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日“镇超”句容队主场对阵丹徒队的比赛中,主办方将场外的广告横幅抬高一米左右,挂到了通透式围栏的上端,这一细微举动让未能入场观赛的球迷得以完整地观看比赛,收获了满满的点赞。
用围栏广告遮挡场外视线,本是一些体育赛事的常见现象。而此次主办方却特意选择了“抬高一米”。这一米,抬高的不仅是广告横幅,更是城市的文明与温度。从现场来看,当天比赛的场外几乎看不到随意丢弃的垃圾,草坪也没有踩踏的痕迹,这也许就是场外球迷的最好回馈。
当下,不少体育赛事的管理者习惯于“划界而治”,以冰冷的屏障区隔人群,而句容的做法却体现了不同的管理哲学——开放、包容、以人为本。由于票价不高再加上场内座位有限,“镇超”这种群众性体育赛事的门票资源显得“僧多粥少”,往往造成许多球迷“有钱却买不到票”。主办方“抬高一米”,关照了更多场外观众的“意难平”,打破了“场内场外”的物理与心理隔阂,让公共体育资源更大程度地惠及群众,实现了体育赛事公共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文明往往体现在细节中。一道围墙,可以成为隔阂的象征;一排栏杆,可能筑起心灵的屏障。句容却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主动“抬高一米”,为场外观众“让渡视野”,在保证赛事秩序的同时,兼顾场外观众的需求。这区区一米的高度,为场外观众打开了共享激情的窗口,传递出“一个都不能少”的公共体育精神。这一米的抬高,没有损害商业利益,没有影响场内观众观赛,体现了管理的智慧与温度。它告诉我们,职业比赛与业余赛事、场内观众与场外球迷,并非完全割裂的存在,共同构成了大众体育生态的有机整体。
“抬高一米”的广告横幅,抬高的不是物理空间的距离,而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高度。它告诉我们,文明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触手可及的行动:多一次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多一个为他人着想的调整,就能让文明和善意在细微中传递。这不仅让人想到我们城市文明中渐渐增多的一些细节:公园围墙从实体改为通透式,让绿意渗入街头路边;公交站台增设座椅和遮阳棚,提升候车体验……这就启示我们,真正的文明不在于豪言壮语的宏大叙事中,而在于对每一个普通人细微需求的体察与尊重。
期待有更多的“抬高一米”,无论是体育赛场还是街头巷尾,都能多一份对普通大众的关照。当每一份需求都被看见、每一份热爱都被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生活其中的每一个普通人也必将传递更多文明友善的力量。
评论员 | 钟欣
编辑 | 张婷
校对 | 侍文
审核 | 张玮
![]()
点亮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