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1元奶茶到500亿产值!这个被忽视的“奶茶帝国”,正闷声发财

0
分享至



作者 | 曾有为

来源 |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在奶茶江湖里,南有喜茶,北有蜜雪,而在所有人以为战场都在一线城市的时候,广西人默默把手里的吸管插进了全中国的茶杯。



有人说:“凡有奶茶处,必有平南人。”这句话听着像段子,结果却是事实——全国每五杯奶茶,就有一杯出自广西平南。一个并不以茶叶闻名的地方,却硬是靠着手摇杯搅出了500亿元的产值,堪称“液体版义乌”。



更离谱的是,这个奶茶帝国的起点居然是一家“一元奶茶”小店1996年,平南老板陈有杰在广州街头挂出“1元1杯”的牌子,一天卖出8000杯,扣除各项成本后,每日能赚2000元——相当于当时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



从那之后,整个平南像被糖水泡过一样甜蜜沸腾:亲戚带亲戚,朋友拉朋友,县里八成村子的人都去学奶茶。

如今,广西奶茶品牌超过200个,门店超5万家,从贵港到昆明,从南宁到曼谷,平南人用一杯杯珍珠奶茶,搅动了全球的甜味经济。



有人说义乌卖的是“小商品里的梦想”而广西卖的,是“糖里的理想”。这场跨越30年的产业奇迹,不仅是一段商业传奇,更是“下沉制造”的新样本——当资本在卷“新中式茶饮”,广西人却在用地气重新定义“国民甜味”。

在这场“吸管战争”里,广西不是最闪的那杯,但绝对是那杯最稳、最甜、最能打的。





资源外挂?

广西的“天然奶茶圣体”

广西的奶茶,不靠玄学配方,也不用“限量椰云”。靠的,是地理天赋。

任何一个奶茶品牌的灵魂,都离不开三个关键词:茶、奶、糖。而广西偏偏在这三样上,全是满分选手。



广西不产资本,却盛产原料——全国85%的水牛奶、70%的糖、以及连续七年全国第一的水果产量,全出自这片土地。你喝的杨枝甘露、桂花拿铁、芝士西瓜冰,其实都能追溯到广西的田间地头。





横州的茉莉花茶清香四溢,被称为“飘在空气里的香气经济”贵港的甘蔗甜度惊人,造就了全国一半的奶茶糖浆;再加上百色、南宁的百香果、芒果、柠檬,广西几乎天然就是奶茶的“原料超市”。



更妙的是,这些原料不只是便宜,更是“自循环”——广西奶茶老板往往自己就是供货商,从种植、采摘、制糖到调制,全程包圆,连物流都靠老乡群发车。

而这种“地头经济”的效率,正是平南奶茶能在全国攻城略地的秘密武器。别人要签供应链合同,平南人只需要打个电话:“老表,给我拉一车糖。”



如果说喜茶是“资本味”,蜜雪是“性价比味”,那广西奶茶就是“原产地味”——喝一口,连甘蔗都在脑子里打招呼。

所以说,广西奶茶能干出500亿,不是资本喂出来的,而是靠土地喂出来的。



在这个讲究“品牌故事”的时代,广西人可能讲不好“东方美学”但他们懂得如何把“甜”变成生意。全国的奶茶都在研究IP,只有广西人还在研究“糖分占比”。

这份“土味务实”,恰恰是奶茶市场最稳定的护城河。



中国奶茶之乡

从“一元奶茶”到“500亿江湖”

平南的奶茶史,堪比一部县域版的“中国合伙人”。



1990年代末,第一批平南人背着泡沫箱、提着榨汁机闯进广东。没有培训体系、没有配方专利、没有品牌logo,他们靠的是“拼命”和“老乡”。

“一元奶茶”火遍广州后,消息在平南老乡圈里像病毒一样传播:有人卖掉摩托车凑启动资金,有人夫妻俩一人摇茶一人收钱,一天三千杯出货、利润千元起跳——在农村,这意味着脱贫+暴富+回乡盖楼。



于是,一场以奶茶为名的“集体创业运动”爆发。短短几年,平南人开出了上万家奶茶店,鼎盛时期占全国市场六成。

那时的中国街头,只要有奶茶,就有平南口音。



但高光之后必有波折。

2015年起,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等资本玩家携流量与品牌冲进赛道,平南奶茶的“草根连锁”体系顿时吃紧。多数门店依旧停留在家族经营层面,没有品牌管理、没有标准化、也没有外部融资。



