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劲儿大是好事。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表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年时期的握力强度,很可能预示着晚年是否能避免一系列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甚至影响寿命。
![]()
01
握力越大健康状态越好
这项研究追踪了9万余名成年人长达13年多,重点观察了40多岁到60多岁的中年人。研究的核心发现是,中年时握力越强的人,疾病进展速度越慢,死亡率越低。
握力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大约11.6千克),首次出现健康问题的风险就会降低14%,而死亡风险则会降低13%。这种保护作用非常强大,即使研究参与者本身超重或肥胖,结果依然成立。
研究人员采用多状态模型来追踪疾病的演变路径:从健康基线,发展到单一问题,再到多重问题,直至死亡。研究发现,在每一步的进展中,握力越高都预示着更好的结果。
本次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特殊群体——临床前肥胖。这个群体有着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如体重质量指数达到30或更高,或伴随腰围、体脂率偏高等指标),但他们在研究开始时尚未被诊断出患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
研究中,男性最强组握力大于44千克,最弱组小于36.5千克;女性最强组握力大于26千克,最弱组小于20.5千克。与握力最弱的群体相比,握力最强的人发展出初始健康问题的风险降低了20%,进展到多重问题的风险降低了12%,在患有多重疾病后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3%。
02
肌力是影响健康的一个因素
此前,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发表研究称,肌力减弱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监测肌肉状态可能有助于评估心血管风险。该研究提示应重视肌力的变化,并采取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数据分析也提示,有高血压的人如果握力较小,则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最高。如果握力较大,则其死亡风险并不比血压正常者高。
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分析还提示,握力可用来评估大脑神经认知功能,与智力、记忆力、痴呆尤其血管性痴呆有密切关联。分析显示,不论男士还是女士,握力每下降5千克,液体智力评分、前瞻性记忆力均下降,白质高信号体积增大,痴呆风险增加。握力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都有明显关联,其中与后者关联更紧密。肌力是影响健康的一个因素,可以预测死亡风险。研究者指出,炎症可能是联系握力差与健康结局的重要环节。
03
应保持足够的运动量
文章开头提到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在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达到特定的握力水平才能获得保护效果:男性握力在所有疾病阶段都显示出保护作用;而对于女性来说,握力在避免发展出第一个健康问题(早期阶段)时的益处最为显著(握力每增加11.6千克,风险降低19%)。
这项研究强调了维持肌肉力量的重要性。保持肌肉力量要做到3点:1.坚持抗阻训练。2.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3.保持身体活动。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指出,18~64岁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者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组合;每周至少进行两天肌肉力量练习;保持日常身体活动,并增加活动量。成年人的身体活动推荐同样适用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要坚持平衡能力、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如果身体不允许,应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
校对 || 郑春华
审核 || 董超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