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航运巨头为何“拥抱”IMO净零框架:一场环保为名的顶级“阳谋”

0
分享至

2025 年 10 月17 日,伦敦 IMO 总部,一份被视为“航运业巴黎协定”的《2025 年国际航运净零框架》草案进入最后冲刺。最终这次令全球航运业为之屏住呼吸的重要会议的结果终于出炉:既没有通过,也没有否决,而是以57票赞成、49票反对、21票弃权决定,原定于今年通过的《净零框架》草案,将延后12个月完成最终采纳程序。


2025年10月17日,IMO投票决定《国际航运净零框架》延期一年表决

这样的结果,恐怕最失望的不是环保组织,而是马士基、达飞、中远海运等平日“锱铢必较”的航运巨头,这从会议后航运巨头不约而同密集发声支持草案可见一斑。在此前的游说中,他们甚至主动呼吁把全球碳价底线设在 100 美元/吨——远高于欧盟碳市场当前 70 美元的水平。

巨头们为何“自戴紧箍”?答案并不在道德高地,而在资产负债表:当“碳”被正式列为航运生产要素,谁提前把它内化为资产,谁就能把后来者挡在门外,并在未来 20 年享受源源不断的“规则红利”。

一、从“外部性”到“生产要素”:IMO 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过去,船用燃油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典型“外部性”——排放者无需付费,成本由全社会承担。净零框架第一次把外部性内部化,并设计成一套可交易、可套利的“碳资产”体系:

  1. 温室气体燃料强度(GFI)标准:以2020年船队碳强度为基准,2028年起每年下调 5%,2050 年下降 70%。
  2. 交易机制:低于基准的船舶获得“剩余单元”(SU),高于基准的必须购买“补救单元”(RU)。
  3. 全球碳价走廊:IMO 设定 100–380 美元/吨的阶梯价格,防止区域碳市场价差被套利。
  4. 净零基金:每年把 20% RU 收入注入基金,专供发展中国家绿色燃料项目、港口岸电及技术转让。

当“碳”可以像运费一样做多做空,航运业第一次拥有了除“船”和“货”之外的第三类资产——碳头寸。

二、巨头的算盘:把前期投入变成护城河


2023年10月马士基订购的甲醇动力集装箱船系列中的首艘在韩国下水

  1. 锁定先发优势。马士基 2021 年起下单 19 艘 1.6 万 TEU 绿色甲醇双燃料船,单船造价 1.8 亿美元,比传统船贵 2400 万美元。达飞也不遑多让,已投 60 艘 LNG 双燃料船,并预留氨-ready 改造空间。按照框架草案,2028 年以后交付的传统燃油船每航行一天需额外支付 1.5–2 万美元 RU,而绿色甲醇船每天可净赚 1 万美元 SU——资本开支瞬间变成现金流。
  2. 用统一规则替代“拼图式”监管。欧盟 ETS 只覆盖往返欧洲航线,FuelEU 又要求 2025 年起船舶在欧盟港口所用能源碳强度下降 2%,中国沿海碳市场则把国内航段也纳入。班轮公司若按区域分别合规,需养一支 200 人的碳会计团队。IMO 框架一旦落地,全球一张资产负债表即可搞定,合规成本可降 30% 以上。
  3. 降低绿色燃料投资风险。绿色甲醇当前年产量仅 40 万吨,而马士基一家 2030 年就需要 600 万吨。没有 IMO 级强制需求,能源巨头不敢贸然投建 10 万吨级装置。框架通过等于给银行提供“长期订单”背书,使项目融资利率从 8% 降至 4%,船东燃料采购价可锁定 600–700 美元/吨,仅比传统燃油高 30%,而非眼下的 2 倍。
  4. 获取资本市场溢价。全球 20 家主要班轮公司中 17 家已把“2050 净零”写进银团贷款条款。ESG 评级每提高一档,债券利率可降 15–20 个基点。马士基 2024 年发行的 5 亿欧元绿色债券票息仅 2.3%,比同期限普通债券低 35 个基点。IMO 框架等于提供外部验证,进一步放大融资优势。
三、受益方:把“碳成本”变成“碳资产”的人



