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备受瞩目的两家头部企业——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即将于同日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数据真实性”争议在IPO前夜爆发,为二者的资本之路平添变数。
10月30日晚间,文远知行(WeRide)首席财务官(CFO)李璇在多个分析师社群中发布长篇信息,直指其直接竞争对手小马智行(Pony.ai)在面向香港投资者的路演材料中,存在针对文远知行的多项“不实数据”和“刻意贬低”的表述。李璇称,小马智行的行为“已超出正常竞争范畴”,并要求其立即更正所有不实信息,同时表示“保留一切法律诉讼权利”。
![]()
争议焦点:运营城市与订单量数据
引发此次冲突的,是一份小马智行用于港股IPO路演的演示材料。在小马智行的路演中,其PPT将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百度的中国运营数据进行了直接对比。材料显示,小马智行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运营;而文远知行则被标注为仅在北京1个城市运营。
更刺眼的数据,是在“完成订单数”这一栏。在这份对比材料中,文远知行被赫然标注为“0”。
文远知行CFO李璇在分析师群中发出长文,直指小马智行的“不实数据指控”,并进行了正面驳斥,明确表示小马智行存在运营区域,运营数据造假,矮化文远技术实力和全球布局的描述。具体为:
运营区域造假:文远知行APP已公开在北京、广州提供纯无人Robotaxi服务,“小马”所谓“仅有北京1个地区”的说法,是对投资者的公然欺骗和误导。
运营数据造假:文远知行700+robotaxi车队、超过2,200天的公共运营记录,以及在北京、广州、中东等多地的商业化robotaxi运营,在招股书中清晰可查。“已完成单数为0”的指控,是毫无事实基础的捏造。
技术实力存疑:文远知行的“一段式端到端”量产应用已获博世、奇瑞佐证。而“小马”在无规模化L2+项目的前提下,宣称文远只有两段式,小马实现L4完全一段式端到端,此举在技术界恐成笑谈。
无视全球布局:文远知行在11国30城运营,于7国获牌,其中5国可进行纯无人活动,此为行业共识。
李璇还表示,“小马在路演和材料中有诸多片面不实、刻意贬低文远知行的表述。此类行为无疑会损害其自身在行业内的信誉,相信任何秉持专业精神的市场参与者都会对此有清晰的判断。文远知行要求其立即更正所有不实信息,我司保留一切法律诉讼权利。”
被这份材料“误伤”的还有百度。材料中,百度(萝卜快跑)被标注为仅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运营。其关键的“限定词”在于“一线城市”。
对此,百度也一反常态,选择了“不沉默”。有百度IRD人员(投资者关系部)连夜发声称:“过往,面对某友商在资本市场罔顾事实的诋毁,我们不屑回应。如今,不实之词愈演愈烈,我方已依法维权。”
背后根源:估值焦虑与“生存之战”
这并非两家公司的首次“掐架”。早在今年6月,小马智行CTO楼天城的“牌桌理论”(称桌上只有Waymo、小马和百度)就曾引发文远CFO的公开回怼。
这场“战争”的主角,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本是“同根生”。小马智行的联合创始人彭军和楼天城,曾是百度自动驾驶部门的首席架构师和“最年轻的T10工程师”;而文远知行的创始人韩旭,正是百度自动驾驶的首席科学家。
这场在上市最关键节点爆发的公开冲突,其背后是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在商业化前夜的巨大焦虑与残酷竞争。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均被视为中国L4级自动驾驶赛道的领军企业,并先后于2024年10月和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争夺“全球Robotaxi第一股”。此后,受整体行业影响,同时双方经历了上市初的股价破发和2025年2月初的“概念热”的暴涨与狂跌,最后相继选择奔赴港股计划“美股+港股”双重上市,且戏剧性地均计划于11月6日挂牌交易。
真正的分化节点发生在2025年4月23日。当天,小马智行公布了其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宣称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这一消息精准地击中了资本市场对“成本模型”的兴奋点,当天小马智行股价暴涨30.53%,估值差距自此被迅速拉开。
截至10月28日美股收盘,其市值高达84亿美元,而文远知行的市值为36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小马智行营收2.54亿元人民币,高于文远知行的2.00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亏损为5.34亿元人民币,也远低于文远知行8.9亿元人民币的经营亏损。
而文远知行2024年毛利率30.7%,2025年上半年维持30.6%,约是小马智行同期15.2%、16.3%的两倍。
小马智行在招股书中强调,自己是“唯一”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同时开展“完全无人(车内无安全员)”Robotaxi“收费运营”的企业。
而文远知行则向资本市场强调,自己是“全球唯一”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运营着“全球最大”L4车队之一(超1500辆)的公司。
此次港股IPO,小马智行拟募资最高85亿港元,文远知行拟募资最高28亿港元,被视为在巨额亏损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两家合计亏损超14亿元人民币)关键的“续命”融资。
商业化前夜的合规与信誉
7月10日,美国做空机构灰熊研究发布针对小马智行的长篇报告。灰熊在报告中援引“疑似内部人士”爆料称,小马智行曾伪造自动驾驶算法数据,且管理层存在掩盖行为;技术层面,其路径规划模块被指是对Waymo公开论文的“低质量复现”,在极端场景模拟中存在致命漏洞。
灰熊在报告中指出,此前2021年,小马智行在加州因测试事故被吊销无人驾驶车辆测试牌照。2025年,小马在中国也发了类似事件。灰熊通过实地测试指出,小马智行Robotaxi上车点数量最少、等待时间最长,平均等待时间超过20分钟,用户体验落后于百度、文远知行等竞品。
面对灰熊做空及5月起火事件引发的系列质疑,小马智行于7月30日回应称,相关内容“严重失真”,强调加州牌照已恢复,北京事故系保护机制触发且无伤亡。
但市场疑虑并未完全消散,此次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信息披露可信度的担忧。
5月13日9时30分许,小马智行北京亦庄无人驾驶测试车起火,成为行业质疑小马智行技术安全性的关键佐证之一。事件发生后,小马智行迅速回应称,一辆Robotaxi在北京亦庄区域运行时突发起火,事故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到异常,随即触发保护机制紧急停车,当时车内并无乘客,也未发生碰撞事故。
事发后,小马智行在北京亦庄区域的所有运营活动紧急暂停,全面开展车辆安全检查,其股价也在消息传出后一度出现下跌,市场对其车辆安全性能的担忧升温。
随着上市日期临近,事件如何发展,是否会影响到两家公司的IPO进程及市场表现,已成为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为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行业竞争的规范性敲响了警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