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暂停缩表!市场为何跳水?12月还会降吗?
今天凌晨2点,美联储10月份议息会议落幕,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同时停止缩表。这相当于既打开了“放水口”,又堵住了“出水口”,按理说属于双重利好。
但消息公布后,美股、黄金等对美国利率高度敏感的资产却盘中跳水。核心原因在于,整个议息会议期间,鲍威尔始终“一边送温暖,一边泼冷水”。
议息会议后的记者发布会上,鲍威尔明确表示,12月份降息并非铁板钉钉。由于此次降息和暂停缩表,市场早已形成充分预期并提前交易,因此当前市场真正关注的焦点,是美联储后续能否继续降息。从议息会议到发布会,美联储整体散发着一种“内外撕裂感”。
具体来看,本次议息会议投票中,有两位委员投出反对票,且立场完全相反:
• 一位是米兰(熟悉市场的人都清楚他的立场),他支持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作为特朗普的“传话筒”,米兰的核心诉求是尽快降息,方便政府发债,通过财政托举经济——若由他主导美联储,甚至可能支持降息100个基点。
• 另一位反对者是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他认为不应继续降息,应维持当前利率水平。地方联储主席对降息向来谨慎,从地方经济数据来看,美国当前通胀仍较为严重。
这两张反对票,也印证了鲍威尔反复强调的观点:美国当下经济下行风险与通胀上行风险同时增加,政策制定陷入两难。
那么12月份到底还会不会降息?从鲍威尔的表态来看,他其实倾向于继续降息,只是处处受制。在回应记者关于通胀的提问时,他提到:“若刨除关税影响,美国通胀水平已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核心PCE大概在2.3%到2.4%之间。”
言外之意很明确:我本想降息,但关税推高了通胀,导致无法实施;若关税能降下来,咱们立刻就能推进降息。目前中美经贸谈判仍在继续,从现有风向来看进展尚可,关税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这将为美联储12月降息提供利好支撑。
此外,美国政府停摆已接近一个月,期间经济数据大概率表现不佳。如果12月议息会议前,能公布一份不及预期的经济数据,同时通胀数据保持平稳,那么后续降息自然顺理成章。
再说说缩表:缩表是美联储卖出所持资产、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收紧流动性操作,暂停缩表意味着流动性不会进一步收缩。鲍威尔宣布12月1日起暂停缩表,相当于提前给资本市场派发了“流动性改善大礼包”。他还提到,暂停缩表后,美国资产负债表规模将保持“不扩张、不收缩”的状态——若美联储手中的金融资产到期变现,这笔现金将转而买入短期美债,对市场而言,相当于边际资金有所增加。
不过,若出现一种场景,对美股打击将尤为严重:美国经济下滑已成定局,需要货币政策托底,但美联储受制于高通胀,被迫暂停降息甚至考虑加息。届时,美国的经济问题、债务问题与流动性问题将集中爆发,对市场冲击极大。而鲍威尔当前“小幅降息+暂停缩表”的谨慎操作,本质上就是为了规避这种风险。
对全球资本市场而言,美联储降息终究是好事——市场资金会变多而非变少,还会引发全球降息共振。进入10月后,加拿大央行已宣布降息25个基点,新西兰更是降息50个基点,近期全球多地股市创新高,背后正是降息周期共振的结果。
再看国内市场:美联储宣布降息后,香港金管局同步降息25个基点,但和美股一样,港股早已提前消化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A股的流动性关键仍看央行态度。此前已分析过,央行近期明确表态将重启二级市场国债买卖交易,同时持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我国未必会立刻跟进降息,但会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确保市场资金充裕。
而这两天A股、港股的上行,更多与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相关。毕竟这类消息直接决定未来经济走势、上市公司营收利润改善空间;相较于美联储未来降息路径的推演,中美经贸博弈更复杂、波折更多,但凡能传来正面消息,都是市场热盼的稀缺利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