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晚上吃水果会不会得糖尿病?这个问题的答案,您知道吗?
![]()
先说结论:**晚上吃水果本身,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如果长期在晚上大量吃高糖食物,总热量又超标,还经常久坐、睡眠又差,那确实会增加肥胖、胰岛素抵抗,甚至糖尿病的风险。
为什么呢?我们从几个层面来看。
先从生理机制说起。水果里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身体要靠胰岛素、肝脏代谢,还有肌肉去吸收利用。可人的胰岛素敏感性是有“昼夜节律”的——白天反应最好,到了晚上尤其是深夜,对葡萄糖的耐受性会变差。也就是说,同样一份水果,晚上吃更容易让血糖升高,而且恢复得慢。再加上晚上活动少,肌肉消耗糖分的机会少,血糖波动更可能转成脂肪,增加代谢负担。长期这样,肝脏还会因为处理过多果糖而堆积脂肪,进一步降低胰岛素敏感性。
不过,从研究数据来看,结论并没有那么可怕。很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规律吃完整水果——尤其是莓类、苹果、梨、柑橘这种低血糖指数的水果——和糖尿病风险之间并没有正相关,反而常常有保护作用。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晚上吃不吃水果”,而在于你的整体生活方式:热量摄入、饮食结构、体重、运动量,还有睡眠质量。偶尔在睡前吃一小份水果,没问题;但如果每晚都吃太多,或者常喝果汁、吃高糖水果,那就可能让代谢变糟。
最后,给大家几点建议:吃水果尽量吃完整的,不要喝果汁,也别把干果当水果吃。如果想多吃点水果,最好安排在白天,或者搭配蛋白质、奶制品一起吃,这样能减缓吸收、减少血糖波动。当然,很多人白天忙,只有晚上有空吃,这种情况也没关系,只要控制分量就好——别超过200克,大概就是一个中等苹果或一小碗浆果。
我是李旭,陪您解读科学奥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