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 李昆励)10月31日,2025湘雅基础医学教育论坛拉开帷幕。来自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医学教育专家学者齐聚长沙,以“专业西行”为核心议题,共同探索基础医学教育在数智化赋能、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等领域的创新路径,为中西部医学教育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
(2025湘雅基础医学教育论坛开幕式。 郑靖 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武明花出席活动并致辞,她表示,在当前医学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基础医学作为医学创新的根基,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未来。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着力推动三大行动:共探数智引擎,推动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赋能”转变;共推“专业西行”,构建开放共享的协作平台,联合兄弟院校,将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理念输送至更广阔地区;共破培养壁垒,携手打破学科、校企、校际壁垒,在课程设计、科研训练与导师机制等方面推进深层次协同创新。
“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线践行者,我们深知‘专业西行’不仅是一个资源共享计划,更是一次对湘雅育人初心的当代回应。”中南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张柯表示,愿以“专业西行”为桥,将历史使命转化为协同育人行动。借助基础医学专业知识图谱与智慧课程,推动东西部高校教学资源与教研成果的跨区域共享,组建跨区域教师教研团队,开展常态化的集体备课与教学诊断,将促使各方的合作从“内容共享”升级为“认知协同”。
![]()
(“专业西行”启动会。 郑靖 摄)
论坛现场,“专业西行”启动会举行,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慕课西部行办公室为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第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颁发“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西部行-智慧专业西行”证书。三所学院在推动东西部医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上达成深度共识,将开展联合教研、系列分享会、共上一堂课等教学活动,分享更多智慧课程,为后续跨区域教育协同实践搭建起坚实框架。
东西部联盟西部行办公室负责人王健表示,接下来,期待三所学院形成专业领域内的线上线下跨校智慧教学合作新模式,探索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协同机制,探索专业内一定规模的因材施教,为西部医学教育注入AI新动能。
![]()
![]()
(各高校专家学者开展主题报告。 郑靖 摄)
会上,来自河北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展开深度交流,报告主题聚焦“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和“基础医学融合创新实践”两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实践探索成果。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院长熊炜主持圆桌会议,全体与会人员围绕“基础医学培养方案优化”展开集中研讨,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
本次2025湘雅基础医学教育论坛标志着“基础医学智慧专业西行”项目正式迈入新阶段。这一项目不仅是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创新实践,更是高校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通过中西部医学院校在智慧教育领域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建设走向系统化、特色化、实效化提供了清晰路径,也为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今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已联合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疆第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等单位,提前布局“专业西行”前期工作:召开“专业西行・智课西行”项目预启动会,明确合作方向;举办两场中西部基础医学院课程西部行线上交流会,针对数智化教育建设与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此外,“肌组织”组胚同步课的成功实践尤为亮眼——主讲教授借助同步课堂网技术,以临床案例为牵引,引导学生开展课前提问、课中实时互动与随堂检验,实现三地师生“同屏学习、同步研讨、同步答疑”,真正达成“异地同堂”的教学效果,为跨区域教育协同积累了宝贵经验。
接下来,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将进一步织密中西部医学院校协作网络,以院校实践为根基、以经验互鉴为路径,持续探索医学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为全国医学教育数智化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西部方案”,推动优质资源流动、夯实人才梯队,让“专业西行”成为赋能西部、促进教育公平的标杆,服务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作者:赵瞳铱 李昆励
责编:赵瞳铱
一审:赵瞳铱
二审:李昆励
三审:蒋玉青
来源:华声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