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开拓者官方宣布将中国球员杨瀚森下放至发展联盟附属球队撕裂之城混音队,这一决定引发篮球圈广泛关注。这是杨瀚森本赛季首次被下放,此前他在11月1日对阵掘金的比赛中遭遇生涯首次DNP,新秀赛季的发展节奏出现阶段性调整。
![]()
此次下放并非意外,而是球队阵容竞争与球员状态叠加的结果。随着罗伯特·威廉姆斯伤愈复出,开拓者中锋位置形成四人竞争格局:首发克林根、替补里斯、防守核心罗威以及杨瀚森。新赛季前五场,杨瀚森场均仅获5.8分钟出场时间,贡献1.8分0.8篮板,22.2%的命中率难言理想,季前赛场均5.3次犯规的问题也暴露了其防守端的稚嫩,使其沦为中锋位置的第四选择。
技术适配性不足是杨瀚森面临的核心挑战。主帅斯普利特推行的快节奏小球体系中,杨瀚森的策应优势难以发挥,而防守挡拆时的横移速度不足则成为战术漏洞。常规赛中,他多次错失空位机会,进攻端的犹豫与篮板卡位意识的薄弱,进一步影响了其轮换顺位。
![]()
不过,开拓者明确表示此次下放为短期调整,杨瀚森将在11月4日对阵湖人的比赛前回归一线队。这一安排契合球队选秀后的既定培养计划,总经理克罗宁早有铺垫:“杨瀚森需在发展联盟积累经验”。相较于NBA的垃圾时间练兵,发展联盟能为他提供场均25-30分钟的核心角色,更利于实战能力提升。
舆论场上,观点呈现明显分化。部分球迷担忧这是球员被边缘化的信号,甚至有美国球迷呼吁“交易或送回中国”,也有声音质疑其留队更多依赖中国市场的商业价值。但业内普遍持理性态度,苏群、季孟年等媒体人指出,超半数首轮新秀如西亚卡姆、申京都曾经历发展联盟打磨,这是新秀成长的常态而非贬低。
![]()
对杨瀚森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短期来看,他需要针对性强化防守选位、挡拆换防效率,同时兑现试训时56%的底角三分命中率;心理层面,他那句“控制不了流言,专注提升技术”的回应,展现了应对困境的成熟心态。从长期规划来看,其4年2140万美元合同的前两年全额保障,意味着球队愿意给予成长时间,未来可能采用NBA与发展联盟双向培养的模式,帮助他逐步适应高强度节奏。
杨瀚森的下放,本质是NBA新秀培养机制下的常规操作,核心是平衡短期竞争力与长期潜力开发。发展联盟并非终点,而是打磨技术的“练级跳板”。能否抓住实战机会补强短板,将决定这位中国新星能否在NBA站稳脚跟,球迷不妨以耐心替代焦虑,见证年轻球员的成长与蜕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