市场份额迅速被稀释,日风渐下。

然而,平南人有一个天赋——。被资本碾压后,他们并没有退场,而是重启第二次自救:有人去江浙学习供应链,有人回家搞品牌升级,还有人跑去东南亚开店。

于是,平南奶茶从“夫妻店”进化为“职业经理人”;从“地摊式扩张”变成“系统化经营”在广西,奶茶不是潮流,而是成了一门传家手艺。



如今中国奶茶之乡的500亿元产值,不是风口吹来的,而是20万奶茶从业者用手摇出来的。



资本退潮后的草根反攻

广西奶茶的第二曲线来了

近些年,喜茶、奈雪、霸王茶姬们名副其实地卷上了天,杯子越做越贵,消费者的钱包越来越薄。资本玩家们卷完融资、卷完装修、卷完产品,最后卷到了自己头上。



当一杯奶茶卖到20几块时,消费者开始醒了:到底是喝茶,还是被收“情绪税”?

广西奶茶就此走了相反路线:不卷装修、不拼概念卷供应链和口味。他们做出了“茉莉花牛乳茶”“百香果鲜蔗汁”“龙眼雪顶水牛乳”这些真材实料的产品。



这时广西奶茶的性价比优势重新显形。

平南人不谈概念,他们的菜单写得明白——“柚子茶6元,加珍珠后7元”没有包装费、没有溢价、没有智商税,靠着真材实料赢回消费者。



这套打法有多聪明?

第一,不做天花乱坠的广告,标签上写什么,原料就采用什么——离产地近,新鲜

第二,产品口味天然区隔,文化符号独特;

第三,消费者信任度高,毕竟广西奶茶从来不装,招牌都写着“性价比高”



“平南奶茶最不怕的,就是打价格战。”一个加盟商笑着说。

更重要的是,广西奶茶产业也在变聪明。过去靠“夫妻档”撑起的行业,如今正在被数字化和产业链管理接管。

平南县已经计划着新茶饮产业园,整合原料采购、研发、物流、培训、直播带货等环节;县政府直接牵头搞平台,让小品牌也能共享供应链。整个流程堪称“草根版星巴克中台”



于是,当“新茶饮贵到喝不动”时,广西奶茶悄悄回潮。别的品牌还在为租金和流量焦虑,广西人靠地利和成本控制,稳稳拿下“下沉市场”的心智。

与此同时,消费者口味从“浓糖奶盖”转向“轻健康”。广西品牌趁势推出“蔗汁茉莉”“百香果鲜奶”“陈皮绿茶”等系列,凭借地道食材成功突围。



资本退潮后,留下的往往才是产业。广西奶茶正从“被动代工”“主动品牌化”转型,他们不追流量,却成了“返璞归真”的赢家。

——靠的不是爆款,而是生存智慧。





出海东南亚

广西奶茶人的世界梦

你以为平南人只会在县城开店?不,广西奶茶也没去卷“北上广”,而是直接飘洋过海,卷向了世界。

“茶之都”在越南、马来西亚计划开出多家门店;“梁小糖”尝试将供应链打入菲律宾,国内国外双发力,步步高升。



就此,东南亚人发现:比泰式奶茶更香的,是中国奶茶。

如今,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甚至秘鲁的街头,都能看到来自东方中式奶茶的身影。菜单上依旧写着广西人熟悉的“蔗汁奶茶”“椰果红茶”,只是换成了当地语言。



这不是偶然,而是延续了广西人一贯的“务实全球化”。东南亚气候炎热、消费结构接近中国三四线城市、人工与房租便宜,这对于早已习惯薄利多销的平南人来说,是天然的第二战场。

这背后有广西的地缘优势——靠近东盟,自贸区政策加持,运输便利,税负更低。他们不需要太多广告,只靠口碑。一个老板笑称:“我们没有代言人,顾客自己就是流量。”



而广西奶茶的国际化也得到了政策助力。

平南县正打造“中国奶茶之乡”品牌,推动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并输出整个产业链。政府甚至提出要“培育平南版蜜雪冰城”



别笑,这可不是空想——“蜜雪冰城”的海外布局路线,几乎被平南人复制粘贴:从老挝到印尼,一步一个糖珍珠。

如今在平南,“奶茶”已不是个饮品,而是一种产业符号——从茶叶采购、糖业加工、乳制品到连锁品牌,广西正试图复制出一个完整的“奶茶生态闭环”。

广西奶茶出海,既是“甜味经济”的延伸,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化的缩影。



在全球都开始喝“中国茶”的时代,广西用一杯奶茶告诉世界——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奶茶之乡”,不在长沙,不在成都,而在广西。”





