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5岁的张惠妹站在舞台上,再一次在舞台上唱起了《我期待》。
这首歌的原唱,是她的恩师,更是她永远的兄长——张雨生。
这一年的张惠妹45岁。
由于家庭遗传,身体发福,早就已经不是往昔灵巧,充满野性的阿妹。
但是她的眼神里泪光闪烁,尽管歌声依然沉稳高亢,可是歌声中些许的颤抖,表明了她的情绪并不如她表现的稳定。
是啊,作为被张雨生一手捧红的爱徒,张惠妹在恩师去世的这多年时间里,每每提起张雨生,就泪洒现场。
而这除了对于张雨生当年提携的感恩以外,更多的,还是对其人的感念。
1997年11月12日,张雨生31岁的生命刻度,永远停摆。
车祸现场,他那副标志性的圆眼镜碎了一地,一同散落的,还有他正为张惠妹制作的、即将再次震动乐坛的专辑母带。
24天前,他还在录音棚里,为那个叫阿妹的女孩打磨下一个奇迹。
![]()
没人想到,这位一手缔造了亚洲天后的音乐魔术师,他的未来,竟在此刻戛然而止。
而这一切的起点,始于台北西门町一家喧闹的酒吧,和一个戴着墨镜口罩的“神秘男子”。
遇到张雨生之前,张惠妹在表哥的Relax乐团做女主唱。
虽然之前就曾在台湾的歌唱比赛“五灯奖”上获得过冠军,可是在那个老一辈强势,新一辈层出不穷的九十年代,张惠妹想要出头,何其艰难。
可是事情很快迎来了转机。
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张惠妹发现台下经常坐着一个戴墨镜和口罩的男子。每天都过来给她捧场。
张惠妹心里有些不安,以为男子对她有什么想法。
直到有一天,在经常演出的西门町酒吧,她唱了一首《I will always love you》以后,那个神秘的男子摘掉了眼镜,笑着对她说,
“唱得不错哦。”
张惠妹看着男子那张熟悉的脸,一下子捂住了嘴巴。
哇,是张雨生!
![]()
原来张雨生这段时间正在寻求转型,想要从台前转战幕后,缺少的就是一个能够让他在幕后施展才华的机会。
而张惠妹的出现正好就符合了他的要求。
张惠妹没有一张惊艳的脸,而是有一种未被驯服的、名为“野性”的灵魂。
这种野性并不张扬,让人觉得很舒服,就像是看见邻家小妹妹那种欣然一笑的感觉。
张雨生断定这个女孩,应该可以给台湾的乐坛带来一种全新的风潮。
张雨生的判断并没有错。
正是这一次次偶然的驻足,让张雨生在喧嚣的酒吧里,为自己,也为华语乐坛淘洗出了一块真正的璞玉。
于是张雨生亲自出马,为她量身打造了两张专辑《姐妹》以及《bad boy》。
尤其是和张雨生自己合唱的那首《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更是让张惠妹一炮而红。
![]()
可是所有传奇故事的开头都没有这么简单。
尽管时隔多年,可是每次回忆起张雨生第一次带自己进录音棚的情景,张惠妹都会感到一丝羞涩和感动。
记得那晚,张惠妹在录音棚外等了好久,张雨生才姗姗来迟。
只是他没有像平时那样打扮正式,而是穿着一件睡衣,下半身是一条短裤,脚上是拖鞋。
一看到满脸惊讶的张惠妹,张雨生笑着说:
“我只有这么穿,才会让你放松嘛!”
