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爷,最近感觉身体怎么样?”“医生,最近的头晕少多了,精神也比以前好。就是早上喜欢吃两个水煮蛋,不会有啥问题吧?”李大爷边问边带着点不安。医生一笑:“其实,水煮蛋作为优质蛋白来源,对高血压患者反而有不少好处。你知道还有哪些变化在悄悄发生吗?”李大爷一愣,还真不知道。
谁会想到,许多老年人因为胆固醇问题,对鸡蛋避之不及,可最新研究却颠覆了旧观念。如果每天吃1-2个水煮蛋,身体竟然会有5个积极变化。尤其第3个变化,连多年门诊的医生都感叹:忽视了太可惜。为什么水煮蛋会对高血压人群产生影响?怎样吃才真健康?
![]()
在过去,“鸡蛋升高胆固醇”的说法让很多中老年人避蛋三舍。近年来的医学证据表明,适量摄入鸡蛋对血脂、血压等并无显著负面影响。
北京协和医院参与的《中国老年健康营养状况调查》显示,每日摄入1个水煮蛋的人群,低密度胆固醇并未明显升高,反而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下降了约12%。
而蛋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核黄素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对血管健康尤为重要。水煮蛋不仅能提供优质蛋白,还避免了多余油脂负担,是高血压患者的不错早餐选择。
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一项对4500名高血压患者持续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坚持每天吃水煮蛋的受试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比不吃蛋组高出近21%。这组数据打破了以往的误解。
![]()
权威营养专家指出,鸡蛋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卵磷脂、ω-3脂肪酸,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弹性,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水煮蛋是安全且友好的蛋白来源。
血压有望更平稳。水煮蛋富含的蛋白质和钾元素,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辅助调节钠钾平衡,从而帮助血压稳定。哈佛大学2015年营养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1个蛋,2个月后早晚血压波动幅度降低了8.3%。
饱腹感强,体重更易管理。许多高血压患者合并体重超标,水煮蛋属于低热量高营养食品,饱腹感持久,有助于控制餐间零食摄入,从而间接利于减重和血压控制。英国纳菲尔德健康中心数据表明,食用水煮蛋四周后,体重平均下降2.2公斤。
![]()
降低心血管意外风险。坚持吃水煮蛋,尤其早餐食用,有助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美国心脏协会资料显示,每日适量进食蛋类,心梗、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约17%。这样大的改善,很多人并未留意。
提升机体免疫力。蛋中含有丰富核黄素、维生素A、D、铁、锌,有益于造血和免疫系统功能。国际营养学杂志2020年发表研究,长期吃蛋老年人免疫力评分高于同龄非吃蛋者15%。
血脂结构更健康。很多人误以为蛋黄升胆固醇,其实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年满50岁、每周食蛋不超过7个者,血脂达标率较少摄入组高出18%。水煮蛋的“好胆固醇”有助于维持胆固醇结构平衡,防止血管硬化。
![]()
要想吃得安心,建议高血压患者一日一次,每次1-2个水煮蛋为宜。选择水煮而非煎炸,可避免多余油脂摄入。蛋不可过量,高血脂、肝肾功能不全者每日以不超过1个为佳。同时,搭配蔬菜、全谷类和适量坚果,做成营养均衡早餐。
对于牙口不好的长者,可将水煮蛋掰碎加少量脱脂奶或燕麦粥,这样既易消化吸收,也防止噎食。
如果担心胆固醇,可每周暂停一天,采用“周期性间断”方式。不建议生吃或半熟蛋,以防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另外,在控制总能量和膳食结构前提下,鸡蛋的好处更能发挥。
日常生活中,保持低盐饮食,适当锻炼,戒烟限酒,配合适当蛋白质摄入,才能有效辅助高血压管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