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不仅是健康及形象气质问题,还会影响到孩子心理、日后择业等,作为家长必须要做好孩子身高的科学管理。
生长落后的女孩
2年前,女孩被妈妈带去体检时,医生就已经告诉女孩妈妈,女孩的身高比同龄人要矮,让她重视起来,最好再做些全面检查。可女孩妈妈却说回家找孩子爸商量一下。
![]()
谁曾想,这一商量就是2年。如今女孩的生长速度还是非常缓慢,妈妈带着她跑了很多家医院,有的医院医生说要打生长激素。
女孩妈妈也没犹豫,觉得不能再耽误孩子,二话不说就给孩子用上了。可是坚持了几个月,丝毫不见身高变化。
后来女孩父母了解到中医也能干预身高,于是辗转找到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刘天姣主任,说孩子长速太慢了,近大半年只长了1cm,现在11岁的女孩只有140cm。
![]()
▲刘主任看诊中
家长希望刘主任能帮帮忙,让孩子身高赶上来。刘天姣主任提醒家长:“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问题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等到骨骺线闭合,谁都没办法了。”
关于长速这个问题,杭州复旦儿童医院资深生长发育专家刘天姣主任强调,大家一定注意2点:
1、在生长过程中,生长并非匀速,不是说每个月长高厘米数都是一样的;
2、每个年龄段生长速度不一样,遵循年龄越小、生长越快的大原则(青春期除外)。
秋冬季长高要点
![]()
为何秋冬是长高的“黄金储备期”?刘主任解释,为孩子提供稳定、良好的生长环境,远比只追求某个季节的“冲刺”更重要。秋冬做得好,能为春季的生长高峰奠定坚实基础。
杠杆一:保质保量的“黄金睡眠”
生长激素的分泌呈脉冲式,夜间深睡眠时段(尤其是晚10点至凌晨2点)会达到分泌高峰,其分泌量是白天的3倍以上。
1.严格固定作息:帮孩子建立雷打不动的睡眠时间表,尽量在晚上9点半前上床,确保10点进入深度睡眠。
2.营造优质环境:保持卧室黑暗、安静、凉爽。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可通过亲子阅读、听轻音乐等方式助眠。
杠杆二:见缝插针的“有效日照”
秋冬季日照时间短,但日照至关重要。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钙质能被骨骼有效吸收的“钥匙”。没有它,补再多的钙也事倍功半。
1.抓住“正午时光”:在天气晴好的中午11点至下午3点间,让孩子到户外活动20-30分钟。即使只是散散步,也能有效合成维生素D。
2.坚持室内运动:如遇恶劣天气,可在室内进行跳绳、摸高跳、健身操等纵向运动,有效刺激骨骼生长。
![]()
警惕三大常见长高误区
在门诊中,刘主任发现许多家长爱子心切,却容易走入误区,反而耽误了孩子长高。
误区一:盲目进补,过度喂养
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大量摄入肉、蛋、奶,甚至购买各种“增高”保健品。后果可能是导致孩子肥胖,而肥胖会促使骨龄提前,缩短长高年限,无异于拔苗助长。
![]()
科学做法:营养重在均衡,保证优质蛋白(牛奶、鸡蛋、瘦肉)的同时,蔬菜、水果、谷物一样不能少,避免高糖、高油食物。
误区二:晚睡晚起,睡眠时长够就行
认为只要睡满8-9小时即可,不关心入睡时间。这完全颠倒了主次。错过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即使白天补觉也无法弥补。
科学做法:睡眠的时机远重于时长。早睡早起,符合人体生物节律,才是长高的王道。
![]()
误区三:秋冬宅家,忽视户外运动
天气转冷,索性让孩子呆在室内。缺乏日照会导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影响钙吸收;缺乏运动则减少了骨骼的良性刺激。
科学做法:克服困难,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兼顾日照与运动。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需高度警惕,并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评估:
·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
·长期坐在班级第一排
·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孩子
·发现孩子有提前发育的迹象
![]()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生长发育门诊,针对儿童矮小、肥胖、性早熟等问题提供系统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只有通过专业检查评估,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合理的科学干预,同时家长在生活中也要不断鼓励孩子坚持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实现健康长高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