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拥有一门九二步兵炮,在八路军时期是什么概念。
那就是,只要有了这个九二炮,即使没有炮弹,拉出来在伪军的炮楼外面走一圈,炮楼里的伪军立马就出来投降了。连打一发炮弹都不需要。
这个炮,口径是70毫米,炮弹重3.8公斤。威力比起大口径火炮自然不如,但是用来打重机枪火力点,以及砖石结构的炮楼,那是怎么打怎么有。因为这个炮,可以直射,可以曲射,当调整成直射角度的时候,近距离精度还是相当可以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炮的设计,是完全的驮载炮的设计。可以很方便拆开成多个部件,利用骡马驮载,也可以采用骡马拖曳,甚至没有骡马的时候,上四五个战士,也能拽起跟着部队行军。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部队如果能缴获一门这个炮,那都是要仔细写进战报的。然后,这个炮都会被总部记名,可不能损失了。哪怕一段时期,暂时没有炮弹了,就把炮涂满黄油,秘密埋藏起来。
如果能够自产,那多好啊!
所以,抗战时期,八路军军工的一大亮点,就是仿制成功了九二步兵炮,以及配套的九二步兵炮炮弹。虽然仿制的没几门,但是也算仿制成功了。拉出去打,威力很大。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九二步兵炮,依然是炮兵中的小甜甜。甚至东北林总亲自下令东北军工,一下子就仿制了二百多门,发给东野部队。再加上其他根据地部队缴获果军的九二炮,当时全军装备的九二步兵炮是很多的。
九二步兵炮伴全程伴随我军部队打完了解放战争,堪称功勋武器。
所以,在1950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各部队,依然携带了大量九二步兵炮,进入朝鲜战场。
然而,九二步兵炮来到朝鲜战场,却迅速由我军的明星炮,沦落为打酱油的角色。乃至抗美援朝战后,迅速被我军撤装,放弃。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抗美援朝早期,我军用的是万国牌武器,拿起什么用什么。不要说九二步兵炮,就是飞雷炮,也有在朝鲜战场应用的记录。
从一次战役,到五次战役,我军都是以步兵行进为主,打运动战歼灭敌人。这种情况下,自身重量不大,能够很方便伴随步兵开进的九二步兵炮,还是有很多露脸的机会。
比如著名的炮兵英雄孔庆三,就是在长津湖之战中,使用九二炮开炮,由于地形不佳,九二炮的右驻锄悬空,无法开炮。孔庆三依然用身体扛起驻锄,命令炮手开炮。由于承受了巨大的后坐力,孔庆三壮烈牺牲。
但是,随着五次战役结束,抗美援朝进入了阵地战对峙的阶段。
双方的阵地,犬牙交错。而联合国军方面,拥有炮兵火力优势。往往对我军阵地实施大规模的覆盖式火炮射击之后,才发起步兵进攻。
有时候,这种覆盖式火炮射击,要反复进行多次。
这种情况下,我军只能依托坑道进行阵地防守。
九二步兵炮,就是在这个阶段,功效大减。
因为要打远距离目标,九二步兵炮膛压太低,炮管太短,够不到。
要打近距离目标,如果把炮放在表面阵地上,那么很容易被对面炮兵火力打掉。
如果把九二步兵炮藏在坑道里,要打的时候拿出来,不打的时候放回去。理论上可以,实际上,s实际做起来非常难。因为防守坑道的以步兵为主,在坑道里养一群九二步兵炮炮兵?这是很奢侈的。
事实上,志愿军坑道战阵地战阶段,动用的更多的是八二迫击炮。这个阶段,八二迫击炮的各项性能,完美碾压了九二步兵炮。
因为八二炮是迫击炮,可以简便发射,也就是,连炮架,炮座板都不用,直接从坑道里抱着炮筒钻出来,然后迅速装填炮弹击发即可。迫击炮天生就是打曲射的,直接放在自己战壕里就能发射出去,打个十几发炮弹,又迅速进入坑道隐蔽,对面根本没招。
高明的迫击炮手,甚至可以同时在天上挂好几个炮弹。也就是第一个炮弹还没落地,第二个就发射出去,然后第三个,第四个。。。。
然后,对面要用炮火轰他,他出溜一下,钻坑道里面了。
也就是说, 当初,我们爱用九二步兵炮,是因为这家伙,近距离直瞄精度好,是当之无愧的步兵手里的大炮。所以用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敌军的炮兵火力不太强。
但是来到抗美援朝战场,同样的九二步兵炮,在面对更强大的敌人的炮兵火力的时候,暴露了弱点。那就是,打得慢,躲得慢。
以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我军面临的敌军的炮火打击强度和密度,都不能算大。
在抗美援朝战场,敌军的炮火打击强度和密度,是翻了几十倍的。这种情况下,九二步兵炮就不如八二迫击炮了。
这两种炮,八二炮的口径是82毫米,九二步兵炮的口径是70毫米,炮弹威力类似。但是82炮更容易携带,更容易快速出击,快速撤离,更容易随军携行。
在战场环境呀,更能咬到敌军的肉。
相对比一下,九二炮的那点直瞄优势,也就不显眼了。
所以,在抗美援朝战后,我军基层步兵部队装备的九二步兵炮全部都被撤装,统一以82毫米迫击炮代替。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