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每一份财报都如同资本市场的"风向标",而2025年第三季度的这份报告更添了几分特殊意义。一边是运营利润同比大增34%的亮眼业绩,一边是高达3816.7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一边是巴菲特即将卸任CEO的"时代交接",一边是华尔街罕见给出的"卖出"评级。这些看似矛盾的信号交织在一起,不仅勾勒出这家传奇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战略选择,更预示着"后巴菲特时代"的挑战与变局。
财报亮眼却藏谨慎:3800亿现金背后的"持币观望"
北京时间11月1日晚间披露的财报数据,初看之下足以让投资者振奋。伯克希尔三季度营收达949.72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915.5亿美元;营业利润134.85亿美元,同比大增34%;净利润307.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远超市场预期的127.3亿美元。撑起这份业绩的核心动力来自保险业务的强势复苏——保险承保利润激增逾200%至23.7亿美元,标志着公司全资业务板块的显著回暖,涵盖保险和铁路等核心业务。
但与亮眼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日益膨胀的现金储备和持续收缩的投资动作。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达到381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165亿元),这一数字再创历史最高纪录。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连续九个月未进行股票回购,同时在三季度继续净卖出其他公司股票,录得104亿美元的应税收益,延续了近期减持股票的趋势。
对于"股神"巴菲特而言,现金向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武器,但如今近4000亿美元的现金趴在账上,却迟迟没有大动作,这背后是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深度谨慎。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资产估值的高企以及优质投资标的的稀缺,让这位投资大师选择了"持币观望"。毕竟,在没有找到符合"安全边际"的机会时,手握现金远比盲目出手更符合伯克希尔的长期价值理念。
时代交接:巴菲特告别致股东信,继任者接棒压力陡增
比财报数据更牵动市场神经的,是巴菲特即将卸任的消息。据媒体报道,这位95岁的亿万富翁将不再撰写备受全球投资者追捧的年度致股东信,这一重任已移交其继任者、公司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按照计划,巴菲特将于2025年年底卸任伯克希尔CEO职务,将执掌六十余年的企业交予63岁的阿贝尔,自己则保留董事长职务。
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巴菲特的年度致股东信早已超越了一份普通的公司文件,成为投资智慧的"圣经"。正如哈德逊价值合伙公司克里斯托弗·戴维斯所言:"每年收到巴菲特亲笔信就像圣诞节清晨拆礼物般激动。"这份信件不仅凝聚了巴菲特对投资、商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更承载着投资者对伯克希尔"稳定可期"的信心。如今,这一传统的改变,被视为巴菲特逐步退出公司日常管理的重要信号,也让市场对"后巴菲特时代"的不确定性充满担忧。
尽管阿贝尔作为继任者已筹备多年,负责伯克希尔非保险业务的运营,但投资者对其能否延续巴菲特的资本配置能力和战略眼光仍存疑虑。毕竟,巴菲特六十余年的掌舵生涯中,凭借独特的投资哲学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创造了伯克希尔股价长期跑赢大盘的奇迹,这种"巴菲特溢价"是继任者难以轻易复制的。
罕见"卖出"评级:股价跑输大盘背后的多重隐忧
市场的担忧很快反映在评级和股价上。近期,Keefe, Bruyette & Woods(KBW)证券公司将伯克希尔的评级从"与大盘持平"下调至"跑输大盘",成为业内追踪的六位分析师中唯一给出卖出评级的机构。KBW分析师Meyer Shields在报告中直言,伯克希尔的诸多因素正朝着不利方向发展,其中继任风险和业务盈利挑战是两大核心担忧。
股价表现已提前释放了信号。截至美东时间10月31日收盘,伯克希尔B类股年内累计涨幅仅5.35%,而标普500指数的累计涨幅高达16.3%。这种显著的"跑输"被认为是"巴菲特溢价"消退的体现——过去,投资者愿意为巴菲特无可匹敌的业绩记录和资本配置能力支付额外价格,但随着巴菲特逐步退居幕后,这种溢价正在减弱。
Shields进一步指出,继任问题可能进一步拖累股价,因为公司信息披露不足,一旦投资者无法再依赖巴菲特的存在,很可能会选择离场。此外,业务层面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旗下汽车保险公司Geico的税前承保利润已下降13%,理赔金额上升压力持续;财产灾难再保险费率下降、短期利率走低、关税对铁路运输的压力,以及替代能源税收抵免政策逐渐退出的风险,都将在未来12个月给伯克希尔的业绩带来考验。
结语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三季度财报,就像一幅充满矛盾却又逻辑自洽的画卷。亮眼的利润增长展现了公司基本面的韧性,而巨额现金储备和谨慎的投资动作则折射出对市场的敬畏;巴菲特的卸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继任者的接棒则开启了新的未知;罕见的卖出评级和股价跑输大盘,提醒着投资者正视公司面临的挑战。对于伯克希尔而言,"后巴菲特时代"的考验不仅在于能否延续盈利增长,更在于如何在传承中保持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而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学会在没有"巴菲特光环"的情况下审视这家公司,或许也是一个必经的适应过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