  1. 头部集装箱班轮公司。市场集中度再提升。Alphaliner 数据显示,前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已占全球 85%,且手持订单中 62% 为双燃料船。框架实施后,每TEU碳合规成本差异可达30–50 美元,相当于亚欧航线运价 8–10% 的价差。中小船东若无法承担绿色船首付,只能把船租给巨头并缴纳“碳租”,班轮业将重演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马太效应”。
  2. 绿色燃料产业链。2030 年前缺口 3000 万吨。DNV 估计,到 2030 年航运需 2300 万吨油当量绿色燃料,而当前全球产能不到 300 万吨。供不应求将维持 200–300 美元/吨溢价,绿氢、绿氨、生物甲醇项目 IRR 可从 6% 提升至 12% 以上。中东、智利、澳大利亚等可再生资源富集国正规划“氢港-船队”一体化出口走廊,锁定长期购货协议(LTA)。
  3. 中韩造船厂。技术溢价+订单潮。2024 年全球新船订单 42% 为双燃料,中韩船厂报价普遍提高 10–30%。沪东中华、三星重工、今治造船均已推出“氨-ready”设计,单船附加费 800–1000 万美元。IMO 框架要求 2030 年以后所有新造船必须“零碳就绪”,意味着 2027–2032 年迎来新一轮订单潮,全球手持订单/产能比已从 1.5 升至 2.8,船厂重新掌握定价权。
  4. 小岛屿国家。基金窗口+供应链嵌入。巴巴多斯、斐济等国正与欧盟、北欧基金合作,利用风光资源制绿氨,目标 2030 年向欧洲邮轮船队出口 100 万吨。IMO 净零基金 30 亿美元专项窗口可提供 30–50% 资本金补贴,并强制要求技术转让。若策略得当,可把“运费上涨”转化为“出口收入”,实现身份从“受害者”到“参与者”的翻转。
四、受损方:资产锁定在高碳的“沉默大多数”

这场全球航运业顶级“阳谋”的输家到底是谁?一句话,那些资产锁定在传统化石燃料、且缺乏金融缓冲的玩家——老旧油散船东、石油输出国、依赖高碳航运的美国能源集团。


美国:被IMO“规则”边缘化的最大船用燃油消费国

  1. 传统油轮/散货船东。沉没成本高达 6000 亿美元。全球 6 万艘商船中 72% 船龄超过 15 年,希腊、美国、沙特船东手持大量 VLCC、好望角型散货船。一艘 30 万吨 VLCC 若继续使用高硫油,每年需缴纳 400–500 万美元 RU,相当于日租金 1.2 万美元,而当前市场日租金仅 3 万美元。老旧船资产残值将被碳价“吃掉”,预计 2028–2035 年提前拆解 1.8 亿载重吨,占现有运力 25%。
  2. 石油输出国。炼厂与保税油码头收入锐减。航运每年消耗 2.5 亿吨燃油,占全球炼油毛利 8–10%。净零框架下,船用燃油需求 2030 年下降 25%,2050 年下降 70%。中东、新加坡、鹿特丹保税油码头吞吐量将同步萎缩,相关储罐、供油船资产面临搁浅。
  3. 美国。被“规则”边缘化的最大船用燃油消费国。美国船东运力仅占全球 3%,却消耗全球 5% 船用燃油。框架若按 150 美元/吨碳价计算,美国每年需支付 110–120 亿美元,相当于把“航运碳税”纳入多边机制。特朗普政府已威胁对欧洲邮轮征收港口报复费,但在 IMO 投票体系下,美国无法行使否决权,只能被动接受。
  4. 依赖粮食进口的发展中国家。运费上涨传导粮食安全。世界银行测算,若运费上涨 10%,撒哈拉以南非洲小麦进口成本将提高 2.5%。净零框架下,小岛屿和内陆发展中国家面临“双重打击”:既无绿色燃料生产能力,又需承担更高运费。若 IMO 净零基金分配滞后,2028–2032 年或出现“绿色通胀”叠加“粮食危机”的社会动荡风险。
五、结语:规则即赛道,碳即资产

航运业过去 200 年的竞争维度只有“规模”和“成本”,IMO 净零框架第一次把“碳”变成可以计价、交易、套利的核心生产要素。巨头们之所以“拥抱”紧箍,是因为他们深知:越严格的全球规则,越能把前期投入变成护城河;越统一的碳价,越能放大资本与技术的杠杆效应。