张惠妹心里是感动不已,可是等到真的进了录音棚,她还是紧张得不行。
脸唱得是通红,青筋暴起,隔音玻璃外的张雨生被逗笑了。
看着一脸青涩的阿妹,他好像看到了多年前初入乐坛的自己,以及那个还来不及实现梦想就早早夭折的妹妹。
是的,张雨生之所以选择张惠妹,就是因为她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妹妹,以及她和自己母亲仅有一字之差的名字。
于是张雨生隔着玻璃,朝着张惠妹大喊加油,还不停给她做加油打气的动作。
![]()
似乎是感受到了来自张雨生的关心,张惠妹的气息一下子就通顺了,她放平了心态,一展歌喉。
而果然如同张雨生所预料的那样,张惠妹的野性在台湾乐坛刮起了一阵旋风。
首专《姐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在IFPI榜蝉联9周第一,销量更是超过108万张,全亚洲超400万张,甚至打破了“歌神”张学友创下的唱片销售记录。
1997年,张雨生乘胜追击,帮25岁的张惠妹推出了收有经典的《听海》在内的新专辑《BAD BOY》。
该专辑销量冲到135万张,让她直接拿下了“台湾女歌手唱片销售最高纪录”。
![]()
张惠妹火爆了,所有媒体都在追着这个卑南族的姑娘,鲜花以及掌声纷至沓来,而在这背后全都离不开——张雨生。
为了给张惠妹造势,张雨生不但让她在自己的专辑里合唱《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还带着张惠妹四处上综艺,帮她宣传:
来,我为大家介绍下,这是阿妹,张惠妹。
要知道在此之前,张雨生很少上综艺,即使上了综艺也是腼腆,话也不多,一副害羞的青涩男孩的样子。可是为了张惠妹,他不但主动邀约上综艺,还频频推荐,要说后面没有隐情,是谁也不相信的。
张雨生为什么看中张惠妹?
而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却又是另外一个悲伤的故事。
让我们从头开始讲起。
![]()
1966年,张雨生出生在澎湖,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是老兵,对他倾注了很大的希望。
本来父亲想要给他起名“澎生”,可是他出生那几天接连下了还几天的雨。
父亲看着窗外的雨,对躺在床上的妻子说:
“这孩子出生后,连着下了这么多天的雨,不如就叫做雨生吧。”
这个名字就像是宿命般的预言——雨生,随雨而生,随雨而逝。
![]()
张雨生家中总共有五个孩子,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而在这群弟妹之中,张雨生和妹妹张玉仙的关系最为贴近。
张玉仙很喜欢唱歌,她经常和哥哥说,等自己长大了,就要去当歌星。
张雨生很支持她的这个想法,他自己是个很害羞的人,虽然也很喜欢唱歌,但是却不敢在人前表演。
而有着同样爱好的兄妹俩自然有很多说不完的话题。
后来读书住校了,张雨生还是要给妹妹打电话,每天都要聊好几个钟头。
有时候同学还会打趣他,说:“你打电话给女朋友啊,那么长时间?”
可是这样快乐的日子,却没有持续多久。
![]()
1986年的7月6日,这是张雨生永远没法释怀的日子。
几天前,父亲打电话给张雨生:“雨生,这个星期全家准备去郊游。你学校有事情吗?没事一起去吧,妹妹说很想你。”
张雨生在电话中抱歉说:“对不起爸爸,这周末我和同学要外出。妹妹在吗,我和她说两句。”
妹妹张玉仙接了电话,两个人开心地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可是张雨生没想到,这却是两个人最后一次通话。
等到再次听到关于妹妹张玉仙的消息,却是她落水溺亡。
那天下午,妹妹在梨山的山涧里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松动的石头落水。
妹妹被找回来的时候已经没了呼吸,父亲急忙将她送到了医院,等到张雨生赶到医院的时候,见到的只有妹妹冰冷的遗体。
这一年,张雨生20岁,妹妹张玉仙15岁。
![]()
妹妹的去世对张雨生的打击很大,母亲十分自责,总是懊恼地说:
“我那时都快疯了!人家说她名字取不好,‘仙’这个字不吉利。我还不信。”
