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校友联合呈现 × 深圳市威锴众润建材科技
一、迁校不是搬迁,而是精神的再生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是一场从历史到未来的绿色接力。
从海淀到雄安,这所拥有百年林业传统的学府,带着“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训,在雄安这片创新之地再次“生根发芽”。
在这座被誉为“绿色之城”的新都,北林的精神,需要一种新的建筑语言去表达——
不是喧闹的广告,也不是浮夸的彩绘,而是让建筑自己说话的艺术。
这正是“砼画”(Graphic Concrete)的力量所在。
![]()
二、让建筑成为文化的画布
砼画,以混凝土为纸,用时间作笔。
它通过局部缓凝、冲洗显影,让黑色细骨料与灰白水泥形成独特图像。
这种技术不需油漆、不惧风雨,与建筑同寿命,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
在雄安校区的建筑中,砼画将不只是装饰——
而是一种视觉叙事:讲述学校的历史、师生的情感、自然的秩序与知识的生长。
![]()
三、设计理念:林间的大学,砼中的自然
整座校园的砼画装饰,以“绿色文脉、校园叙事、永恒画卷”为主线。
文化轴线
校史、老校区记忆、林业精神,以灰黑图像浮现于主入口与校史馆外墙;
自然轴线
在教学区、林荫大道、图书馆等空间,以叶脉、年轮、水流的抽象纹理形成自然意象;
![]()
人文轴线
在宿舍区、运动区,以师生剪影、青春骑行、植树场景呈现生活气息。
这是一场“从树到人、从自然到思想”的艺术转换。
四、校园砼画主题规划
区域
主题名称
内容与意象
表现风格
校门入口
《百年北林·薪火相传》
校徽、老照片、年轮纹理
庄重沉稳,灰黑对比
主干道两侧
《林之道》
树叶剪影、生态纹理
平面写意,节奏流动
教学楼立面
《知识的森林》
叶脉与书页线条融合
极简、理性
图书馆外墙
《光与思考》
抽象树冠、光影几何
安静、哲思
宿舍区围墙
《青春与自然》
青年植树、阅读、骑行剪影
轻盈、生动
体育馆外墙
《动感之林》
风中树林与运动身姿
动静结合
校史馆
《林业中国》
林业地貌图与科研成就
纪实感与庄重感
校园广场
《未来之森》
光影、科技、生态循环图案
未来感、融合感
五、技术支撑:来自北林校友的“混凝土美学”
这场视觉革新的背后,是来自深圳市威锴众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
企业创始人系北京林业大学1988级校友,始终以“让混凝土说话”为使命,专注砼画成像膜与装饰缓凝剂的研发。
![]()
他们的“膜法成像”技术,源自芬兰GC系统并完成国产化创新,
使得砼画图像更清晰、更环保、更耐久,在雄安建设中实现国产材料的高质量替代。
![]()
正如北林精神所强调的——
“科学求真,艺术向善,材料归美。” 威锴众润以工程科技之手,让理性建筑也能拥有温度与情感。六、文化融合:喧哗之外的宁静
在校园文化宣传中,传统彩色海报往往喧嚣、易褪。
而砼画的灰度表达,则像时间留下的痕迹——低调而有力。
![]()
未来校园的视觉策略是:
彩色宣传画负责讲述“当下”;
砼画墙体承担“恒久”;
二者并存,让喧哗与宁静在同一空间对话。
这不仅是一种美学平衡,更是一种精神教育。
七、北林校友共创计划 ——让每一位北林人,都在混凝土里留下印记
雄安的新校园,不只是建筑群,更是一片正在生长的精神森林。
每一位北林人,都是这片森林的“树根”和“年轮”。
我们诚挚邀请:
所有北京林业大学校友、师生与设计同仁,
共同参与【雄安校区砼画创意征集计划】。
你可以贡献:
校园记忆与故事(让砼画讲述青春)
图案创意与构思(让建筑更有温度)
对未来校园空间的想象(让文化融入混凝土)
创意征集邮箱:(可添加威锴众润或校友会邮箱)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60630
主办单位:深圳市威锴众润建材科技(北林88级校友企业) ×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建设团队
“让每一位北林人,在砼画里留下自己的印记。” ——建筑会老去,但精神会在混凝土中长久发芽。八、邀请转发|共建“北林记忆墙”
如果你也是北林人,请:
转发此文,让更多校友看到;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北林记忆”;
或直接留言你想在砼画上看到的图案与故事。
下一次,当你走进雄安校区,
也许那面墙上,
就印着你的一句诗、一棵树、一次青春的回望。
![]()
九、北林精神在混凝土中生长
砼画,让建筑成为“可阅读的风景”。
在灰白的墙面上,年轮诉说时间,叶脉记录知识,光影映照思想。
这是一所真正“长在森林里的大学”;
也是一座“森林长进混凝土中的城市”。
北林在雄安,不仅在建设校园,更在播种精神。
让“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训,
在这片未来之地,以砼为纸,恒久生长。
推荐标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