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份描绘2026-2030年中国发展蓝图的纲领性文件,将“十五五”时期定位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并明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政策方向。
文件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全国超过1.4亿的养老金领取者,最迫切想知道的是:在中央定调未来五年的背景下,2026年我们的养老金还能继续上涨吗?这关系着亿万退休人员的切身生活保障。
![]()
第一,政策方向明确,民生保障是重中之重
深入研读“十五五”规划建议,其核心精神清晰传递出对民生福祉的持续加码。文件不仅重申“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这一根本原则,更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置于突出位置进行强调。这绝非泛泛而谈,而是未来五年国家施政的优先方向之一。
规划建议设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占据关键地位,具体体现为追求“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一系列紧密围绕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顶层设计,构成了养老金制度持续运行与适时调整最坚实的政策基础和逻辑起点。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使其分享发展成果,是“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题中应有之义。
![]()
第二,历史规律延续,调整惯例具有强大惯性
回顾过去二十余年的历程,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已然形成了一个稳定且深入人心的惯例。自2005年建立起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来,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养老金水平已实现了连续21年的稳步提高。
尤其是在刚刚结束的“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养老金依然保持了每年上调的态势。这种长达二十余年的连续性,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累积,更体现了国家在保障退休人员权益方面的政策韧性和稳定性。
历史经验表明,养老金调整已成为一项具有强大政策惯性和社会共识的制度安排,在无重大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轻易中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政策的连贯性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保障信号。
![]()
第三,法律经济双支撑,调整具备坚实根基
养老金能否调整,绝非仅凭主观意愿,而是拥有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客观的经济数据支撑。
首先,从法律层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明文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这为养老金的定期调整提供了刚性的制度保障和法律遵循。
其次,从经济基本面观察,支撑养老金调整的关键指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物价变动情况均呈现积极态势。2025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社会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保持了正向增长,同时物价水平(CPI)处于温和上涨区间。这些核心经济指标的积极表现,共同构成了2026年养老金调整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经济合理性依据。
![]()
第四,基金实力雄厚,支付能力提供充足底气
养老金调整的可持续性,最终落脚于养老保险基金自身的健康运行和强大的支付能力。令人安心的是,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整体保持着稳健充盈的状态。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截至2025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高达9.81万亿元,规模庞大。
更为关键的是,基金的保值增值成效显著。目前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运营的养老保险基金超过2.6万亿元,且运营稳健高效,社保基金已实现连续8年投资正收益,其中2024年地方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达5.52%。
这些持续、稳健的投资收益,如同为基金池注入了活水,极大地增强了基金的长期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确保包括养老金调整在内的各项待遇按时足额支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底气”和“安全感”。
![]()
理性展望:温和调整与体系升级并行
综合以上四大关键因素——清晰有力的政策导向、长达二十一年的历史惯例、法律与经济的双重支撑、以及基金雄厚的支付实力,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预判:2026年养老金实现连续第22年调整,具有极高的概率。这符合国家保障民生的政策方向,契合法律规定,顺应经济发展现实,也拥有基金能力的保障。
同时,广大退休人员也需要对调整幅度保持理性预期。观察近五年数据(2021年4.5%、2022年4.0%、2023年3.8%、2024年3.0%、2025年2.0%),养老金涨幅呈现逐步收窄的趋势。
这背后是综合考虑了经济增长速度、基金长期支付压力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平衡结果。
![]()
因此,2026年的调整幅度,大概率会与2025年(2.0%)持平或略低,维持在2%左右的温和区间。这种“小步快跑”的模式,更有利于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五五”规划建议传递的信号远不止于年度的养老金调整。其更深远的意涵在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从主要依赖基本养老保险的“单支柱”支撑,加速迈向多层次、多支柱的现代化综合保障体系。
这意味着,在确保基本养老金(第一支柱)按时足额发放并保持合理调整的同时,国家将大力推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二支柱)的发展,并积极引导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广泛参与。一个由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共同分担养老责任,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障网络正在加速构建。
![]()
因此,对于2026年的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可以怀抱谨慎乐观的态度。最终的调整方案,仍需耐心等待2026年春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的官方联合通知。但毫无疑问,在中央擘画的民生保障蓝图和日益完善的制度支撑下,属于亿万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保障网,正在越织越密、越筑越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