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0月29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承办的“写意文脉——第三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开幕式现场
![]()
开幕式现场
![]()
开幕式现场
![]()
开幕式现场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吴为山,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谷振春,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少华、杨志今,文旅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杨邦杰,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杨雄,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中国美协副主席马锋辉,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徐里,文旅部艺术司副司长王培,中国美术馆原党委书记安远远,中国美术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华音,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李美娜,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美术观察》主编牛克诚,江苏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赵卫、张江舟、纪连彬、于文江,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何加林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本届提名展提名委员会主任徐福山主持。
作为备受瞩目的业界盛事,此次展览延续前两届的卓越传统,秉承黄宾虹“浑厚华滋我中华”的艺术理想及“内美静中参”的美学理念,赓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写意文脉,助力中国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黄宾虹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前身民族美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其艺术精神为展览奠定了深厚的学术根基。
开幕式上,周庆富首先阐述了此次展览对于当代中国画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以“写意文脉”为价值轴心梳理中国画创作,回应黄宾虹美学思想是此次展览的重要议题。杨雄肯定了此次展览的学术价值和定位,并表示中国美术馆将依托国家级艺术场馆平台优势为展览高质量呈现提供全力保障。刘万鸣作为提名委员会委员代表发言,他分享了展览提名评审的学术考量。随后,田黎明宣读了《第三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提名辞》。现场还举行了颁证仪式,周庆富为高云、何加林、莫晓松、方向、刘海勇、孙震生六位参展艺术家代表颁发了证书。参展画家代表高云分享了其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探索与感悟,对此次展览给予的学术认可表示感谢。牛克诚回顾了黄宾虹学术提名展的发展过程,并强调了本届以学术原则甄选优秀艺术家、于多元视域展现精湛中国画的活动宗旨。吴为山在致辞时阐释了黄宾虹的艺术精神和文化思想,并高度肯定了此次展览的学术价值与文化影响力。赵少华宣布展览开幕。
![]()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山主持开幕式
![]()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致辞
![]()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杨雄致辞
![]()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致辞
![]()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致辞
![]()
提名画家代表、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致辞
![]()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美术观察》主编牛克诚致辞
![]()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
文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宣布展览开幕
本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集结当代中国画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及理论家组成提名评审委员会,秉持专业的学术眼光与公正的评审准则进行提名、甄选,根据艺术成就、学术价值及文化内涵选定60位中国画家及其参展作品,其中50至70岁画家50名、40至49岁画家10名。本次展览,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齐聚一堂,以精湛的艺术作品全景式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画的创作风貌与发展脉络。展览同期举行了“黄宾虹学术提名展”研讨会。本次活动不仅是对提名艺术家个人成长及艺术成就的学术认证,也是对当下中国画语言新貌及精神指向的学术观察,既为书写当代中国画史积累珍贵样本与丰富素材,也为中国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理论路径及思想资源。
![]()
展厅现场
![]()
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6日。
![]()
开幕式嘉宾合影
![]()
金陵愚园写生之一 周京新 纸本设色 180×98cm 2023年
![]()
丝路系列之一云行万里 纪连彬 纸本水墨193×208cm 2023年
编辑:于永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