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成长专刊
社会心理热点事件分析
AC专栏
郑智化机场事件又有了最新的进展。这两天,郑智化专门录了一段视频,详尽了事情的原委,同时也对网上的负面言论感到心灰意冷,他觉得大部分人没有支持他,反而污蔑和诋毁他。因此,他做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尽快注销掉他的社交媒体,因为不想看到这么多的暴力留言,二是针对网友说要抵制他的演出,他也表示正好“退休”。
虽然他表现得“云淡风轻”,但我觉得还是因为受到了极大的委屈,特别是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会遭遇这么大的反对声。
为此,我想站出来做个呼吁,希望郑智化先生留下来,不要因这一事件就此消失在公众视野。
![]()
第一,无论郑智化的目的是什么,他讨论是一个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件。
大家首先要看到,机场服务不是专门为残疾人士服务的,是为所有人服务的。任何的公共服务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是全国,乃至全球公共服务提供者应该有的基本共识。
公共服务,面向各种人群,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这就注定公共服务不可能完美,就是要承受各种意见,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优化。
深圳机场事件的本质,就是公共服务还不够优化导致。这大概还是因为深圳这座城市还是比较年轻的,比如我所在的上海,已经是高度的老龄化城市,老年人出行需求居多,这方面的问题就有比较好的服务体验。
大家要知道,并不只是残疾人会使用轮椅,老年人才是轮椅使用最高比例的群体。然而,深圳是比较年轻的城市,前几年的数据是市民平均年龄基本上30岁左右,没有太多的老年人,所以可能没有做好相应公共服务的准备。但是不能等到深圳市民逐渐老去,这个问题才可以被重视、被解决。
因此,郑智化站出来呼吁改善一下当地的机场服务,当然是有利于深圳当地,也造福深圳市民的未来。
我要特别提醒有些年轻的反对郑智化的网友,不要求去共情残疾人士的尊严等问题,仅仅是为了你自己考虑也要支持郑智化的努力:
你现在不老,但你的父母亲总是要老去的,你自己将来也会老去的。很多人最终的归宿就是成为郑智化这样腿脚不便的个体。郑智化呼吁的直接受益者,其实也是你的父母乃至你。
网友经常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到郑智化这边,为何不可以了呢?
![]()
![]()
第二,很多人质疑郑智化利用了他公众人物的身份,进而导致这件事被扩大化了,他本可以……
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郑智化只是一个残疾人,大概事情不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诚然,在这件事中,郑智化的对手深圳机场强大,而郑智化作为享有国民度的歌手,也不是完全弱势的群体,不能说“势均力敌”,至少是可以一较高下的。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你要去对抗一个大的体系是很难的。绝大部分的人,碰到这种情况,你的声音其实很难被人听见,最后咬牙默不作声,吞到自己肚子里,才是更常见的结局。
郑智化能够以他公众人物的身份站出来,至少确保让这件事情能够被看到。两害相权取其轻,被看到的意义,要大过于他“利用”这个公众人物的身份。
而且,公众人物的身份恰恰是在这种时候使用更有价值,而不是用公众人物身份去歌功颂德,去为自己博取好名声,后者对我们这些大众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就这个层面上,我们也要呼吁郑智化留下来,也呼吁更多像郑智化这样的大小公众人物能够无惧发声,因为你们的声音是真的会被听见。
![]()
![]()
有些网友提出,郑智化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发声最终会影响到机场基层员工的利益。
诚然,在我们目前的管理体系下,基层服务人员背锅似乎是一种“切割”手段。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
当前的社会运行机制,基本上就是真正有决定权的人隐于幕后,你看不到整个运行机制的内部链条。这个运行机制,是一个很大的系统,系统层层传导,如果这个系统“作恶”,最终是会体现在一个非常“基层”的人身上。
大众能够看到有人会“背锅”是好事,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个人也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而这并不是郑智化的问题,而是这个系统的问题。
因此,如果要叩问,不能反问郑智化,而是让“躲”在这个系统后面的人不能躲,必须站出来才是解决之道。
郑智化能够可以的话,也可以补一句,把机场的基层员工和高管做一定程度的切割,避免最终的结局是让基层一线背锅的结局。
![]()
![]()
郑智化目前非常心灰意冷,网友的各种评论,让人倍感失望。
我对郑智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他拄着双拐,唱着励志歌曲的阶段,对他其他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并不了解。
也是藉由这件事,才看到正反两方关于他一些介绍。说起来,越看越感到困惑:
“正方”的网友,让我看到,他依然是很厉害、很励志的人物,“反方”的网友让我看到一个如何工于心计、如何为所欲为的郑智化。
他们都甩出了不少照片、文字佐证,说实话我无法分辨,一言难尽。
这也是我近期在网上“观看”大小论战后的一个普遍感觉:到底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已经分辨不清。
就比如说,我最近在关注娱乐圈一些刚火不久的明星。
喜欢他的人口中,这个人长得帅,业务能力也好,对家人也好,人也善良,甚至有的时候还傻的有点天真,他们的这些评价均有具体的照片文字视频为证。
但不喜欢他的人,也能举出很多的例子,说他道德品质如何败坏,一家人的道德品质都很低劣,甚至连颜值、业务能力也可以找出很多“槽点”,为此还制作了多页PPT,来“阐述”这个人是多么的“渣”。
他们甩出来的“证据”,我也觉得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好人,坏人,都是这个人。
到底哪一个是这个人?听你们谁的才好?