对于旁观者而言,这场看似环保驱动的变革,本质是一场由规则重估引发的资产再定价:  赢家属于那些提前把“碳成本”内化为“碳资产”的玩家——头部班轮、绿色燃料供应商、中韩造船厂。输家则是资产锁定在传统化石燃料、且缺乏金融缓冲的“沉默大多数”——老旧油散船东、石油输出国、依赖高碳航运的美国能源集团。



  当 2026 年 IMO 正式投票敲响木槌的那一刻,航运业将不再是“谁船多谁老大”,而是“谁碳少谁赚钱”。碳,将和船、货一样,写在每一张提单、每一份租船合同、甚至每一次运价报价里。规则即赛道,碳即资产——这一逻辑,不仅适用于航运,也预示着重工业、航空、乃至全球贸易的下一个十年。

一句话:巨头支持净零,不是因为“环保”,而是因为规则越严格,他们的提前布局就越值钱。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13 14:26:57
全运会乒乓球:决赛对阵出炉!蒯曼4:1进决赛,与刘诗雯争夺冠军

全运会乒乓球:决赛对阵出炉!蒯曼4:1进决赛,与刘诗雯争夺冠军

国乒二三事
2025-11-13 18:54:26
32岁女教师跳楼身亡!俩娃没了妈,最大8岁,丈夫提2诉求却遭网暴

32岁女教师跳楼身亡!俩娃没了妈,最大8岁,丈夫提2诉求却遭网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5:29:49
中央改口,台独慌了!统一倒计时?

中央改口,台独慌了!统一倒计时?

文史旺旺旺
2025-11-12 18:49:15
荷方代表是否已来华磋商安世半导体问题?商务部回应

荷方代表是否已来华磋商安世半导体问题?商务部回应

财联社
2025-11-13 15:33:05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南宫一二
2025-11-13 17:06:50
勇士湖人先后惨败凸显一点:西部能挑战雷霆的,也就这两支球队了

勇士湖人先后惨败凸显一点:西部能挑战雷霆的,也就这两支球队了

姜大叔侃球
2025-11-13 20:36:10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巢客HOME
2025-11-13 04:30:03
湖南省郴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黄峥嵘被决定逮捕,曾被通报跑官买官、私德不修

湖南省郴州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黄峥嵘被决定逮捕,曾被通报跑官买官、私德不修

鲁中晨报
2025-11-13 16:19:01
武汉警方曝光:突击行动,92人被抓

武汉警方曝光:突击行动,92人被抓

扬子晚报
2025-11-13 07:42:18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11 19:56:12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0:42:22
基辅承认北溪案真相!美前军官警告,泽连斯基不逃,活不过圣诞节

基辅承认北溪案真相!美前军官警告,泽连斯基不逃,活不过圣诞节

基斯默默
2025-11-12 14:02:15
章泽天和朱珠同框,才发现女人到中年,幸不幸福都写在脸上

章泽天和朱珠同框,才发现女人到中年,幸不幸福都写在脸上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3 16:07:46
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希望——天门市致全体市民鼓励生育的倡议书

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希望——天门市致全体市民鼓励生育的倡议书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2 20:04:43
日本驻澳大使:愿意继续与中方对话,以避免误解

日本驻澳大使:愿意继续与中方对话,以避免误解

观察者网
2025-11-13 17:37:04
当媒体失去诚实,谎言正淹没世界

当媒体失去诚实,谎言正淹没世界

通往远方的路
2025-11-13 08:56:06
泪目,C罗重磅官宣41岁告别世界杯,1.83亿年薪也难弥补毕生遗憾

泪目,C罗重磅官宣41岁告别世界杯,1.83亿年薪也难弥补毕生遗憾

削桐作琴
2025-11-12 18:25:46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儿子满月,岳母给5元红包说心意到了就成,仨月后岳母也过生日

船长与船1
2025-11-12 10:40:24
非洲土皇帝王垚:丰臀辣妹当助理,生活奢靡为何还多次被官媒表扬

非洲土皇帝王垚:丰臀辣妹当助理,生活奢靡为何还多次被官媒表扬

禾寒叙
2025-11-10 22:27:04
2025-11-13 21:40:49
信风气象
信风气象
非正经海洋气象博主
113文章数 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头条要闻

小天才手表灰色产业链被扒:点赞50万账号卖500元

头条要闻

小天才手表灰色产业链被扒:点赞50万账号卖500元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房产
艺术
本地
健康

亲子要闻

“60天长高30%”,儿童奶粉营销不能搞数字游戏|新京报快评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