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新闻,一位阿姨因为呕吐腹泻去医院,结果在胃里查出黄曲霉菌,凶手竟是她用了五年的旧筷子!
听得我后背发凉,现实中太多这种案例了,想省钱,最后把身体搞垮了。
![]()
不是说节俭不对,但有些钱真的不能省,很多癌症就是这么省出来的,尤其是爸妈这辈人。
今天,就想好好说说5个最危险的“省钱习惯”,爸妈们可别再“没苦硬吃”了,健康没了,省再多钱也没用!
![]()
食物坏了切掉坏处继续吃
家里有些食物放着放着就长霉了,不少人觉得扔了可惜,便把发霉的部分切掉继续吃。
但实际上,我们肉眼看到的霉斑只是霉菌长成的菌丝,食物内部早已布满了看不见的霉菌和它们产生的毒素,这些并没有被切掉。
![]()
比如面包表面上有肉眼可见的霉点,实际检测时整个面包里面已经布满了一种叫橘霉素的真菌毒素。
![]()
有些人食物发霉了觉得洗一洗、或者高温加热就能杀灭霉菌,可很多毒素耐高温能力极强,普通烹饪手段根本没用。
常见的黄曲霉素,要280℃以上才会分解,而日常油炸温度一般不超过200℃,所以,根本奈何不了它。
![]()
吃了这些局部发霉的食物,最常见的后果就是食源性中毒,轻的上吐下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请记住:食物发现有霉变,就直接扔,别心疼,不然转头就得花更多钱治病。
![]()
剩饭剩菜多次加热
剩饭剩菜二次加热后,毒性就会变很强,可爸妈们每次做的量大,每餐少不了剩饭剩菜,每次没吃完的饭菜,还会反复多次加热,这餐没吃完,下餐接着吃,直到吃完为止。
![]()
剩饭剩菜在存放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和细菌,同时营养流失严重,吃坏肚子是小,长期积累致癌风险才大。
所以,不想浪费的话,不如做饭时少做点,争取每顿都能光盘,万一有剩下的,吃前将食物加热到100℃,保持沸腾5分钟以上,并且只能加热一次,不能反复加热。
![]()
专买打折的蔬菜水果
现在消费降级,很多人专挑特价蔬菜水果,便宜是很便宜,一个月下来能省下一大笔开支,可你有没有想过,商家为什么要特价卖?谁新鲜的会特价卖?
![]()
这些蔬菜水果不是临期了,就是蔫了吧唧的马上要坏,有些是把已经坏掉的部分切了。
你以为还能吃,实际上毒素早渗进表面还算完好的部分了,可能已经滋生了肉眼看不见的霉菌和毒素。
![]()
我有次买了几个特价的桃,先天晚上吃了4个,第二天早上打开一看吓了一跳,全部长毛发霉了,自那以后再也不敢买特价水果。
![]()
所以,这种看似会过日子的做法,实则很危险,长期吃对身体损害很大。
一定要注意,有损坏的果蔬,哪怕价格再便宜也别买,咱们要买新鲜水灵的蔬菜水果。
![]()
不粘锅涂层掉了也不更换
不粘锅都会掉涂层,可爸妈家的不粘锅涂层都花成地图了还舍不得换,他们总认为这没大事,能煎能炒,用着还挺顺手。
要知道,大多数不粘锅的涂层是特氟龙等合成材质,一旦涂层破损剥落,就是有毒的,这些有毒物质会混进饭菜里被吃进肚子,长期使用,就是慢性吃毒。
![]()
不粘锅涂层脱落后,炒菜时还特别容易糊锅,炒出来的菜又难吃又致癌。
所以,如果用不粘锅,涂层脱落后就要及时更换,如果想要省钱,不如换个耐用的铁锅,健康还能用得长久。
![]()
炸过的油反复用
喜欢油炸东西的家庭,回锅油会囤着炒菜用,还有一些小摊炸油条面窝的,一锅油一直在用。
其实这种回锅油经高温加热后,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和有害的油脂氧化产物,强致癌,不能用来高温炒菜。
![]()
如果怕浪费,可以用来拌凉菜、做汤、蒸菜都行,但别再用高温反复加热了
尤其是有些炸过的油变得又黑又浑浊,说明这种油已经 “毒化”,多吃一口都危险。
![]()
文末总结:
劝告爸妈,日子要过,命更要紧!别再“没苦硬吃”了,用健康换省钱,就是最亏本的买卖。省下的每一分钱,可能都是将来医院账单的零头,真的赌不起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