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950年初,公安部向苏州市公安局发出紧急通报,要求苏州公安机关全力缉捕隐藏在苏州市的“二七惨案”元凶赵继贤。苏州市公安局责成时任苏州市中区公安分局调查股股长的高其志担任此缉捕重任……
01
“二七惨案”,血债累累
赵继贤,1885年出生于山东历城,毕业于北京京师政法大学,他以奉迎拍马、投机钻营的手段,得到了直系军阀吴佩孚、曹锟的赏识重用。
1922年1月,赵继贤接任国民党京汉铁路局局长。在吴佩孚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爆发直奉战争后,赵继贤为了筹集军费供吴佩孚打内战,竟在工人身上打主意,每月克扣工人四分之三的工资。京汉铁路工人不堪忍受重重盘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月5日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2月1日举行总工会成立大会。
当时曾有人向赵继贤报告此事,赵表面上关照给予工人代表赴会免票待遇,暗中却密告吴佩孚,说工人们未经地方官厅许可,竟敢明目张胆,聚众招摇,要求吴派兵镇压。吴随即电令驻郑州、信阳的国民党十四师师长靳云鹗加强防范,设法制止。
在吴佩孚的密令下,1月28日,郑州警察局长黄殿辰奉令带着武装警察来到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威胁恫吓和制止工人开会。2月1日,总工会整队向普乐园(即现在的二七纪念堂地址)进发时,受到荷枪实弹的军警把守阻拦。工人们义愤填膺冲进了会场,并当场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
双方剑拔弩张,军警竟以武力强行侵占工会会所,包围代表的住地,抢去工会文件和财物,并逮捕和毒打工人。
就在这天晚上,总工会作出了京汉铁路在2月4日中午全线罢工的决议,并将总工会移到武汉汉口江岸办公,并要求当局撤换赵继贤、黄殿辰,赔偿工人的损失。
面对总工会的决议,赵继贤惊慌万分,通过吴佩孚密电萧耀南(时任两湖巡阅副使),派遣国民党镇守使署参谋长张厚生,强迫总工会交出工会委员,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工人示威游行。
2月7日下午,张厚生带了两个营的兵力,分三路包围总工会,当场打死工人纠察队队长曾玉良等37人,还包围宿舍,逮捕工人和共产党员,将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剥去衣服,赤裸上身绑在车站电线杆上。
张厚生威逼林祥谦下达复工命令,旁边就是拿着大砍刀的刽子手,只要林祥谦敢说一声“不”,就砍一刀。但林祥谦宁死不屈。林祥谦被刽子手连砍7刀,当场牺牲。与此同时,共产党员、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施洋被捕,牺牲于南昌。
就在郑州、武汉残酷镇压罢工工人的同时,赵继贤也没闲着。他以国民党京汉铁路局局长的名义,在京汉铁路北段长辛店发出布告,限工人12小时内复工;同时致电军警部门,对参与援助罢工的工人、学生,一律严重惩办。在工人示威抗议时,他竟驱以马队践踏,开枪扫射,当场打死3名工人,伤残数十人……
02
狡兔三窟,逃匿苏州
“二七惨案”发生后,在中共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全线罢工,各地工人、学生掀起了声援“二七”大罢工的热潮。但就在这时,镇压“二七”大罢工的主凶之一赵继贤却忽然不见了踪影。
原来,赵继贤在吴佩孚被北伐军打垮并狼狈逃窜后,马上投靠了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在蒋介石的庇护下,他不但平安无事,还将搜刮到的钱财,在京、津、苏、沪一带购置大量田庄、房屋、店铺等,仅在苏州郊区和吴县,就购买了田地570余亩,房屋6处,还娶了一房小老婆,过着逍遥法外的奢侈生活。
解放后,这个双手沾满工人鲜血的刽子手惶惶不可终日,他本想变卖田地房屋后逃往香港,但由于这些房产一时无法卖掉,再加上广东方面出境困难,他最终未能逃离大陆。于是,赵继贤干脆改名换姓,离开他的南京居住地,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地逃到了苏州。