张雨生也是十分不好受,他不止一次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要是当时自己没有拒绝,一起跟着去,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他经常说妹妹的离开把他“从不知人间疾苦的儿童世界,一脚踢进了生老病死的成人世界。”
他感觉自己像是背负了什么使命,有个声音一直在催促着自己。
![]()
他知道这是妹妹的声音,在催着自己。
“妹妹很喜欢唱歌,她唱得比我好听。如果她在,等她再长大一些,也许他们可以组一个兄妹组合出道。”
从此,他的歌声里住着两个人的灵魂,他的梦想承载着两份生命的重量。
![]()
于是从来没有公开演唱过的张雨生,抱着母亲送给妹妹的木吉他,一头扎进了第一届“木船”民歌比赛,并且一路杀进了决赛,获得了冠军。
大二的时候,张雨生加入了乐团“金属小子”,并在之后的表演中,获得了唱片制作人翁孝良的关注,并加入了他名下的公司铭声传播公司。
![]()
翁孝良手下的爱将除了张雨生之外,另外还有“知己二重唱”的曾宝明和吴志华,曾宝明从小的乳名就叫“宝宝”,而小他一号和小他两号的吴志华和张雨生,就称呼为“二宝”及“小宝”,这就是张雨生外号叫“小宝”的由来。
1988年4月,张雨生为黑松沙士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一炮而红。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
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他在成名之后,也没有忘记曾经进入乐坛的初心,为了纪念早夭的妹妹,他出了好几首怀念的歌曲《天天想你》,《大海》,《姊妹》。
愿我们能够永远千里共婵娟
我们已忘记曾有多少时间
欢乐总是轻盈相随
就好像山上大树画的圆圈
深刻一年更胜一年
当我终于能站在世人前面
唱着我们的共同心愿
一个人的演出,两个人的梦。
而《天天想你》更是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
要知道《天天想你》不只是一首情歌,更是一个哥哥对妹妹跨越生死的漫长告白。
就像是他在专辑扉页的文案中所写的那样:
“从小与我最亲的妹妹,在梨山附近的山涧不幸溺毙,那一年她才15岁。”
![]()
当我伫立在窗前你越走越远
我的每一次心跳你是否听见
当我徘徊在深夜你在我心田
你的每一句誓言回荡在耳边
天天想你天天问自己
到什么时候才能告诉你
天天想你天天守住一颗心
把我最好的爱留给你
天天想你天天守住一颗心
把我最好的爱留给你
![]()
可是就在张雨生的歌唱事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却不开心了。
好友陶晶莹在回忆中说:
“雨生那时候看起来很用功在唱歌,因为我和他认识很多年了,所以我听得出来,他的歌声里有一种不愿。”
陶晶莹所说的这种不愿,其实就是张雨生不愿意再去唱那些情情爱爱的歌了,他想要表现自己的想法。
![]()
换句话说,这些歌他唱得很痛苦,他想要转型了。
他厌倦了只做“情歌王子”,他的大脑里装着整个宇宙,渴望在音乐中爆炸。
在写给女友的信里,有一句话:
“制作得再精致的皮偶,终究仍是傀儡。”
1994年,张雨生终于说服了公司,出了个任性的大制作。
《卡拉OK Live台北我》。这是他的野心之作,也是递给世界的一张音乐宣言书。
这是一张全部由他自己操刀的专辑。
从作词到作曲,全部是他自己独立创作。
![]()
专辑中诠释了种种现实的人文情怀。
从孤寡老人,到受虐的流浪动物。
他在专辑里面表达了一个又一个前卫的概念。
而除此之外在编曲上,他又屡屡突破创新。
无论是民谣、摇滚还是流行、节奏布鲁斯。
都在这里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把自己这些年沉积的所有激情都在这张专辑里面尽情挥发。
现在来看,这张专辑太厉害了,简直远超这个时代。
![]()
他满心以为这张专辑就像是罗大佑的《之乎者也》那样惊天动地,口碑还有销量双丰收。
他在专辑里面呼唤“跟得上我吧”!
粉丝却不买账:
不行,跟不上,我们听不懂。
为什么你就不能出些《大海》这样,好听又感人的歌曲?
