽然也试着让自己去接受了。有同龄人劝我:“老兄怕也没用,活一天算一天,把能见的人见见,把该说的话说说。”我开始尝试每天整理一点自己的往事,给孙子讲些过去的故事。家族群里我也学会发一些简单图片和文字,只要能和大家说两句话,心里就觉得热乎点。
死亡这事,说到底谁都逃不开。我现在还是会害怕它,特别是深夜,或者看到老朋友照片时。但有时候,我又觉得,或许正因为害怕,才会更加珍惜每天的生活。喜欢和家人一起吃饭,喜欢和老伴儿聊闲话,也会安心坐在阳台,一杯茶慢慢喝,看路上的小孩子疯跑。
怕死并不是软弱,是因为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人和事。只要还能爱、还能回忆,就活得值了呀。人生几十年,“怕”是正常的,一个人在夜里会胡思乱想,但清晨起来还能看到太阳,这一天就是赚的。
![]()
想通这些,每天都过得更充实些了。死亡既然离不开,那就好好活着,把珍惜留给现在。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