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秋日的午后,国会大厦前的人群里,韩国总统李在明被人拍到这样一幕:他站在台阶上等人,百无聊赖之际从西裤口袋摸出手机,低头划拉两下。镜头拉近——不是想象中“总统标配”的三星折叠屏,而是裹着透明硅胶壳的iPhone。壳子边缘沾着点灰尘,边角还有轻微磨损,活像每个上班族兜里那台“用了三年舍不得换”的旧手机。
这幕被韩媒捕捉后,评论区炸开了:“原来总统也和我们一样等得无聊刷手机!”“透明壳好接地气,完全没有‘总统专用’的距离感。”在韩国这个政治人物常被符号化的国家,李在明的“不完美”反而成了热议的温情注脚。
![]()
总统的手机:品牌不重要,“人”的痕迹才珍贵
若放在其他国家,总统用什么手机或许只是条花絮。但在韩国,这话题总被赋予额外意义——毕竟三星是“韩国制造”的象征,前总统文在寅任内曾刻意使用三星手机,被解读为“支持本土产业”;而更早的朴槿惠时期,其使用的定制机因“过于安全”反被调侃“不食人间烟火”。
李在明偏不按套路出牌。他用苹果,无关“亲美”或“反本土”,更像一种生活惯性——就像有人爱喝冰美式,有人就好这口拿铁。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个透明手机壳:既非防弹的定制款,也没印国旗logo,甚至带着日常使用的痕迹。这种“去符号化”的选择,恰恰消解了总统与普通人之间的“设备鸿沟”。
有网友调侃:“连总统的手机都不需要‘保密’,韩国的政治还能藏得住什么?”话虽尖刻,却戳中了某种真实——当权力人物展现出“不完美”的生活细节,反而让人觉得可信。毕竟,谁会对一个等得无聊刷手机的普通人设防呢?
透明壳的双关:政治人物的“祛魅”与韩国的处境
透明手机壳的意象,意外成了李在明执政风格的隐喻。
其一,是对“总统特权”的主动消解。韩国历任总统常因“过度安保”“封闭生活”遭诟病,李在明却爱穿休闲装逛市场、挤地铁,手机壳不过是这种“去神圣化”的延伸。他曾说:“总统不是神,是替国民办事的公仆。”一个沾灰的手机壳,比千言万语的竞选承诺更有说服力。
其二,暗合韩国在国际政治中的“透明”困境。正如网友戏言“对美国来说,韩国就是透明的”——作为美国在东北亚的核心盟友,韩国的外交、军事甚至部分内政决策,常被华盛顿的“战略考量”所牵引。李在明的透明手机壳,像是无心插柳的政治隐喻:当国家命运难以完全自主,至少可以让领导人保留一点“不那么政治正确”的真实。
![]()
政治的温度,藏在“不完美”里
李在明的手机故事之所以动人,不在于他用了什么品牌,而在于他让“总统”这个角色回到了“人”的维度。
在韩国政治史上,不乏“完美总统”的模板:全斗焕的威严、卢泰愚的沉默、金泳三的改革者姿态……但民众逐渐发现,过度包装的“完美”往往与疏离感相伴。李在明的“不完美”——等得无聊刷手机、用普通手机壳、偶尔被拍到衣领不整——反而成了连接民众的情感纽带。
这种“不完美”不是弱点,而是政治的温度。就像透明手机壳让手机不再是“权力道具”,李在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把总统从“神坛”拉回“人间”。毕竟,能让人看到“等得无聊”的总统,或许更懂得“等得着急”的选民。
暮色渐沉时,李在明收起手机,抬步走进会场。那个透明手机壳安静地躺回口袋,像一颗未被擦亮的星子——它不耀眼,却真实地亮着。
(本文观察基于公开影像及韩媒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