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美联储突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同时决定从12月1日起停止量化紧缩。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比起市场动荡更危险的信号:美国的债务问题,已经彻底压不住了。
要知道8月11日才刚刚突破37万亿,短短两个多月就多出了一万亿,相当于每天烧掉150亿美元,相当于每秒钟增加约20万美元的债务。美联储为什么突然转向?这场“放水救命”的背后,到底是金融策略的调整,还是一场难以掩盖的系统性危机?
![]()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却悄然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A股核心资产价格合理,政策稳、经济稳,外资正加速流入中国市场。这是不是意味着,全球资金的重心,正在悄悄转向中国?
美联储的转向,并不是无迹可寻。从10月1日开始,美国联邦政府陷入停摆,持续将近一个月。大约80万名联邦雇员被迫休假,还有70万人继续上班但拿不到工资。最危险的是,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在10月20日通知1400名员工休假,只剩不到400人值班,核武库都快没人看了。
![]()
当一个超级大国连发工资都成问题的时候,金融系统还能继续硬撑吗?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算过,如果政府停摆持续,将给经济造成70亿到14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而更大的冲击,是民生。
覆盖4200万美国人的“补充营养援助项目”将在10月底耗尽资金。超市外的人们排起长龙,不是抢购iPhone,而是为了领鸡蛋牛奶。这场景,出现在世界最富裕国家的心脏地带,比任何经济指标都更刺眼。
![]()
美联储很清楚,一旦继续收紧政策,市场会失去最后的流动性。10月15日,鲍威尔就已经放出风声,说回购利率在持续上升,市场流动性趋紧。同时,一些银行的紧急融资需求已经回到新冠疫情高点,这意味着,流动性危机已经在逼近警戒线。
美联储不想重蹈2019年的覆辙。当年缩表缩得太快,直接引发资金抽紧,差点把整个市场拖崩。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提前踩刹车,哪怕牺牲面子,也要保住系统底线。
![]()
自2022年6月以来,美联储QT(量化紧缩)已经从市场抽走超2万亿美元的资产。现在突然收手,说明他们已经看到了系统性危机的苗头。
这边,中国的节奏则完全不同。10月9日,中国央行进行了一次11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3个月。LPR利率则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一年期3%,五年期以上3.5%,没有急着降息,也没有跟风放水。
![]()
稳,成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关键词。该补水的时候补水,该稳住的时候稳住。就在美国焦头烂额的时候,华尔街的巨头们悄悄把脚步迈向了东方。从9月到10月13日,高盛、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254家外资机构,共调研了中国A股公司648次。
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到46亿美元,是自2024年11月以来的单月最高。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达101亿美元,完全扭转过去两年的净流出趋势。
![]()
这说明,全球资金正在寻找新的方向。而中国,正好具备三个最关键的吸引点:估值低、政策稳、经济基本面扎实。港股估值已经回到十年前的水平,A股核心资产也正处在合理区间。外资进入的并不是那些高风险领域,而是消费、新能源、高端制造这些有未来、有潜力的板块。
这波外资并不是热钱炒作,而是战略布局。美国的问题远不止债务。美联储的利息支出已经快追上国防开支,如果继续恶化,未来十年可能进入无法偿还的死循环。而这次政策转向只是缓兵之计,未来是否会再加息、再缩表,谁也说不准。
![]()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不是远在天边的事。美联储放水,美元贬值,全球物价波动都会传导到我们身边。从菜价到房贷,从股市到汇率,每一个家庭都在承受这场金融地震的余波。
资本的选择,往往比政客更诚实。全球资金流动的天平,正在悄悄倾斜。美联储的“放水救市”是无奈之举,而中国的“稳中有进”却是主动战略。一个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一个还有充足政策工具与经济韧性,高下立判。
![]()
钱是最聪明的,它总是流向最安全、最有确定性的地方。这一次,它开始向中国靠拢。中国是否会成为这场全球金融变局中的最大赢家?美国的债务黑洞又会不会最终失控?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美联储的政策转向,暴露的是美国经济的深层危机;而中国的稳健与从容,则正在成为全球资本避风的首选。未来风向已变,谁能抓住机会,谁就站在时代的前排。
信息来源:
[1]国债突破38万亿美元!美国债务状况因“停摆”雪上加霜 中国日报网
[2]每分钟还200万美元利息,“美债炸弹”膨胀 千龙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