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没想到啊,跟对方谈好调解,法院当天就把5万6千元押金打到我卡上了,这效率真是没话说!”拿到退款的租户李某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近日,江西省吉水县人民法院处理的一起租赁合同纠纷里,运用“先保全、再调解、快执行”的方式,从立案到钱到账仅十余日就帮助老百姓把权益实实在在拿到手。
![]()
租约到期押金难要
法院保全先“把住”钱
时间回溯至2022年3月,李某与江西某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商铺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为三年。2025年3月31日,合同到期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并签署解除协议,明确约定被告在收回合同及票据原件后,向李某返还租赁押金5.6万元。然而,协议签署后三个月内,李某经多次催告,被告均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不退还押金。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李某在向吉水法院提起诉讼的同时,依法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供了相应担保,请求冻结被告银行存款5.6万元或等值其他财产。
审判法官在审查原告提交的保全申请后,下达了裁定,第一时间动手把被告公司账户里的钱给冻结了,为后续解决纠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冻结账户当契机
法官两头劝促成和解
案子立上之后,承办法官仔细看了案情,发现事儿挺清楚的,谁对谁错一目了然,而且钱已经冻住了,正是快速解决问题的好机会。“被告账户被冻,经营肯定受影响,这既是压力,也是让双方坐下来谈的契机。”承办法官说。为了尽量不耽误企业正常经营,同时也得帮原告把钱要回来,就决定组织双方调解。2025年10月13日,调解工作如期开展。承办法官一方面向被告释法明理,明确其拒不返还押金的行为已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也向原告客观说明被告目前面临的经营困难,争取理解与包容。
最关键的是,法官跟被告说清楚了:账户已经依法冻结了,要是还不还钱,法院直接就把钱划走了,到时候不光钱得给,企业的名声也得受影响,这损失可就大了。一看钱被冻住,又听法官把道理和后果讲得明明白白,被告也感觉到了法律的严肃性,态度很快软了下来,当场就说愿意马上退押金。最后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调解协议:法院直接从被冻结的账户里把5万6划给李某。
调解完不等不靠
当天划款让权益“落袋为安”
“调解签字不是事儿完了,得让老百姓真拿到钱才算办成事。”为了不让“调解了却不执行”“案子结了事儿没了”的情况出现,调解协议一生效,承办法官没等被告自己去交钱,马上启动了“调解转执行”的机制,当天就做好了扣划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赶紧开车去银行办手续。从达成调解到钱到账,也就几个小时,真正做到了“案子结了事儿也了了”,让当事人手里的“协议纸”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小案子有大意义
司法服务暖民心优环境
该案是吉水法院运用“以保促调、调执一体”工作方法实质性化解纠纷的生动实践,具有多重典型意义。
一是凸显财产保全“利器”作用。及时、精准的财产保全不仅有效防止了被告转移资产、逃避债务,更在心理上形成强大震慑,为调解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决定性条件,是“以保促调”策略的成功范例。二是彰显“调执衔接”机制优势。法院在调解后主动延伸司法服务,立即启动执行程序,极大缩短了权利实现周期,避免了另行申请执行的程序空转,切实减轻了群众诉累,提升了司法效率。三是体现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智慧。法院既有力保护了守约方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通过快速解纷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涉诉企业经营的长期影响,实现了保护债权与挽救企业的平衡,为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优质司法保障。
吉水法院“百日攻坚”夜间执行全景直击
跨省亮剑 为民而行——吉水法院执行干警跨省执行攻坚纪实
来源:吉水县人民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