甜,是广西的底色,也是它的野心。

在中国茶饮地图上,广西像个被低估的玩家——不喧哗、不炒作,却稳稳地赚下了500亿。从1996年那一杯一元奶茶,到今天百亿的产业规模,广西奶茶走了整整30年。



它既不是资本神话,也不是偶然爆款,而是一场由20万人共同摇出来的“国民味道运动”。

平南人把奶茶当成了谋生的工具,也当成了返乡的通行证。有人说,平南的街头没有“失业”青年,只有在配料表里加珍珠的梦想家。



广西奶茶的未来,不只是要靠“甜”,还要靠“稳”。它正用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去证明:哪怕在县城,也能做出世界级的饮品帝国。

在这个卷到发抖的市场里,广西人靠一根吸管,吸出了中国消费的另一种可能。——甜的,不只是奶茶,还有他们的韧性。



或许未来某天,当资本退潮、口味回归,当“原料比营销贵”的茶饮重新被尊重,人们才会意识到:这杯最纯的甜,不是“流量爆款”,而是广西的地气与底气。



广西,不只会做螺蛳粉,它还懂得让全国都奶茶上头。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鸿章嫁女陪嫁旧木箱,穷女婿用了十年未换,箱底脱落才见夹层

李鸿章嫁女陪嫁旧木箱,穷女婿用了十年未换,箱底脱落才见夹层

张道陵秘话
2025-10-24 10:10:59
50年执教经验的底蕴!81岁根宝半场神奇调整,造上海U20全运队大逆转

50年执教经验的底蕴!81岁根宝半场神奇调整,造上海U20全运队大逆转

上观新闻
2025-11-09 11:03:09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塌了!被中产吹上天的高端家居,如今欠薪关店、巨亏17亿!

渔樵文史
2025-11-07 21:45:03
浙江见义勇为钱开红去世,仅41岁,因帮邻居烧伤89%,4个月花百万

浙江见义勇为钱开红去世,仅41岁,因帮邻居烧伤89%,4个月花百万

裕丰娱间说
2025-11-08 09:32:17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关于杨兰兰,终于破解出几条她的关键信息

热点菌本君
2025-10-01 17:24:05
广西一对兄弟分家大客厅砌墙分半  网友:成了村里的笑话

广西一对兄弟分家大客厅砌墙分半 网友:成了村里的笑话

阿SIR观察
2025-11-08 17:57:03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靠关系的人睡不着了!翻旧账倒查20年,该给市场重新立规矩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8 22:34:17
细数那些被省界一分为二的同名镇,为什么不让一让?

细数那些被省界一分为二的同名镇,为什么不让一让?

东江学习社
2025-11-09 00:02:48
女排赛场奇观!教练焦帅全程傻乐当观众,朱婷又打主力又当教练!

女排赛场奇观!教练焦帅全程傻乐当观众,朱婷又打主力又当教练!

乐悠悠娱乐
2025-11-08 15:18:08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7 09:59:45
福建舰入列后,美国人感叹: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福建舰入列后,美国人感叹: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荐史
2025-11-09 05:27:56
湖人102-122老鹰!无奈的不是惨败,而是艾顿赛后想念詹姆斯

湖人102-122老鹰!无奈的不是惨败,而是艾顿赛后想念詹姆斯

小彭美识
2025-11-09 13:08:17
3家A股公司火了!获超百家机构调研!

3家A股公司火了!获超百家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9 07:48:55
4个老婆,全家移民,享受正师级待遇,潘长江身上哪个标签是真的

4个老婆,全家移民,享受正师级待遇,潘长江身上哪个标签是真的

往史过眼云烟
2025-10-11 11:56:09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稳定币“爆雷”! USDX从1块跌到1毛 近乎归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13:55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40岁女医生曾琦的日常工作被披露!一天“精准卡点”的战斗模式…

火山诗话
2025-11-07 11:46:47
豪门赘婿做野模小三陪已婚富婆

豪门赘婿做野模小三陪已婚富婆

十锤星人
2025-11-07 23:27:50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88年,潜伏42年的中共地下党员从台湾秘密返回,6年后被组织发现

红色先驱
2025-10-27 18:18:06
世界泳联发布全红婵跳水慢动作,揭秘零水花奇迹背后的肌肉控制力

世界泳联发布全红婵跳水慢动作,揭秘零水花奇迹背后的肌肉控制力

大眼瞄世界
2025-11-09 09:43:27
2025-11-09 13:55:00
品牌观察官 incentive-icons
品牌观察官
全国领先的品牌营销媒体!
5095文章数 618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旅游
健康
房产

教育要闻

真正的因材施教!一高中实行单科分层走班制,家长:建议全国推广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记者Vlog丨探秘大埃及博物馆小众宝藏打卡点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