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李奇微接替因车祸身亡的沃克将军,成为美第八集团军司令。
他一上任,就发现眼前这支部队状况不佳,士气低落,完全不复往日威风。
他硬是从接连惨败的战局里看出了志愿军的致命短板,还针对性搞出了专门克制的战术,一度让前线压力陡增。
可奇怪的是,为何他能看透志愿军的短板,却赢不了战争?
![]()
李奇微接手朝鲜战场的时候,联合国军正处于崩溃边缘。
1950年12月,他临危受命接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那会儿的美军刚在第二次战役里被志愿军揍得满地找牙,死伤被俘三万六千多人,从鸭绿江边一路狂逃到三八线附近。
前任司令沃克在撤退途中翻车丧命,部队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用李奇微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军队,对自己和长官都丧失了信心,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更要命的是,联合国军内部矛盾重重,南朝鲜军一触即溃,英军法军等国部队出工不出力,只想赶紧抽身。
![]()
换了别人来接这个烂摊子,大概率会束手无策,但李奇微不一样,他先跑到前线挨个视察部队,一边稳住军心,一边疯狂研究志愿军的作战模式。
很快,李奇微就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志愿军的进攻看着猛如虎,却有个绕不开的死穴。
那时候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美军的飞机白天到处轰炸,铁路公路桥梁经常被炸断,物资根本没法白天运输。
志愿军的补给全靠战士们肩背手提,每个人能带的粮食和弹药有限,一般只能维持五到七天的作战需求。
而且志愿军没有机械化装备,全靠两条腿行军,白天怕空袭不敢大规模机动,只能晚上赶路打仗,所以进攻往往集中在夜间,还打不了持久战。
![]()
李奇微把这两个特点总结成了“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意思就是志愿军再能打,也只能撑一个礼拜,还只能在有月亮的晚上发动大规模进攻。
摸清这个规律后,李奇微立刻搞出了针对性的“磁性战术”,简单说就是不跟志愿军硬刚,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黏住对方。
志愿军进攻时,美军就用火力掩护着节节后退,每天撤退二十到三十公里,这个距离正好是志愿军徒步追击一夜能赶到的路程。
等志愿军追了一夜又累又饿,弹药也快打光的时候,美军就凭借机械化装备迅速调整阵型,转过头来发起猛烈反击。
![]()
这套战术,确实给志愿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顶着严寒突破三八线,一路打进了汉城,把联合国军赶到了三七线附近。
可就在大家士气正盛的时候,补给线被拉得太长,粮食弹药跟不上了,很多战士只能饿着肚子打仗。
李奇微抓住这个机会,在1951年1月发起了第四次战役,也就是联合国军的“新年攻势”。
这一次美军不再是一触即溃,而是按照磁性战术稳扎稳打,志愿军不得不转入运动防御,在三八线南北地区与敌人反复拉锯。
这场战役打了八十七天,是抗美援朝中历时最长的一次,志愿军虽然守住了主要阵地,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战线一度有所后退。
![]()
当时很多国家都觉得,李奇微这是找到了克制志愿军的办法,联合国军可能要翻盘了。
可李奇微能看透志愿军的表面短板,却没看懂志愿军真正的强大之处。
让李奇微没想到的是,志愿军的学习和调整能力快得惊人。
经过前四次战役的较量,中央军委和彭德怀司令员很快就看清了战场形势,毛主席更是直接点出了问题的关键,不能再想着打大规模的歼灭战,那样容易因为补给跟不上而陷入被动。
于是一套全新的作战方针被提了出来,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零敲牛皮糖”战法。
简单说,就是不贪多求大,每次集中优势兵力,只盯着敌人一个营或者一小股部队打,把小胜仗积累起来,慢慢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
![]()
这个战法看着不起眼,却正好戳中了磁性战术的软肋。
李奇微的战术依赖于志愿军长途追击后的疲劳和补给短缺,可现在志愿军不追了,就在阵地前找机会打小歼灭战,打完就撤,让美军的机械化优势没地方发挥。
而且志愿军还在前线普遍修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这些坑道四通八达,能屯兵能储粮还能藏弹药,美军的炮火再猛也很难彻底摧毁。
战士们白天躲在坑道里,晚上就出来偷袭敌人,把美军搞得焦头烂额,再也没法安心地实施所谓的磁性战术。
![]()
其次,志愿军的后勤短板正在被一点点补齐。
虽然美军的空中封锁依然严密,但志愿军并没有坐以待毙。
国内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援前线,铁道兵部队冒着敌机轰炸,日夜抢修被炸毁的铁路桥梁,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运输部队则发明了夜间隐蔽运输、分段接力运输等多种方式,把粮食、弹药和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一开始志愿军只能维持五到七天的补给,后来慢慢能坚持更长时间,再也不是李奇微印象中只能打“礼拜攻势”的部队了。
![]()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李奇微受限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根本没有打赢整场战争的资源和决心。
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主要精力要用来应对苏联的威胁,朝鲜战场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次要战场。
经过前几次战役的消耗,美国已经在朝鲜投入了大量兵力,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的近半数力量都派到了这里,国内的征兵和军工生产已经到了极限,再也没法往朝鲜增派更多援兵了。
而且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越来越高涨,老百姓不愿意为了朝鲜半岛的纷争付出更多牺牲,英法等国更是早就不想打了,多次劝美国早点谈判。
![]()
李奇微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他能调动的资源有限,既不能彻底切断志愿军的补给,也没法集中足够的兵力发动决定性的进攻。
反观志愿军,虽然装备落后,但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保家卫国,不让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战士们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打仗,这种保家卫国的信念所迸发出的战斗力,是任何战术都无法抵消的。
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美军动用三个多师的兵力,集中了大量炮火,想拿下志愿军防守的两个小高地。
可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与敌人展开了反复争夺,在不到四平方公里的阵地上,硬是顶住了美军几十万发炮弹的轰炸,最终守住了阵地,歼灭敌人两万五千多人。
这场战役彻底让美军明白,就算他们有装备优势,就算他们摸清了志愿军的短板,也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最后只能无奈地把谈判桌摆到了战场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