公司也是乌云密布。
苦劝他:“月球很孤单,还是回到地球,唱歌给人类听吧。”
(张雨生曾写歌《带我去月球》)
张雨生不是那种曲高和寡,一意孤行的人。
![]()
于是在专辑惨淡的第二年,他出了一张商业化专辑《还是朋友》。
好听、抓耳,重要的是大众听得懂。
于是就像是寻常那样,专辑又一次大火。
他是个很宽厚的人不想让公司难做。
于是只能适当妥协。
就这样间或商业。
间或自己。
张雨生就这样交替前行。
直到1997年,原创专辑《口是心非》问世。
![]()
功力非凡。
却成绝唱。
![]()
1997年,张雨生很忙。
似乎是他自己也知道了些什么,所以他抓紧所有的时间,想要去留下些什么。
这一年,他帮张惠妹制作了《bad boy》。
同时他还向《吻我吧,娜娜》剧组毛遂自荐,为他们写了28首歌。
而时间只有三四个月。
最后在那年,他还潜心制作了专辑《口是心非》。
可以说在这一年,他是忙得团团转。
![]()
可是谁都不知道,那场意外竟然就这么发生了。
那天的晚上,他去剧场和工作人员商讨配乐的调整。
晚上也很深了,他还送好友陈幼芳回家。
他开车向来很快,尤其那次又刚买了新车。
回到家的陈幼芳和家人说,那车是很好,只不过我感受不到它到底有多快。
也许是她的预感成了真。
在拐弯的时候,张雨生的车撞上了分隔带。
救生气囊瞬间把护住了他的脸。
可是情况还是很危急。
现场一片惨烈。
他的标志性圆眼镜碎了一地,现场还有他为阿妹制作的专辑唱片。像一场盛大而残酷的告别仪式。
![]()
等到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的时候,他甚至一度失去了呼吸。
谁都知道,这一次,张雨生凶多吉少了。
尽管经过抢救,张雨生勉强恢复了心跳。
但是他还是陷入了深度昏迷。
医生说如果这几天他不能恢复清醒,那么他就有可能变成植物人,甚至有生命危险。
可是大家都还是抱着希望。
张惠妹甚至在张雨生事故后72小时加急录制了单曲专辑《听你听我》。
所有人都在祈祷,祈祷他能醒过来。
![]()
张雨生的父母一直在自责。
父亲那晚还为他留了车位。
“我应该打电话提醒他小心开车的,如果我打了电话,雨生就不会出事。”
主持人张菲在节目中为他祈祷。
他到病房外隔空呼喊:
“小宝,菲哥来看你了,你一定要努力站起来啊。”
陈幼芳前一晚还和他说说笑笑。
第二天就看到他穿着昨天的衣服,躺在病床上。
她痛哭不已。
王杰不愿相信。
破口大骂:“这玩笑开太过了吧?”
张雨生母亲拼命安慰自己:
“他在梦里告诉我,妈妈你放心我不会死。”
张雨生与死神缠斗了24天。
可是1997年11月12日,他的心跳终于还是停止了。
![]()
天曾缺掉的角,无非此等神采。
他将残翼放下,从河中走来,留下了永恒的波澜。
车祸前三天,张雨生有个采访。
我喜欢莫扎特。
他的声音像天使一样。
上天给他这么短的寿命,就是为了让他把属于天上的音乐带给大家。
可是上天又发现,他把天上的音乐传播得太多了,所以很快把他的生命带走。
三日后,一语成谶。
有人说,他的歌太超前了,不该在那个时代出现。
张雨生最后一张专辑是《口是心非》。
封面印着长鼻子匹诺曹。
![]()
文案是他写的:
“这张专辑当然不会是最后一张。”
童话里,撒谎的孩子会长出长鼻子。
张雨生也骗了大家。
成名后,张雨生住在淡水。
淡水向东是台北,向西是更广袤的荒野。
张雨生在这里创作了《大海》《口是心非》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
张雨生说这里就是他理想和自由的平衡点。
然后他做到了,他很幸福,只不过这种幸福太过短暂。
![]()
有一次,张雨生母亲梦到他。
黄山上远远看见,他戴着墨镜,一个人在走路。
母亲喊:“雨生!”
他回头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