带着这个困惑,我又刷到了一个今年还没成年的未成年明星的“瓜”。
同样,我也浏览了正反两方的评论:
喜欢他的人,觉得这个人哪里都很好,有很多善举。但反对他的人,也确实能举出这个人历史上的诸多“黑料”。
我也无法判断,这个未成年人,到底是好人、坏人。
但是,到此为止,我已经释然,也不在意这些截然相反的证据。
毕竟,常识告诉我: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再犯错,又能犯错到什么样的程度?
更大的真相是:
你只要站在舆论的风口,总有人能够从各种角度去解读你。有人可以把你捧到天上去,当然也可以把你踩到脚底下。
要选择相信谁呢?
我谁都不相信。
他可能没有那么好,也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糟糕。
郑智化当然也是如此。
我不认为他是什么“大侠”,更不认为他多么“包藏祸心”,大概率是一个有情绪的活人,说了几句真性情的话而已,用了几句带有情绪的词汇罢了。
因此,我想劝慰郑智化先生:
别看网上那么多人恨你,其实也有很多人爱你。
更多人只是没有选择发声,但不代表他们认同那些仇恨的声音。
在这个连对十五六岁的孩子都可以满含恨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在聚光灯之下,就要接受别人的审视和审判的准备。
我们都会是一些人口中的“天使”,更会是很多人口中的“恶魔”。
但你自己清楚,你到底是谁。
![]()
舆论风波的背后,我看到的是这个社会存在不少自身生活境遇比较糟糕的人。
他们并没有身体的残疾,但他们的生活境遇相比于郑智化的残疾来说,其实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能更加凄惨。
对他们而言,能够看到郑智化在被人照料得“很好”的情况下,还可以表达不满,还能够获得这么多人的关注,心里面是很不舒服的。
他会觉得自己活这一辈子,都没有人来理过他的感受,尊重过他,他自然就会对获得这些的人,产生这种其实有来由的恨意。而这是郑智化的“原罪”。
“更要命”的是,郑智化有为自身权益发声的意愿和勇气,但是很多人并没有。
他们的勇气,最多是在网上抨击不相干的他人。真轮到为自己的利益站出来,抨击真正伤害他们的人,他们是断然不敢的。
这当然也是郑智化的另一个“原罪”。
就这一点来说,我也觉得需要让郑智化先生留下来。
一方面,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这个社会,还有非常多的人生活在内心的艰苦中。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残疾人士,我认为这是太过美好的幻想,你不能指望自顾不暇的人,一定要拿出余力共情他人。他们的“抨击”,与其说是指向郑,不如说是他们渴望被大众看到的“哀鸣”。可惜的是,还是没有多少人能看到。
另一方面,是一面旗帜,提醒那些被现实困住的人,可以选择站出来,且只有为自己站出来,别人才能真正看到你。不要躲在众人后面,别人永远不会知道你需要什么。
最后,我想分享近期刷到过的一个视频。
视频是一个盲人拿引导棒,在盲道上行走,测试如何安全通过被挡道的盲道。
在这个测试过程中,有不少阻碍物,譬如占道经营的小餐馆、贩卖水果的摊位。
诚然,他们“挡道”了,但是盲人没有因此愤懑,去指责对方为何“占道”。而“占道”的人也会主动牵着盲人“绕开”,并且扶着他走过那些没有盲道引导的路。
视频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视频出现的人都是弱势群体,都是被自己生活困住的人,但是他们达成了某种妥协和和解。
因为都是弱者,所以盲人可以理解别人的“占道”,不会心生怨怼,也同样是因为弱者,所以“正常人”会尽自己所能帮盲人“排除”出行的困境,不会觉得对方在妨碍自己的营生。
这大概也是眼下最可行的“解决方案”了:
弱者不应相互伤害,而应相互扶持,因为没有谁会比你们更懂得弱者的痛处和无奈。
最后,再次呼吁郑智化先生不要走,请留下来。
也呼吁更多的郑智化,继续存在,继续发声,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好。
![]()
End
作者 |Arthur Chen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听过许多人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500小时,人际整合取向,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历史人文、社会心理学、哲学思想史。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会员】,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