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装修时的“名场面”至今想起都脸热——预留的橱柜宽80cm,兴冲冲抱回的冰箱却卡着83cm的边,看着师傅拿电钻砸柜子,那2000块返工费跟用刀割我钱包似的,我站旁边攥着手机直抖。后来跟装修群里的朋友唠,才发现这坑踩得太普遍:有人冰箱旁边做了抽屉,现在开冰箱得先把抽屉推回半米,跟玩“冰箱华容道”;有人把冰箱电源留背后,结果插头插不进去,只能在柜子上挖个拳头大的洞,活像给冰箱“开了个天窗”。
你说,就差那3cm的尺寸,提前定好型号能有多难?
![]()
烟机灶具的坑更绝。
我邻居之前没定集成灶,等装的时候发现烟管要穿吊顶,硬生生把刚吊好的铝扣板拆了两块,师傅一边拆一边念叨“早干嘛去了”——集成灶的烟管得在水电阶段留孔,不然吊顶装完再改,跟“拆了东墙补西墙”似的。分体烟机也得注意:电源要留1.8米高,不然烟机装完挡住插座,想插个电饭锅都得搬梯子;灶具底下一定要留个备用插座,万一以后想换集成灶,不用再砸地砖埋线——这都是群里“老装修人”用返工费换的教训。
![]()
洗碗机我算踩过“致命坑”:第一次装时把上下水留背后,结果洗碗机门都关不上,最后只能把旁边蒸烤箱的位置让出来,现在想蒸个螃蟹都得蹲在地上用小蒸锅,我妈每次做饭都念叨“你这洗碗机是买了个祖宗”。后来才懂,正确做法是把上下水留相邻柜子里,背后啥都别放——不然洗碗机跟“卡了脖子”似的,用起来比洗碗还累。你说,要是提前问清楚安装要求,能让蒸烤箱“流浪”到厨房角落吗?
蒸烤箱的“进水坑”我妈也踩过:去年她非要买自动进水的,结果没留进水口,现在每次加水都得搬个凳子爬上去倒,比蒸蛋糕还费劲儿;要是选手动加水的,倒只要个16A插座,但位置得留对——别留背后,不然每次拔插头都得搬开蒸烤箱,跟移“小冰箱”似的。你说,就差问一句“是手动还是自动进水”,能省多少麻烦?
![]()
燃气热水器的“零冷水坑”我家也没逃过:第一次装时图省事没布回水弯,结果打开热水要等三分钟,冬天洗澡先冻得发抖,我爸每次都得喊“我开热水了啊,你们别用冷水”,跟喊“作战口号”似的。后来加回水弯花了800,相当于多买了个微波炉——关键是师傅得在墙上开槽,把刚贴好的瓷砖砸了两块,那痕迹到现在还显着,跟厨房“留了道疤”。对了,排烟孔一定要水电阶段打,不然贴完瓷砖再打,粉尘飘得满屋子都是,瓷砖还容易裂成“蜘蛛网”。
洗烘机的“叠放坑”我朋友踩得最惨:他家阳台小选了叠放,结果插座留太低,每次插拔都得弯腰钻到洗衣机底下,跟钻“地道”似的,有次还撞了脑袋,起了个大包。后来才懂,叠放的话插座得留到1.2米高,不然弯腰次数多了,腰都能累出“富贵包”;并排放的话宽度得留120cm,不然两台机器挤得跟“亲密爱人”似的,开门都得侧着身子。你说,要是提前想清楚“并排还是叠放”,能遭这罪?
![]()
其实装修这事儿,最忌“先开工再说”——水电改造是藏在墙里的“看不见的地基”,地基没打好,后面再漂亮的柜子都是“空中楼阁”。我第二次装修时,提前把15件家电全定死:冰箱选嵌入式,留了5mm散热缝;集成灶的烟管孔提前开在吊顶里;洗碗机的上下水留到相邻柜子;蒸烤箱选自动进水,留了进水口和排水口;燃气热水器布了回水弯……现在住进去半年,连维修师傅都夸“你家水电做得比样板间还标准”。
你们有没有过装修到一半,突然发现家电塞不进、线不够长的经历?
![]()
是不是觉得“先开工再定家电”省事儿,结果返工的时候想骂街?其实装修的“省心”,都是提前“费脑”换的——水电开工前把家电定好,尺寸、电源、上下水都规划清楚,后面装的时候才能像“拼乐高”似的顺溜。毕竟,谁想装修完了,每天对着“卡脖子”的洗碗机、“开天窗”的冰箱、“钻地道”的洗烘机,悔得直拍大腿呢?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