然而,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很快,公安部就通过群众的举报与缜密的调查,掌握了赵继贤在苏州的藏匿地——通关坊28号。1950年初,公安部向苏州市公安局发出紧急通报,要求苏州公安机关全力缉捕“二七惨案”元凶赵继贤。苏州公安局局长丁兆甲将缉捕任务交给了时任中区公安分局调查股股长高其志。
高其志接令后,立即组建缉捕组,对位于苏州城中的通关坊28号进行了秘密侦查。经调查,通关坊28号的确是赵继贤的财产,而且当时里面也住有赵继贤的兄弟及其儿子赵世清等人。但是,唯独未见到赵继贤的人影。
赵继贤究竟藏在哪里呢?在调查了半年仍毫无头绪后,缉捕小组决定改变思路,以赵继贤的大儿子赵世清为突破口深入调查。
恰在此时,有人向高其志举报赵世清参加赌博一事。高其志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于是,连忙向丁兆甲局长汇报,提出拘留赵世清,实施敲山震虎、顺藤摸瓜之计,得到批准。
赵世清遂被以聚众赌博罪拘留。在突审中,高其志陡然问道,“赵世清,赵继贤在哪?”赵世清的心理防线一下坍塌,在唯恐“罪上加罪、罪不可诛”的惊恐中,交代了其父赵继贤隐藏在阊门皋桥西街34号的重要信息。
03
逍遥法外29年后终落网
根据赵世清的口供,高其志查阅了阊门皋桥西街34号的户口。但是,这个户口上并没有赵继贤,只有一个名叫赵博学的人。
在深入进行外围调查中,高其志发现34号那座楼房里住着的赵博学,是个老头子,他的登记表上的职业填写的是天津贸易商行。周边居民向高其志反映,随同这个老头同居的是他的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婆。不过,这老头有点怪,平时几乎不出门,外出办事,都由他老婆经办。
顿时,高其志的心里有了八九分明白。在一番准备后,当天,高其志就向丁兆甲局长作了汇报,并连夜制订了抓捕方案。
第二天(1951年5月10日)上午,丁兆甲局长亲自出马,带领高其志等一班公安战士,直奔城西北的阊门西街34号,进行实地核对与抓捕。在西街34号院子的最后一进,丁局长等人找到了正手捻佛珠、对着佛像叩头求拜的赵博学。
面对从天而降的公安人员,赵博学强作镇静,推说自己原来是做木材生意的商人。高其志自然不信,提出了一系列的询问,直问得赵博学语无伦次,终于承认自己就是赵继贤。
就这样,这个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的刽子手,在逍遥法外长达29年之久后,终于落入了人民的法网。当天,赵继贤就被带到了苏州市公安局看守所,在经公安部门预审后,移交河南省人民法院。
04
郑州、武汉两地公审
1951年7月5日,河南省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审理。通过法庭调查,认定赵继贤对镇压“二七”大罢工、杀害林祥谦和施洋等烈士负有直接责任。根据当时《共同纲领》第七条前段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第十六条原则,河南省人民法院当即作出了对赵犯“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其全部财产,酌留其家属生活费”的判决。
鉴于这是一起历史遗案中的要案,当时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作出批示,“须报中南暨中央最高法院批准后才好执行”。后来,党中央指示要将此案在郑州、武汉两地公审后执行。于是,1951年7月8日,河南省人民法院先在郑州召开公审大会后,旋即将赵犯押送武汉。
7月16日这一天,在烈士林祥谦就义的地方——汉口江岸车站,河南、湖北两地的人民法院联合举行了公审控诉大会,会后,立即将赵继贤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当时,全国不少报纸都以头条要目的位置报道了这条新闻。时为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后为全国著名作家与中国作协副主席的陆文夫,撰写了一篇《血债要用血来还》的通讯。文中,陆文夫感慨道:“今天是我们报仇的日子,索还血债的日子……‘二·七’死难的烈士们安息吧!英勇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林祥谦同志安息吧!血是要用血来还的,你们的仇要报,你们所争得的胜利我们要保卫!”
据《世纪风采》 汤雄/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