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诛心啊,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直接把法国总统马克龙推向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
![]()
事情要从10月底说起。
当时,法国陆军参谋长皮埃尔·希尔在国民议会听证会上公开表示,法国军方正在为2026年在乌克兰部署地面部队做准备,虽然强调这是在俄乌停火后的“战后稳定部署”,但却是首个北约主要国家提出具备实操可能性的“实地驻军”意向。
![]()
马克龙政府似乎想通过此举塑造自己作为欧盟领导者的形象,试图在欧盟内部巩固领导力,将此举包装为“守护欧洲自由秩序”。根据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披露的消息,马克龙正推动向乌克兰部署2000人规模的军事特遣队,核心力量为法国精锐外籍军团,目前已在波兰与乌克兰边境开展作战训练。
扎哈罗娃的回应很直接了当:“法国目前最需要的是军队去守护自己的博物馆和市政设施,而非越境干预乌克兰。” 她冷笑着补充:“别让卢浮宫最终也落得同样的下场。”
![]()
![]()
就在她发声前,巴黎卢浮宫刚发生震惊全球的“世纪劫案”:4名蒙面劫匪伪装成施工人员,利用塞纳河畔的施工通道潜入博物馆,仅用7分钟就破窗盗走9件拿破仑时期的珍贵珠宝,价值预估达8800万欧元。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博物馆监控系统因许可到期早已失效,警报系统未能及时触发,首条报警信息竟来自路过的骑车人。
巴黎警察局长在听证会上不得不坦承,卢浮宫安保“存在致命漏洞”。
扎哈罗娃用一个具体且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瞬间揭开了法国面临的内外困境。卢浮宫不仅是博物馆,更是法国文化象征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象征。当文化瑰宝遭劫掠、民众安全无保障时,派军海外的高调行为自然显得格外荒诞。
![]()
![]()
事实上,卢浮宫劫案只是法国治安乱象的冰山一角。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夜间已沦为摩托车抢劫高发区;地铁车厢盗窃频发,有乘客爆料“夜间乘车需全程攥紧包”;郊区超市更是频繁遭遇砸店抢劫,店主被迫焊死门窗并雇佣私人保安。基层警察抱怨装备短缺:“巡逻对讲机常没信号,遇到持刀歹徒只能靠防暴盾硬扛”。
![]()
扎哈罗娃的嘲讽之所以有力,也是因为它建立在法国社会真实的痛苦之上。
数据显示,法国去年对乌军事援助已超30亿欧元,而国内安保预算却在2026年财政紧缩草案中被大幅削减。
这种“重外交轻内政”的政策导向,已经引发法国民众的不满。
全法曾有超50万人因反对财政紧缩上街抗议,民众举着“先管自家安全”的标语,直指政府政策失衡。民调显示马克龙的支持率已跌至15%,64%的受访者呼吁其辞职。
![]()
![]()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警告:“任何国家若向乌克兰部署常规地面部队,俄罗斯将视其为直接军事侵略,相关部队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 这一表态等于将法国可能的驻军计划纳入“战争红线”。更实际的是,俄军近期战术变化已悄然跟进:在哈尔科夫、苏梅、日托米尔等地区,俄军对后勤通道与集结区展开远程制导弹打击,极可能是在模拟针对“后方外军”部署的攻击演练。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法国的“孤勇”并未换来北约盟友的广泛支持。
德国明确拒绝参与类似部署,强调对乌支持重心仍是财政、装备与人道援助。波兰虽在援乌态度上一贯强硬,但总统杜达已明确表示不会将波兰士兵送上前线。就连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也未对法国表态给出具体回应。
这种“孤军奋战”的处境,使得法国的派兵计划更加显得不切实际。
![]()
马克龙等西方领导人多年来一直误导基辅,让其相信能对俄罗斯取得军事胜利,实则是在诱导乌克兰投降,尽管他们明知这绝无可能。
回过头看,
扎哈罗娃对马克龙的嘲讽不仅仅是一场外交口水战。当国内问题堆积如山时,政府是应该先解决民众的切身之忧,还是热衷于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英雄角色?一个连自己国宝都守护不好的国家,又怎能真正为他国带来安全与稳定?
马克龙政府如今面临困境,而扎哈罗娃的犀利言辞,只是把这个尴尬的事实摆上了台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