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核心洞察:北证50指数引领A股市场,全球市场亚太地区表现突出。A股方面,在北交所政策利好的催化下,北证50指数大幅上涨7.52%,创下9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与此同时,大盘价值指数延续调整态势,反映出资金正从高估值防御板块向中小盘成长股迁移。
全球市场方面,亚太股市表现尤为亮眼,日经225指数上涨6.31%,韩国综合指数上涨4.21%,主要受益于技术面突破与外资回流;美股科技板块持续走强,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24%;欧洲市场则受能源价格波动与制造业数据疲软的影响普遍承压。资金面显示,A股两融余额维持在2.5万亿元高位,主力资金从科技板块向周期与消费领域迁移,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具体到A股市场,本周风格切换特征明显,北证50指数表现尤为突出。主要指数呈现“北强南弱、小盘强大盘弱”的格局,北证50指数上涨7.52%,中证1000指数上涨1.18%,中证2000指数上涨0.95%;成长板块内部出现分化,创业板指微涨0.50%,而科创创业50指数下跌2.08%,科创50指数下跌3.19%,反映出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股正在经历获利回吐。大盘价值指数表现相对低迷,上证50指数下跌1.12%,沪深300指数下跌0.43%,上证综指微涨0.11%,在3950点附近震荡整固。
交投活跃度方面,全周A股成交额达到11.63万亿元,日均成交额2.33万亿元,环比大幅扩张5279亿元;两融余额均值维持在2.5万亿元的高位。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437.44亿元,其中电子、通信设备板块分别净流出644.43亿元和284.18亿元,而传媒、医药生物板块则获得资金净流入,这表明资金正从高位科技板块向低位消费与周期板块迁移。
港股市场本周整体表现调整,但资金面呈现积极信号。恒生指数下跌0.9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2.09%,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51%,主要受到半导体、电子板块的拖累。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275亿港元,年内累计净流入已超过1.26万亿港元,主要配置银行、石油石化等低估值板块,显示出内资对港股价值洼地的长期配置信心。
行业与概念板块方面,本周A股呈现“周期消费回暖、科技板块回调”的特征。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4.29%)、有色金属(2.56%)、钢铁、基础化工、综合涨幅靠前,主要受到产品价格上涨与“十五五”规划中制造业政策催化的影响;通信(-3.59%)、美容护理(-2.21%)、银行、电子等板块跌幅靠前,反映出科技股三季报业绩分化以及金融板块防御性配置需求的下降。
概念板块中,PVDF指数、稀土、人工智能涨幅居前,主要受益于新能源产业链景气度提升与AI应用落地加速;半导体精选、第三代半导体、培育钻石板块回调明显,主要原因是前期涨幅过大与技术面出现超买信号。港股行业表现与A股形成互补,资源类与创新药板块逆势走强,而消费信贷、通信设备板块则跌幅居前。
综合当前市场运行特征,结构性行情仍然是市场主导:政策面持续驱动中小盘成长,北交所政策利好与“十五五”规划共同推动中小盘成长股估值修复;流动性环境呈现边际宽松态势,美联储降息落地与缩表终止预期,叠加国内存单利率下行拐点显现,使得市场资金成本维持在低位;风险偏好出现分化,科技板块高位波动与周期消费低位补涨并存,反映出市场正在从“政策炒作”向“业绩验证”切换。
展望下周,A股方面,上证指数或在3900-4000点区间震荡整固,北证50指数需要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与成交额持续性,创业板指受科技股业绩分化影响可能维持区间波动;港股方面,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与科技股估值修复有望支撑恒生科技指数反弹,建议关注半导体、互联网龙头的三季报业绩催化。配置方向上,建议聚焦政策支持的周期制造、低位消费及北交所专精特新标的,同时需要警惕科技板块高位回调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